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及车辆
本技术属于车辆悬挂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汽车的普及,为获得更好的NVH性能,越来越多的汽车后悬挂采用四连杆悬挂,以缓和路面的冲击,兼顾汽车的操控性与舒适性。悬挂的各连接点多采用橡胶衬套来连接,其中,后纵臂通过后纵臂衬套与车身连接,后纵臂衬套内芯轴上的小孔用于定位、大孔用于保证装配,衬套在硫化时容易发生小孔与大孔错位的问题,影响后续装配;同时为了保证汽车的舒适性,后纵臂衬套多设计为空心结构,衬套橡胶体与橡胶撞块之间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如后纵臂衬套橡胶结构设计不合理,当整车受到前后方向的冲击时,整车的冲击感会较强,从而导致舒适性差,且在冬季低温情况下容易产生摩擦异响问题,引起客户抱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及车辆,其能有效地缓和车辆在前后方向受到的冲击,提高车辆行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并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异响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套、内芯子和内芯轴,所述外管套套设于所述内芯子外,所述内芯轴穿过所述内芯子与所述内芯子连接,所述外管套与所述内芯子之间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在受力时接触且接触面积可由小增大的弹性撞块结构,所述弹性撞块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缓冲件或内芯子的第一撞块和固定于所述外管套内侧的第二撞块,所述第一撞块具有第一缓冲面,所述第二撞块具有第二缓冲面,所述第一缓冲面与第二缓冲面相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套、内芯子和内芯轴,所述外管套套设于所述内芯子外,所述内芯轴穿过所述内芯子与所述内芯子连接,所述外管套与所述内芯子之间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置有在受力时接触且接触面积可由小增大的弹性撞块结构,所述弹性撞块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缓冲件或内芯子的第一撞块和固定于所述外管套内侧的第二撞块,所述第一撞块具有第一缓冲面,所述第二撞块具有第二缓冲面,所述第一缓冲面与第二缓冲面相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面为曲面,所述第一缓冲面呈凸起状且向所述第二缓冲面的方向凸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面呈平面状或向所述外管套内侧方向凹陷的凹陷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面上设置有第一条纹结构,所述第二缓冲面上设置有第二条纹结构,所述第一条纹结构与所述第二条纹结构的条纹方向不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后纵臂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空心圆柱状的橡胶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美颖,钟家球,罗勇,程卓,王璐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