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7786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单双耳L型连杆和卡箍;角位移传感器轴向平行于内筒的轴向,通过其底座固定于所述外筒的凸台上,其工作端的转动轴与单耳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保证转动轴的轴向垂直于单耳连杆的轴向;单耳连杆的另一端与单双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单双耳L型连杆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单双耳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垂直于单双耳连杆并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其另一端端头与内筒上安装的卡箍固定;虚拟水平连接角位移传感器中心和外筒中心、外筒中心和单双耳连杆单耳中心,并与单耳连杆和单双耳连杆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型,则内筒机轮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飞机属于起落架
,具体涉及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飞机在地面滑行或者滑跑过程中,需要对飞机的前进方向进行有效控制,一般可通过方向舵偏转(飞控系统)、前轮转弯(起落架系统)、差动刹车(刹车系统)、不对称推力(动力系统)实现,其中前轮转弯是飞机滑行或者滑跑过程中方向控制的重要手段,而起落架前轮转角大小是前轮转弯的重要参数。现有的转角测量方法,如采用拉线式位移传感器测量方向盘转角(《一种通用汽车转向盘转角测量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7628111A),此方向虽然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和直观性好,但是用于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还存在反向转动时拉线松了无法回弹等问题;也有齿合传动的方式测量转角(《叉车及其转角测量结构》申请公布号CN108147325A),此方法测量精度高,但是结构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该测试装置方法结构简单、易安装,各个方向转角测量准确度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轮支撑柱,所述前轮支撑柱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下端与机轮连接,上端同轴套装于外筒内;其特征在于:转角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单双耳L型连杆和卡箍;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轴向平行于所述内筒的轴向,通过其底座固定于所述外筒外壁的凸台上,其工作端的转动轴与所述单耳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保证角位移传感器转动轴的轴向垂直于单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耳连杆的另一端与单双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单双耳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保证所述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和单双耳L型连杆的一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另一端垂直于单双耳连杆并平行于角位移传感器转动轴的轴向,其端头与所述内筒上安装的卡箍固定;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和单双耳连杆之间的连接处的连线在同一平面内,角位移传感器中心与外筒中心的水平连线为L1,外筒中心与单双耳连杆另一端中心处的水平连线为L2;水平连线L1、水平连线L2、单双耳连杆和单耳连杆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型,外筒和内筒同轴,则内筒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固定于内筒下端的机轮的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单耳连杆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上开有的通孔的中心轴垂直于单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双耳连杆一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凸耳,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开有的通孔的中心轴垂直于单双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的杆部为L型结构,其一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凸耳,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三凸耳,单双耳L型连杆两端的第三凸耳的通孔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单耳连杆另一端的第一凸耳通孔内同轴安装有关节轴承,插入所述单双耳连杆的两个第二凸耳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单双耳连杆的单个第二凸耳一端的通孔内同轴安装有关节轴承,插入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的两个第三凸耳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的单个第三凸耳一端与所述卡箍的接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关节轴承上下面同轴设置有垫片,用于调节间隙。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另一端的转动轴端头攻有外螺纹,穿过所述单耳连杆的一端的通孔,并使用螺母拧紧。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利用平行四边型边角相等原理,设计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和单双耳连杆中心连接线在同一平面内;虚拟水平连接角位移传感器中心和外筒中心、外筒中心和单双耳连杆单耳中心,并与单耳连杆和单双耳连杆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型,外筒和内筒同轴,则内筒机轮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角位移传感器底座固定于外筒上,工作端依次通过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单双耳L型连杆与内筒上的卡箍固定连接,因此角位移传感器测试的角度值就是内筒和机轮转动的角度。1.本专利技术的单耳连杆长度等于虚拟外筒中心和单双耳连杆单耳中心连线长度,单双耳连杆长度等于虚拟的角位移传感器中心和外筒中心连线长度,各中心均在同一个平面,构成平行四边型,角位移传感器测试角度等于内筒和机轮转动的角度,角位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内筒和机轮的转动角度。2.本专利技术的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和单双耳L型连杆之间均使用关节轴承,可使转动运动顺畅没有卡滞;3.本专利技术测试装置各部分零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价格成本低,且易于拆装,易于和起落架安装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杆连接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虚拟平行四边形原理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筒;2.角位移传感;3.单耳连杆;4.单双耳连杆;5.单双耳L型连杆;6.卡箍;7.螺栓;8.垫片;9.关节轴承;1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2、单耳连杆3、单双耳连杆4、单双耳L型连杆5、外筒1和卡箍6。内筒能够相对外筒1转动。所述的角位移传感器2一端固定在外筒1的凸台上,另一端和单耳拉杆3相连,角位移传感器2的转动轴端头攻有外螺纹,穿过单耳连杆3一端的通孔后使用螺母拧紧;所述的单耳连杆3、单双耳连杆4之间、单双耳连杆4和单双耳L型连杆5之间连接,如图2所示,均通过螺栓7、垫片8、关节轴承9和螺母10相连,关节轴承9由于滑动表面为球面形,亦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倾斜运动(即调心运动),在支承轴与轴壳孔不同心度较大时,仍能正常工作,保证转动过程顺畅不卡滞;关节轴承7上下面设置垫片8,可以调节间隙;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5设计成L型结构,便于上端连接部位转动与单耳连杆3、单双耳连杆4均在同一平面内,下端直接与卡箍6固定,与卡箍6可采用螺栓和螺母相连。单耳连杆3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上开有的通孔的中心轴垂直于单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双耳连杆4一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凸耳,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凸耳,所述第二凸耳上开有的通孔的中心轴垂直于单双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5的杆部为L型结构,其一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三凸耳,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三凸耳,单双耳L型连杆5两端的第三凸耳的通孔中心轴相互垂直;所述单耳连杆3另一端的第一凸耳通孔内同轴安装有关节轴承,插入所述单双耳连杆4的两个第二凸耳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轮支撑柱,所述前轮支撑柱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下端与机轮连接,上端同轴套装于外筒内;其特征在于:转角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单双耳L型连杆和卡箍;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轴向平行于所述内筒的轴向,通过其底座固定于所述外筒外壁的凸台上,其工作端的转动轴与所述单耳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保证角位移传感器转动轴的轴向垂直于单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耳连杆的另一端与单双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单双耳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保证所述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和单双耳L型连杆的一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另一端垂直于单双耳连杆并平行于角位移传感器转动轴的轴向,其端头与所述内筒上安装的卡箍固定;/n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和单双耳连杆之间的连接处的连线在同一平面内,角位移传感器中心与外筒中心的水平连线为L1,外筒中心与单双耳连杆另一端中心处的水平连线为L2;水平连线L1、水平连线L2、单双耳连杆和单耳连杆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型,外筒和内筒同轴,则内筒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固定于内筒下端的机轮的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起落架转角测量装置,所述起落架包括前轮支撑柱,所述前轮支撑柱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下端与机轮连接,上端同轴套装于外筒内;其特征在于:转角测量装置包括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单双耳L型连杆和卡箍;所述角位移传感器轴向平行于所述内筒的轴向,通过其底座固定于所述外筒外壁的凸台上,其工作端的转动轴与所述单耳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保证角位移传感器转动轴的轴向垂直于单耳连杆的轴向;所述单耳连杆的另一端与单双耳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单双耳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保证所述单耳连杆、单双耳连杆和单双耳L型连杆的一端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单双耳L型连杆另一端垂直于单双耳连杆并平行于角位移传感器转动轴的轴向,其端头与所述内筒上安装的卡箍固定;
所述角位移传感器、单耳连杆和单双耳连杆之间的连接处的连线在同一平面内,角位移传感器中心与外筒中心的水平连线为L1,外筒中心与单双耳连杆另一端中心处的水平连线为L2;水平连线L1、水平连线L2、单双耳连杆和单耳连杆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型,外筒和内筒同轴,则内筒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固定于内筒下端的机轮的转动角度等于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动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雅杨阳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斯科特环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