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46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体,在该缓冲体上设有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有朝向外侧的数个防撞滚轮,各防撞滚轮均水平设置;所述保持架包括缓冲体外侧的外架体、以及缓冲体内侧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与外架体之间设有数个贯穿缓冲体的支撑组件;受载后,支撑组件受压形变,使外架体挤压缓冲体实现吸能缓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缓冲体与保持架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在碰撞发生时,可以先由防撞滚轮削弱碰撞所直接带来的冲击力,而后由外架体压缩缓冲体,实现进一步的吸能缓冲,整个缓冲过程稳定,有效的保护碰撞双方,避免船体损坏以及人员的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船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针对船舶停靠及行驶过程中的防撞的针对性设计,通常是在船头或船舷上挂置汽车轮胎,依此方式阻隔船头或船舷与其它物体或船只的摩擦碰撞,常见的民用船舶距离其它船舶较近时,主要依靠挥舞双臂、大声呼喊这样的方式,引起其它船舶注意,进而采取相应的避让措施,防止发生碰撞,一旦发现不及时或是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碰撞或摩擦,导致船体损坏,或是由于冲击,造成人员摔倒受伤,现有的防撞设施结构单一,防护效果通常较差,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体,在该缓冲体上设有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有朝向外侧的数个防撞滚轮,各防撞滚轮均水平设置;所述保持架包括缓冲体外侧的外架体、以及缓冲体内侧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与外架体之间设有数个贯穿缓冲体的支撑组件;受载后,支撑组件受压形变,使外架体挤压缓冲体实现吸能缓冲。进一步,所述保持架水平布置,包括前部及其两端的侧部,其侧部向船体一侧弯曲。进一步,所述保持架内侧嵌入缓冲体内,保持架上安装的防撞滚轮突出于其外侧面。进一步,所述防撞滚轮布置有三组,对应船头正中位置设置一组,另两组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前部和侧部结合处。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座上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包括定筒体和伸缩柱,伸缩柱插装在定筒体内,且在伸缩柱底部与定筒体底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伸缩柱前端连接保持架。进一步,所述缓冲体朝向船体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凹陷区。进一步,所述凹陷区呈V型槽结构,在V型槽结构的底部具有圆弧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缓冲体与保持架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在碰撞发生时,可以先由防撞滚轮削弱碰撞所直接带来的冲击力,而后由外架体压缩缓冲体,实现进一步的吸能缓冲,整个缓冲过程稳定,有效的保护碰撞双方,避免船体损坏以及人员的受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中设有凹陷区及支撑体时的示意图。图中:1-缓冲体;2-保持架;3-防撞滚轮;4-外架体;5-固定座;6-支撑组件;7-前部;8-侧部;9-定筒体;10-伸缩柱;11-弹簧;12-凹陷区;13-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缓冲体1,在该缓冲体上设有保持架2,在保持架上设有朝向外侧的数个防撞滚轮3,各防撞滚轮均水平设置,即防撞滚轮的滚动方向为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保持架包括缓冲体外侧的外架体4、以及缓冲体内侧的固定座5;在固定座与外架体之间设有数个贯穿缓冲体的支撑组件6;通常,支撑组件对称设置2组或是均布3组即可,保证能够稳定支撑柱外架体即可,即,固定座安装在船体上后,能够稳定的保持主缓冲体。当发生碰撞产生冲击时,受载后的支撑组件受压形变,使外架体挤压缓冲体实现吸能缓冲,通常,缓冲体一般由橡胶硫化制作而成,本身具有良好的吸能缓冲效果。为了保证缓冲体发挥处更佳的性能,缓冲体上用于穿过支撑组件的过孔朝向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能容纳固定座的沉台,当碰撞发生时,缓冲体被挤压在外架体与船体之间,缓冲体与船体贴合紧密。为了更匹配船体以及缓冲体的外形,通常将上述保持架水平布置,包括前部7及其两端的侧部8,其侧部向船体一侧弯曲,一般情况下,前部和侧部为一体成型结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保持架内侧嵌入缓冲体内,结构结合紧密,受力状况好,可以通过硫化加工制成一体式结构,工艺简单,结构稳定,只要保证保持架上安装的防撞滚轮(边缘处)突出于其外侧面即可。通常,防撞滚轮可布置有三组,对应船头正中位置设置一组,另两组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保持架的前部和侧部结合处,防撞滚轮通过辊轴安装在保持架上,具体的安装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只要能够实现安装,且防撞滚轮的外缘外露出保持架一部分即可,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在发生碰撞时,先由防撞滚轮与发生碰撞的物体或船只产生接触,碰撞双方间的摩擦是由滚动和滑动结合,卸荷作用明显,能最大限度的削弱碰撞带来的冲击力。上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在固定座上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包括定筒体9和伸缩柱10,伸缩柱插装在定筒体内,且在伸缩柱底部与定筒体底部之间设有弹簧11;所述伸缩柱前端连接保持架,定筒体与伸缩柱伸缩调整时在船体行进方向(也可以是碰撞方向)上的压缩量大于缓冲体的压缩量,保证保持架能够压住缓冲体,充分发挥缓冲体的吸能缓冲作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缓冲体朝向船体一侧设有至少一个凹陷区12。通常,上述凹陷区呈V型槽结构,在V型槽结构的底部具有圆弧结构。缓冲体受压后,会挤压船体,此时,凹陷区开口会有被压缩扩大的趋势,增强了吸能缓冲性能,而解除冲击载荷后,又可以快速恢复原状,回弹性能好。另外,还可以在保持架与缓冲体间布置若干支撑体13,这里所指的支撑体可以单独布置,也可以是与缓冲体一体硫化成型。支撑体通常设计为向保持架一侧凸出的球面结构,当碰撞产生冲击的过程中,保持架压缩缓冲体,支撑体部分会先(更易)产生形变,碰撞初期起到快速吸能缓冲的效果,使得缓冲体在整个缓冲过程的自身刚度有由“软”至“硬”的变化,以达到更好的缓冲性能。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缓冲体与保持架的组合式结构设计,在碰撞发生时,可以先由防撞滚轮削弱碰撞所直接带来的冲击力,而后由外架体压缩缓冲体,实现进一步的吸能缓冲,整个缓冲过程稳定,有效的保护碰撞双方,避免船体损坏以及人员的受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创造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体,该缓冲体上设有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有朝向外侧的数个防撞滚轮,各防撞滚轮的转动方向均水平布置;/n所述保持架包括缓冲体外侧的外架体、以及缓冲体内侧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与外架体之间设有数个贯穿缓冲体的支撑组件;受载后,支撑组件受压形变,使外架体挤压缓冲体实现吸能缓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体,该缓冲体上设有保持架,在保持架上设有朝向外侧的数个防撞滚轮,各防撞滚轮的转动方向均水平布置;
所述保持架包括缓冲体外侧的外架体、以及缓冲体内侧的固定座;在固定座与外架体之间设有数个贯穿缓冲体的支撑组件;受载后,支撑组件受压形变,使外架体挤压缓冲体实现吸能缓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水平布置,包括前部及其两端的侧部,其侧部向船体一侧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船舶防撞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内侧嵌入缓冲体内,保持架上安装的防撞滚轮突出于其外侧面。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刘谦船舶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