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33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涉及轮辋领域,包括轮体,轮体的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轮辋本体,轮辋本体的两侧焊接有挡圈,轮体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开设有气门嘴出口,气门嘴出口的竖直剖面呈圆形,轮体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有轮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双联轮辋采用拼接式的连接结构,在双联轮辋的内部均嵌设有轮毂轴承,在轮毂轴承与轮毂轴承的交接处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由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组成,第一横杆套设在第二横杆的外表面,且两根横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在开设的卡槽的内部嵌设有强力磁铁,强力磁铁吸附卡块,对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人工进行安装或者拆卸,灵活性强,操作步骤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
本技术涉及轮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
技术介绍
轮辋,俗称轮圈,是车轮周边安装轮胎的部件,我国轮辋规格代号,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其名义宽度和名义直径用英寸表示,中间的联结符号表示是否整体轮辋,使用时,汽车的轮辋规格是很重要的,它决定汽车可以装用哪些轮胎,轮辋指的是轮毂,轮辋保护也就是轮毂保护,轮胎的轮毂保护,顾名思义是指特殊设计能够起到保护轮毂作用的轮胎,有轮辋保护的轮胎在轮胎靠近趾口的位置有一圈突出的部分,而且这一突出的部分采用刚性较强的橡胶,当轮胎与路牙子刮蹭的时候,刚性强的橡胶能够抵挡住冲击,保护轮毂不被刮伤,组合式双联轮辋是将两个轮辋进行组合安装,但是现有的双联式轮辋不好进行拆卸和安装,当有轮胎受损使时,不便于进行更换,其更换的步骤复杂,不利于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包括轮体,所述轮体的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轮辋本体,所述轮辋本体的两侧焊接有挡圈,所述轮体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开设有气门嘴出口,所述气门嘴出口的竖直剖面呈圆形,所述轮体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有轮辐。优选的,所述轮体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轮毂轴承,所述轮毂轴承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轮体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轮体关于连接杆的竖直中心处对称,所述轮毂轴承的一端焊接有联动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由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组成,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套设在第二横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横杆对应第一横杆的一端嵌设有垫圈。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对应第二横杆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竖直剖面呈环形,所述卡槽的外径小于垫圈的内径。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关于卡槽的对应端焊接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嵌设在卡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轮体与轮毂轴承的交接处设置有制动鼓,所述制动鼓套设在轮毂轴承的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双联轮辋采用拼接式的连接结构,在双联轮辋的内部均嵌设有轮毂轴承,在轮毂轴承与轮毂轴承的交接处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由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组成,第一横杆套设在第二横杆的外表面,且两根横杆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在开设的卡槽的内部嵌设有强力磁铁,强力磁铁吸附卡块,对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人工进行安装或者拆卸,灵活性强,操作步骤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轮体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轮体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轮体连接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轮辋本体;2、轮体;3、挡圈;4、气门嘴出口;5、联动杆;6、制动鼓;7、连接杆;8、轮毂轴承;9、第一横杆;10、紧固螺栓;11、卡槽;12、卡块;13、第二横杆;14、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包括轮体2,所述轮体2的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轮辋本体1,轮辋本体1保护也就是轮毂保护,轮辋本体1的两侧焊接有挡圈3,挡圈3对轮辋本体1进行保护,轮体2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开设有气门嘴出口4,气门嘴出口4便于将轮胎进行充气,气门嘴出口4的竖直剖面呈圆形,轮体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有轮辐。轮体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轮毂轴承8,轮毂轴承8将轮体2进行安装,轮毂轴承8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对双联轮体2进行连接,轮体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轮体2关于连接杆7的竖直中心处对称,轮毂轴承8的一端焊接有联动杆5,联动杆5的转动带动轮体2进行转动,连接杆7由第一横杆9和第二横杆13组成,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焊接有挡板,挡板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10,紧固螺栓10将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进行连接,第一横杆9套设在第二横杆13的外表面,第二横杆13对应第一横杆9的一端嵌设有垫圈14,第一横杆9对应第二横杆13的一端开设有卡槽11,卡槽11的内部嵌设有强力磁铁,卡槽11与强力磁铁的竖直剖面均为环形,卡槽11的外径小于垫圈14的内径,卡槽11位于垫圈14的内部,第二横杆13关于卡槽11的对应端焊接有卡块12,卡块12滑动嵌设在卡槽11的内部,轮体2与轮毂轴承8的交接处设置有制动鼓6,制动鼓6套设在轮毂轴承8的外表面。工作原理:先将轮体2进行安装,将轮体2套设在轮毂轴承8的外表面,使用螺栓将轮体2与轮毂轴承8之间进行安装与固定,轮体2安装之后,将另一个轮体2通过连接杆7与已安装好的轮体2进行连接,此连接处先使用连接杆7进行连接,连接杆7由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拼接而成,将第二横杆13嵌设在第一横杆9的内部,通过紧固螺栓10将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的进行连接,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连接之后将轮体2与联动杆5通过螺栓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卡槽11的内部嵌设的强力磁铁吸附卡块12,对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的连接起到导向的作用,其操作步骤简单,便于操作。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包括轮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2)的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轮辋本体(1),所述轮辋本体(1)的两侧焊接有挡圈(3),所述轮体(2)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开设有气门嘴出口(4),所述气门嘴出口(4)的竖直剖面呈圆形,所述轮体(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有轮辐,所述轮体(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轮毂轴承(8),所述轮毂轴承(8)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轮体(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轮体(2)关于连接杆(7)的竖直中心处对称,所述轮毂轴承(8)的一端焊接有联动杆(5),所述连接杆(7)由第一横杆(9)和第二横杆(13)组成,所述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均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双联轮辋,包括轮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2)的外表面中心处设置有轮辋本体(1),所述轮辋本体(1)的两侧焊接有挡圈(3),所述轮体(2)的内表壁靠近一端边缘处开设有气门嘴出口(4),所述气门嘴出口(4)的竖直剖面呈圆形,所述轮体(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焊接有轮辐,所述轮体(2)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轮毂轴承(8),所述轮毂轴承(8)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杆(7),所述轮体(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轮体(2)关于连接杆(7)的竖直中心处对称,所述轮毂轴承(8)的一端焊接有联动杆(5),所述连接杆(7)由第一横杆(9)和第二横杆(13)组成,所述第一横杆(9)与第二横杆(13)的外表面靠近一端边缘处均焊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表面贯穿连接有紧固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富来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