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袋和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59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会使两夹持部不必要地变长并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保持被保持体部的空气袋和支撑装置。上述空气袋是具有将一对片材(25)的周缘部彼此接合的熔接部(26)而成为袋形状的休息时支撑气囊(20),上述空气袋成形为,具有一对夹住颈部的夹持部(21),在两片材(25),形成有一对从熔接部(26)的两夹持部(21)的相互对置的部位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的膨胀抑制用熔接部(27、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袋和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袋和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空气袋,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腰枕。该空气腰枕具有夹持被保持体部(腰部)的一对夹持部而以U字状成形。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49-124215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将两夹持部的长度设定得比它们的分离距离即被保持体部的尺寸长得足够多。这是由于若两夹持部的长度短,则被保持体部的保持部分变少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会使两夹持部不必要地变长并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保持被保持体部的空气袋和支撑装置。解决上述课题的空气袋是具有将一对片材部的周缘部彼此接合的熔接部而成为袋形状的空气袋,其被成形为,一对具有夹住被保持体部的夹持部,在上述两片材部中至少一者,形成有一对从上述熔接部中的上述两夹持部的相互对置的部位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的熔融部。根据该结构,当伴随着空气的供给而膨胀时,上述两夹持部通过在上述熔融部处抑制膨胀,使比该熔融部靠末端侧的部分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变形,即以抱住上述被保持体部的方式变形。因此,即便不使上述两夹持部不必要地变长,也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保持上述被保持体部。针对上述空气袋,优选上述熔融部是以将上述两片材部彼此接合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两片材部的膨胀抑制用熔接部。根据该结构,上述熔融部是将上述两片材部彼此接合的上述膨胀抑制用熔接部,从而能够与将上述两片材部的周缘部彼此接合的上述熔接部的形成匹配地形成。因此,能够更加减少制造工时。针对上述空气袋,优选一对上述熔融部以沿着上述被保持体部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对。支撑装置具备:上述空气袋、以及供上述空气袋进行安装并能够安装于车辆座椅的安装对象部位的安装布。根据该结构,若在上述安装对象部位上安装上述安装布,则能够将上述空气袋配置于上述车辆座椅。本专利技术具有不会使两夹持部不必要地变长并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保持被保持体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针对空气袋和支撑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示出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针对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袋和支撑装置示出其构造的主视图。图3的(a)~(c)是针对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袋和支撑装置示出其安装构造和功能的侧视图。图4是针对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袋示出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针对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袋示出其收缩状态的构造的图。图6是针对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袋示出其膨胀状态的构造的图。图7是针对空气袋和支撑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示出其构造的立体图。图8是针对该实施方式的空气袋和支撑装置示出其安装构造和功能的侧视图。图9是针对空气袋的变形形式示出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针对空气袋的其他变形形式示出其构造的分解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L…小腿部(被保持体部);N…颈部(被保持体部);2、102…车辆座椅;3…座椅靠背(安装对象部位);10、110…安装布;11、111…安装部;20…休息时支撑气囊(空气袋);21、121…夹持部;26…熔接部;25、162…片材(片材部);27、28…膨胀抑制用熔接部(熔融部);40…解除疲劳气囊(空气袋);104…靠背(安装对象部位);150、160…空气袋;151…片材部;152…片材;163…熔融部。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对空气袋和支撑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车辆用颈部支撑装置1构成为,具备由例如硬毡构成的大致四边形的片状的安装布10、由树脂材料构成的袋形状的作为空气袋的休息时支撑气囊20和通常时支撑气囊30、以及一对解除疲劳气囊40。多个(例如三个)由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安装孔12构成的安装部11在图2的上下方向上并列设置于安装布10。休息时支撑气囊20以U字状成形,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夹持部21和将上述两夹持部21的基端彼此在宽度方向上连接的连接部22。休息时支撑气囊20的连接部22在安装部11的图示下方安装于安装布10。换句话说,休息时支撑气囊20被该安装布10悬臂式支承为两夹持部21能够从安装布10上立起。休息时支撑气囊20与供给/排出空气的适当的空气回路连通。休息时支撑气囊20因被供给空气而边膨胀边从安装布10立起,并且因停止空气的供给而保持膨胀状态。另外,休息时支撑气囊20因排出空气而收缩。通常时支撑气囊30呈大致四边形状,宽度尺寸比休息时支撑气囊20小。通常时支撑气囊30的一端与休息时支撑气囊20邻接并在该图示上方安装于安装布10。换句话说,通常时支撑气囊30被该安装布10悬臂式支承为能够从安装布10立起。通常时支撑气囊30也与供给/排出空气的适当的空气回路连通。通常时支撑气囊30因被供给空气而边膨胀边从安装布10立起,并且因停止空气的供给而保持膨胀状态。另外,通常时支撑气囊30因排出空气而收缩。两解除疲劳气囊40在通常时支撑气囊30的图示下方处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安装于安装布10。两解除疲劳气囊40也与供给/排出空气的适当的空气回路连通。两解除疲劳气囊40通过周期性地被供给/排出空气而反复膨胀收缩。此外,休息时支撑气囊20、通常时支撑气囊30和两解除疲劳气囊40分别收容于迎合其外形而成形的外观设计用的罩(省略图示)内。接下来,对车辆用颈部支撑装置1的安装构造和功能进行说明。如图3的(a)所示,车辆用颈部支撑装置1以安装布10在构成就座于车辆座椅2的就座者P的靠背部的作为安装对象部位的座椅靠背3的上端处迎合该座椅靠背3的外形地折叠的状态安装。此时,通过使将头枕4以可自由升降的方式支承在座椅靠背3上端的一对(在该图中仅图示出一侧)支杆5插通于安装部11的任一组两安装孔12而将安装布10固定于座椅靠背3。而且,如图3的(b)所示,若使休息时支撑气囊20膨胀,则两夹持部21向前方立起。因此,例如在车辆停止期间,就座者P能够以作为被保持体部的颈部N被两夹持部21夹住的状态休息(放松、睡眠等)。另一方面,如图3的(c)所示,若使通常时支撑气囊30膨胀,则它向前方立起。因此,例如在驾驶车辆期间,就座者P通过使颈部N的后部抵接于通常时支撑气囊30,从而能够减少驾驶负荷。此外,也可以是,在图3的(b)、(c)所示的各状态下,反复使两解除疲劳气囊40的膨胀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就座者P能够通过两解除疲劳气囊40使颈部N周围解除疲劳。接下来,对休息时支撑气囊20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4和图5所示,休息时支撑气囊20成为袋形状,具有熔接部26(图5中为了方便而打了阴影示出),上述熔接部26将迎合休息时支撑气囊20的外形而将一对以U字状成形的作为片材部的一对相互独立的片材25的周缘部彼此在整周上接合。另外,休息时支撑气囊20具有以在两夹持部21的基端处将两片材25彼此接合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两片材25的作为一对熔融部的膨胀抑制用熔接部27。并且,休息时支撑气囊20具有以在两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袋,其具有将一对片材部的周缘部彼此接合的熔接部而成为袋形状,所述空气袋的特征在于,/n所述空气袋成形为,具有一对夹住被保持体部的夹持部,/n在所述两片材部中至少一者,形成有一对从所述熔接部中所述两夹持部相互对置的部位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的熔融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7 JP 2018-2095871.一种空气袋,其具有将一对片材部的周缘部彼此接合的熔接部而成为袋形状,所述空气袋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袋成形为,具有一对夹住被保持体部的夹持部,
在所述两片材部中至少一者,形成有一对从所述熔接部中所述两夹持部相互对置的部位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延伸的熔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原朋子藤井纪子水野量介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