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4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特点是换热器本体设置为若干层,废气进口设置在最上层换热器本体的上方,最下层换热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箱,废气出口设置在凝水箱的左侧,凝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检修门;相邻两层换热器本体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所述的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框架,换热器框架的内表面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换热器框架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的截面成连续的W形排布。优点是结构合理,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换热器层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检修、清洗方便,节约时间,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

A new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换热器结构。
技术介绍
采用高温废气进行换热,长期使用,会导致烟气中的颗粒、灰尘等累积,影响换热效果;现有技术的大型换热器占地面积大,安装拆卸不便,检修困难,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清洗不便,存在清洗死角,清洗效果不佳;从而降低了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使用效果好;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包括废气进口,废气出口,换热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本体设置为若干层,废气进口设置在最上层换热器本体的上方,最下层换热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箱,废气出口设置在凝水箱的左侧,凝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检修门;相邻两层换热器本体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所述的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器框架,换热器框架的内表面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换热器框架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管,U型换热管的截面成连续的W形排布。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设置在每一层换热器本体的上部,出水管设置在每一层换热器本体的下部;每一层换热器本体的进水管、出水管独立安装,便于维护,换热效率可调控。优选的:所述的换热器框架上部、下部均设置有槽钢,增加换热器本体的承重能力,使结构更稳定。优选的:所述的废气进口设置为天圆地方的结构,下端通过螺栓与最上层换热器本体相连接固定;确保换热空间的同时,便于进气管的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相邻两层换热器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有效避免高温废气的流失,节约能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与传统结构相比:换热器本体设置为若干层,分体式结构便于安装拆卸;最下层换热器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箱,凝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有效避免废气中的颗粒杂质污染环境;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进水管及出水管,可以独立控制,提高换热效果;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检修门,便于检修、清洗快速高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换热管表面杂质颗粒堆积;U型换热管的截面成连续的W形排布,增加了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换热器层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检修、清洗方便,节约时间,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单层换热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左视图;在图中:1.废气进口;2.废气出口;3.换热器本体;3-1.最上层换热器本体;3-2.最下层换热器本体;4.凝水箱;5.排污口;6.进水管;7.出水管;8.检修门;9.换热器框架;10.保温层;11.U型换热管;12.槽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中: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包括废气进口1,废气出口2,换热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本体3设置为若干层,废气进口1设置在最上层换热器本体3-1的上方,最下层换热器本体3-2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箱4,废气出口2设置在凝水箱4的左侧,凝水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每一层换热器本体3均设置有进水管6及出水管7,每一层换热器本体3均设置有检修门8;相邻两层换热器本体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所述的换热器本体3包括换热器框架9,换热器框架9的内表面四周设置有保温层10,换热器框架9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管11,U型换热管11的截面成连续的W形排布。所述的进水管6设置在换热器本体3的上部,出水管7设置在换热器本体3的下部;所述的换热器框架9上部、下部均设置有槽钢12;所述的废气进口1设置为天圆地方的结构,下端通过螺栓与最上层换热器本体3-1相连接固定;所述的相邻两层换热器本体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本技术的具体实施:高温废气从废气进口进入,对装有冷媒的换热管进行换热,再从废气出口排出;高温废气进入换热器本体后,温度骤降,会生成凝水,凝水沿各层换热器本体内壁或换热管滴落在凝水箱,最终从排污口流出;换热器本体四周设置有保温层,有效提高换热器本体的换热效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换热器本体的层数,且可以单独控制任意层的换热器本体通冷媒进行换热工作;每一层换热器本体均设置有检修门,检修方便;可以单独对换热器本体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有效确保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包括废气进口(1),废气出口(2),换热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本体(3)设置为若干层,废气进口(1)设置在最上层换热器本体(3-1)的上方,最下层换热器本体(3-2)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箱(4),废气出口(2)设置在凝水箱(4)的左侧,凝水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每一层换热器本体(3)均设置有进水管(6)及出水管(7),每一层换热器本体(3)均设置有检修门(8);相邻两层换热器本体(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所述的换热器本体(3)包括换热器框架(9),换热器框架(9)的内表面四周设置有保温层(10),换热器框架(9)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管(11),U型换热管(11)的截面成连续的W形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包括废气进口(1),废气出口(2),换热器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本体(3)设置为若干层,废气进口(1)设置在最上层换热器本体(3-1)的上方,最下层换热器本体(3-2)的下方设置有凝水箱(4),废气出口(2)设置在凝水箱(4)的左侧,凝水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每一层换热器本体(3)均设置有进水管(6)及出水管(7),每一层换热器本体(3)均设置有检修门(8);相邻两层换热器本体(3)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固定;所述的换热器本体(3)包括换热器框架(9),换热器框架(9)的内表面四周设置有保温层(10),换热器框架(9)内部设置有U型换热管(11),U型换热管(11)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才张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鑫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