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热防寒材料
,涉及一种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其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通常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壳体,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重量轻、自放电少、无记忆效应与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已成为高功率电动车辆、人造卫星、航空航天等领域可充式电源的主要选择对象。随着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各种扶持政策和配套政策层出不穷,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迎来爆发性地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计,2016~2020年我国储能行业投资建设规模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层和复合在所述膨胀层上下表面的聚酰亚胺泡沫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层和复合在所述膨胀层上下表面的聚酰亚胺泡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层的材质包括膨胀石墨纸、硅酸铝陶瓷纤维纸和石棉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膨胀层的厚度为0.5~1.5mm;
所述聚酰亚胺泡沫层的厚度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层与聚酰亚胺泡沫层之间通过粘结层实现复合;
所述粘结层为EVA热熔胶网膜、TPU热熔胶网膜、PES热熔胶网膜和PO热熔胶网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8~1.2mm;
所述电池组缓冲隔热片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泡沫,按原料质量分数计,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缓冲隔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包括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芳香族二酐包括均苯四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基二酐、3,3',4,4'-联苯基四羧基二酐、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和3,3',4,4'-联苯基砜四羧酸二酐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和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发泡剂包括水、甲醇、乙醇、乙二醇单丁醚、正戊烷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阻燃剂包括二乙二醇双(2-氯乙基)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磷酸酯、三(聚氧化烯烃)亚磷酸酯、磷酸三(2-氯乙基)酯和乙基磷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匀泡剂包括聚醚改性硅油、硅酮乙二醇共聚物、聚醚改性硅氧烷和水溶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异辛酸亚锡双(2-二甲氨基乙基)醚、N,N,N',N'-四甲基亚烷基二胺、三乙胺和N,N-二甲基苄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缓冲隔热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光远,聂赫然,周鹤,黄志成,顾铭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晟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