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器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73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器器件,涉及情景开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包括本体以及挂件,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装配连接,所述挂件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本体上设置有挂件,因此能够通过挂件来随身携带,从而在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使用该开关,避免到处走动带来的不便;并且由于挂件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其强度交高,避免了现有的注塑件容易断裂的缺陷,保证开关安全可靠的使用;此外,挂件与本体之间是装配连接,因此其加工和组装均更为方便。

Portable electrical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电器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器器件。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情景开关、移动电源等便携式的通信快关越来越多被人们使用在生活中。例如,情景开关可将多种电器按不同场合需求,集中设定各种联动关系,达到一键开启/关闭各种设定电器的功能。目前现有的情景开关一般都是墙壁式居多,不能远程控制,非常不方便;此外虽然有些情景开关能够与吊环结合,但是目前的常规的吊环结构都是与情景开关的主体一体式注塑形成。注塑形成的吊环容易断裂,从而导致情景开关遗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器器件,用于解决通信设备不能随身携带以及容易断裂遗失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电器器件,包括本体以及挂件,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装配式连接,所述挂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挂件的第一端构造为环状结构,所述挂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本体卡合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挂件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相连的缩颈部和防脱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缩颈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卡合,且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以防止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脱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部构造为球状结构,所述缩颈部构造为柱状结构,所述防脱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缩颈部的外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挂件的第一端和所述挂件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缩颈部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外形大于所述缩颈部的外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安装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侧的插槽,所述缩颈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且与所述插槽相卡合;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插槽的内侧,所述防脱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且大于所述插槽的宽度,以防止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脱离。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槽为U形插槽,所述U形插槽的至少一部分内壁与所述缩颈部的外壁相贴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壳体盖合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时,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其中一者设置有卡扣,另一者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相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体上设置有挂件,因此能够通过挂件来随身携带,从而在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使用该开关,避免到处走动带来的不便;并且由于挂件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其强度交高,避免了现有的注塑件容易断裂的缺陷,保证开关安全可靠的使用;此外,挂件与本体之间是装配连接,因此其加工和组装均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器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器器件的隐藏盖板与安装底板相互错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器器件的爆炸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附图标记:1-挂件;2-本体;11-环状结构;12-连接杆;13-缩颈部;14-防脱部。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连接部;231-安装孔;232-插槽;211-卡扣;22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包括本体2以及挂件1,挂件1与本体2装配式连接,其中,挂件1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挂件1为钢结构挂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通信设备可以是,开关(或情景开关)、电源(或移动电源)、路由器、网关、音箱、遥控器、移动终端等设备。通过挂件1,用户可以将软绳、系带等连接于其上,从而将本体2随身进行携带,从而在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使用该开关,避免到处走动带来的不便。并且由于挂件1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因此挂件1的强度较高,能够避免现有的注塑件容易断裂的缺陷,从而保证开关安全可靠的使用。此外,由于挂件1与本体2之间是装配连接,因此其加工和组装均更为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配式连接是指挂件1与本体2并非一体式成型,二者通过一定的装配关系相结合。具体地,为了方便悬挂软绳、系带等连接物,挂件1的第一端构造为环状结构11,挂件1的第二端与本体2卡合连接。如图3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挂件1为一体式结构。具体来说,挂件1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相连的缩颈部13和防脱部14,本体1上设置有连接部23,缩颈部13与连接部23相卡合,且防脱部14设置在连接部23的内侧以防止挂件1与本体2脱离。为了便于制造,防脱部14构造为球状结构,缩颈部13构造为柱状结构,防脱部14的外径大于缩颈部13的外径,因此缩颈部13与连接部23相卡合后,防脱部14并不能从连接部23中脱出,从而保证挂件1与本体2的安全可靠连接。进一步地,挂件1的第一端和挂件1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与缩颈部13相连,连接杆12的外径大于缩颈部13的外径。可选地,连接杆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连接部23中。可选地,连接杆12整体设置于连接部13的外侧。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部23包括设置安装孔231以及设置在安装孔231内侧的插槽232,缩颈部13穿过安装孔231且与插槽232相卡合;防脱部14设置在插槽232的内侧,防脱部14的外径小于安装孔231的内径且大于插槽232的宽度,换言之,防脱部14无法从插槽232中伸出,因此能够防止挂件1与本体2脱离。缩颈部13的外径小于连接杆12的外径,并且连接杆12的外径小于防脱部14的外径,防脱部14的外径则远小于环状结构11的外径,换言之,缩颈部13的外径最小,从而当缩颈部13与插槽232恰好相配合地卡合连接时,挂件1的其余部件就无法再从插槽232中脱出。此外,缩颈部13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滑的表面与连接杆12和防脱部14相连,如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制造,本体2构造为分体式结构。具体来说,本体2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安装孔231设置在第二壳体22的侧壁上,插槽232设置在第一壳体21的内壁上,第一壳体21盖合在第二壳体22上时,插槽232位于安装孔231的内侧。由于防脱部14的外径小于安装孔231的内径,因此防脱部14和缩颈部13能够伸入安装孔231中并伸入到第二壳体22的内部,此时将第一壳体21盖合在第二壳体22上,则插槽232与缩颈部13相插合,而由于防脱部14的外径大于插槽232的宽度,从而使防脱部14被阻挡在插槽232的内侧(即第二壳体22内部)而无法再从安装孔231中伸出。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制造,插槽232为U形插槽,U形插槽的开口侧朝向第二壳体22,因此U形插槽与第二壳体22形成近似闭环,从而将防脱部14限制在第二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电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挂件,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装配式连接,所述挂件由金属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以及挂件,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装配式连接,所述挂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的第一端构造为环状结构,所述挂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本体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的第二端依次设置有相连的缩颈部和防脱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缩颈部与所述连接部相卡合,且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内侧以防止所述挂件与所述本体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构造为球状结构,所述缩颈部构造为柱状结构,所述防脱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缩颈部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的第一端和所述挂件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缩颈部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缩颈部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器器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龙王鹏飞陈宇孟修文李新壮赵毓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联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