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油压减振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油压减振器和具有该可调油压减振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B40L-F05越野车长期在坏路或越野路面行驶,减振器长时间不断运行,容易导致减振器油过热泡沫化,从而导致减振器失效。为提高车辆在沙漠或其他复杂越野路况行驶时的操控稳定性,需要对减振器阻尼进行调整。为提高车辆通过性,加高悬架高度,减振器需要增加相应行程。因此,在整车高度加高50mm后,减振器行程也增加,如何设计减振器,提高减振器工作行程和空间利用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油压减振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可调油压减振器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可调油压减振器,包括:工作缸筒,所述工作缸筒内部限定有油腔;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套设于所述工作缸筒外侧,所述储油缸筒内壁与所述工作缸筒外壁限定有储油腔;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缸筒,所述工作缸筒内部限定有油腔;/n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套设于所述工作缸筒外侧,所述储油缸筒内壁与所述工作缸筒外壁限定有储油腔;/n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筒的油腔内且将所述油腔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活塞直径限定为34mm-38mm;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连且由所述工作缸筒的一端伸进所述油腔内,所述活塞杆限定为中空状且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开设有径向出油孔,所述径向出油孔与所述油腔连通;及活塞阀,所述活塞阀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伸进所述油腔内的一端,用于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缸筒,所述工作缸筒内部限定有油腔;
储油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套设于所述工作缸筒外侧,所述储油缸筒内壁与所述工作缸筒外壁限定有储油腔;
活塞结构,所述活塞结构包括活塞,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筒的油腔内且将所述油腔分隔成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活塞直径限定为34mm-38mm;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活塞固连且由所述工作缸筒的一端伸进所述油腔内,所述活塞杆限定为中空状且所述活塞杆靠近所述活塞的一端开设有径向出油孔,所述径向出油孔与所述油腔连通;及活塞阀,所述活塞阀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伸进所述油腔内的一端,用于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内的油液的导通或断开;
阀座总成,所述阀座总成设置在所述工作套筒的另一端,用于所述储油腔与所述油腔的导通或断开;
调节杆组件,所述调节杆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内;
防尘套筒,所述防尘套筒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筒的一端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出所述防尘套筒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组件包括: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活塞杆内部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活塞杆外端;
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固设在所述调节杆伸出所述活塞杆外端的一端上,用于调节所述活塞阀的导通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的油液的大小;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套接在所述调节杆的伸进所述油腔内的一端,所述调节螺杆开设有通油孔和便于所述通油孔与所述径向出油孔导通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包括:
补偿阀,所述补偿阀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筒远离所述防尘套筒的一端上且能够使储油腔的油液流入工作缸筒的第二油腔内;
压缩阀,所述压缩阀设置在所述工作缸筒远离所述防尘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东方,高路,刘国权,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