一种藜麦麻花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834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藜麦麻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藜麦麻花的制作原料中含有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所述混合粉中,藜麦粉的质量含量为30‑5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藜麦为原料之一制备麻花,获得的麻花不仅具有较低的麸质,还含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同时具有较低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可以满足和丰富健康麻花的种类,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功能食品的需求。

A kind of quinoa twis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藜麦麻花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藜麦麻花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关注,不仅要求吃的好,还更注重膳食搭配,希望通过摄入食物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随之而研发的各种功能性食品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捧。藜麦是一种类似谷物的粮食作物,又称南美黎、印第安麦、黎谷等,属黎科,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抗逆植物,距今己经有五千多年的种植历史。藜麦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且产量高等生物学特性,其种子为圆形药片状,主要有黑、红、白等几种颜色。由于其营养成分齐全,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能提供均衡的营养,既是粮食,其茎、叶又可作为蔬菜食用,被古代印加人称为“粮食之母”。近年来藜麦在我国山西、四川、青海、北京等地大面积种植。黎麦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3.8-16.5%),其中山西藜麦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4.0%,蛋白含量较高的同时,由于不含有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被称为无麸质食品(麸质是指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这两种蛋白普遍存在于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麦类食物中)。某些特殊体质的人对麸皮过敏,长期摄入可能引发麸质敏感性肠病(又叫乳糜泻,主要症状为慢性腹泻、生长发育迟缓、厌食等)。藜麦中淀粉含量最为丰富,富含淀粉的藜麦籽粒可以用来生产各种食品,如大米替代品、婴儿食品、膨化谷物等。目前还没有发现将藜麦用于制作麻花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藜麦麻花及其制备方法,不仅提供了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口味的零食,进一步所述藜麦麻花还具有麸质含量低、富含抗性淀粉、GI值(体外血糖生成指数)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藜麦麻花,所述藜麦麻花的制作原料中含有藜麦粉。进一步,原料中含有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所述混合粉中,藜麦粉的质量含量不低于30%,优选为30-50%。本专利技术采用藜麦替代面粉用于制作麻花,不仅丰富了麻花的口味,同时,由于藜麦本身具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和膳食纤维,制作的麻花从营养角度也更为丰富。此外,由于藜麦不含有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所以制作的藜麦麻花相对于普通麻花,其麸质含量低,即使对麸皮过敏的人群也可放心食用。出于成本的考虑,采用藜麦粉和面粉的混合粉。进一步,所述藜麦粉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将藜麦清洗后制成粉,之后在400-600Mpa、40-60℃下处理5-20min。采用上述特殊工艺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藜麦粉进行处理后其中发现了抗性淀粉的存在,该抗性淀粉主要是具有抗酶解、耐消化等抗性淀粉独特性质的淀粉-蛋白复合物。其形成机理是在超高压作用下,藜麦粉中带负电荷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离子作用加大,从而更容易形成具有抗性淀粉特性的淀粉-蛋白复合物。更进一步,所述藜麦选择乳熟后期的青藜麦或者蜡熟期藜麦。申请人通过对不同成熟期的藜麦进行深入研究,还发现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总淀粉含量不变的前提下,两者之间的比例是随着成熟期的变化会发生变化的。具体的,成熟期中的青藜麦(即乳熟后期藜麦)、蜡熟期藜麦和完熟期藜麦中的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比例是逐渐减少的。而通过采用不同成熟期的藜麦进行上述的处理,获得的抗性淀粉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别,其中采用青藜麦进行处理后抗性淀粉含量更高一些。藜麦在不同成熟期时,其蛋白质含量也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藜麦中蛋白质含量很高,氨基酸种类齐全,所以采用上述工艺可以对藜麦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同时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实现了抗性淀粉的合成。所述藜麦清洗后优选进行冷冻干燥,之后过60目筛。冷冻干燥有利于藜麦保持原有的结构。所述藜麦粉的制备时间短,原料来源充足,便于在功能化食品中进行广泛推广应用。进一步,以藜麦粉或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作为原料或者原料之一,处理成待炸面坯后在食用油中于165-175℃炸制4-6min,然后再于底火温度165-170℃、面火温度175-180℃的条件下烤制5-7min,冷却后得所述藜麦麻花。优选的,在食用油中于165℃炸制6min,然后再于底火温度165℃、面火温度180℃的条件下烤制5min,冷却后得所述藜麦麻花。采用上述制备工艺获得的藜麦粉,其中原有的直链淀粉基本都已转化成抗性淀粉,所以相对处理前的藜麦,其中的直链淀粉大大降低,这就避免了制作的麻花在后续油炸时,由于淀粉存在而引起的GI值升高;并且其中的抗性淀粉在经历油炸、膨化等处理时GI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采用藜麦粉为原料之一制得的藜麦麻花,相对于仅采用面粉制得的麻花,其中的GI值更低一些。而最优选择为采用经过工艺处理后的乳熟后期的青藜麦粉替代面粉,因为其本身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经过工艺处理后,直链淀粉会转化为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由12.33%降低至2.57%,抗性淀粉含量由7.41%增加28.74%,所以其GI值的降低效果是最优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藜麦为原料之一制备麻花,获得的麻花不仅具有较低的麸质,还含有较高的抗性淀粉和膳食纤维,同时具有较低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GI值),可以满足和丰富健康麻花的种类,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功能食品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实施例1将乳熟后期藜麦清洗,之后冷冻干燥并过60目筛,获得乳熟后期藜麦粉(直链淀粉含量12.33%;抗性淀粉含量7.41%)。以乳熟后期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作为原料,进行常规处理制成待炸的面坯,然后在食用油中于165℃炸制6min,然后再于底火温度165℃、面火温度180℃的条件下烤制5min,冷却后得所述藜麦麻花。每100质量份混合粉中,乳熟期藜麦粉含量为30质量份。实施例2将乳熟后期藜麦清洗,之后冷冻干燥并过60目筛,获得的粉末在400Mpa、40℃下处理5min获得乳熟后期藜麦粉(经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9.81%;抗性淀粉含量8.66%)。以乳熟后期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作为原料,进行常规处理制成待炸的面坯,然后在食用油中于165℃炸制6min,然后再于底火温度165℃、面火温度180℃的条件下烤制5min,冷却后得所述藜麦麻花。每100质量份混合粉中,乳熟后期藜麦粉含量为30质量份。实施例3将乳熟后期藜麦清洗,之后冷冻干燥并过60目筛,获得的粉末在400Mpa、40℃下处理20min获得乳熟后期藜麦粉(直链淀粉含量9.66%;抗性淀粉含量13.34%)。以乳熟后期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作为原料,进行常规处理制成待炸的面坯,然后在食用油中于165℃炸制6min,然后再于底火温度165℃、面火温度180℃的条件下烤制5min,冷却后得所述藜麦麻花。每100质量份混合粉中,乳熟后期藜麦粉含量为40质量份。实施例4将乳熟后期藜麦清洗,之后冷冻干燥并过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藜麦麻花,其特征在于,所述藜麦麻花的制作原料中含有藜麦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藜麦麻花,其特征在于,所述藜麦麻花的制作原料中含有藜麦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藜麦麻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含有藜麦粉与面粉的混合粉,所述混合粉中,藜麦粉的质量含量不低于3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藜麦麻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粉中,藜麦粉的质量含量为30-50%。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藜麦麻花,其特征在于,所述藜麦粉通过下述方法获得:将藜麦清洗后制成粉,之后在400-600Mpa、40-60℃下处理5-20mi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藜麦麻花,其特征在于,所述藜麦选择乳熟后期的青藜麦或者蜡熟期藜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营李留群许美娟邹一凡邹建马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金米郎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