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7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传动杆、搅拌棒、盘管、冷凝器和导热油循环器,顶部安装电机,内部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方连接至所述传动杆一端,所述传动杆连接至电机,所述内壳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内壳内设有所述盘管,所述盘管一端安装进气管,进气管连接至所述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出气管,出气管连接至所述盘管,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本体上方,所述反应釜本体下方设有导热油循环器,所述导热油循环器安装出油泵、进油泵,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生产沥青的反应釜进行降温处理,随时调节温度,提高生产效率,排除安全事故。

A kind of asphalt heating and cooling reactor for production of waterproof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反应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飞速进步,公路,高速铁路,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沥青的生产成了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的用于机场、桥面、停车场、体育场等多个场合。沥青的需求量增大,生产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反应釜用于进行沥青生产的时间过长,有时反应釜过热还会造成反应釜的损坏,重则产生安全事故。生产一个可以进行加热,同时也可以进行冷却的反应釜可以适应发展,提高沥青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以解决沥青生产时由于反应釜过热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电机、传动杆、搅拌棒、盘管、冷凝器和导热油循环器,所述反应釜本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保温室,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固定安装电机,内部设有搅拌棒,所述搅拌棒上方连接至所述传动杆一端,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连接至所述电机,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内壳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支脚,所述反应釜本体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在所述进气口下方,另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在所述出气口下方,所述内壳内设有所述盘管,所述盘管一端安装进气管,进气管穿过所述进气口连接至所述冷凝器一端,所述冷凝器另一端安装出气管,出气管穿过所述出气口连接至所述盘管另一端,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本体上方,所述反应釜本体下方设有导热油循环器,所述导热油循环器一端固定安装出油泵,另一端固定安装进油泵,所述进油泵通过所述进油管与所述保温室连通,所述出油泵通过所述出油管与所述保温层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机、冷凝器、进油泵、出油泵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棒横截面呈齿钉状。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材质为耐寒耐热的高速钢。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内壁为光滑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PLC。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的型号为ZL14-12H。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可以对温度进行调节,防止反应釜温度过高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利用齿钉式搅拌棒对沥青进行搅拌,避免沥青凝结出现搅拌不力的现象。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的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反应釜本体;11-内壳;12-外壳;13-保温室;14-出料口;15-进料口;2-电机;3-传动杆;4-搅拌棒;5-盘管;6-冷凝器;61-进气管;62-出气管;7-导热油循环器;71-进油管;72-出油管;73-进油泵;74-出油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如图1、图2所示,包括反应釜本体1、电机2、传动杆3、搅拌棒4、盘管5、冷凝器6和导热油循环器7,所述反应釜本体1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形成保温室13,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电机2,内部设有搅拌棒4,所述搅拌棒4上方连接至所述传动杆3一端,所述传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1连接至所述电机2,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15,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4,所述内壳11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支脚,所述反应釜本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在所述进气口下方,另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在所述出气口下方,所述内壳11内设有所述盘管5,所述盘管5一端安装进气管61,进气管61穿过所述进气口连接至所述冷凝器6一端,所述冷凝器6另一端安装出气管62,出气管62穿过所述出气口连接至所述盘管5另一端,所述冷凝器6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方,所述反应釜本体1下方设有导热油循环器7,所述导热油循环器7一端固定安装出油泵74,另一端固定安装进油泵73,所述进油泵73通过所述进油管71与所述保温室13连通,所述出油泵74通过所述出油管72与所述保温层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1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机2、冷凝器6、进油泵73、出油泵74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搅拌棒4横截面呈齿钉状,可以高效对沥青进行搅拌,同时由于沥青为粘稠状,齿钉结构可以防止沥青与所述搅拌棒4凝结在一起,影响搅拌效率。所述反应釜本体1材质为耐寒耐热的高速钢。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为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沥青聚集在出料管附件,方便沥青的收集。所述内壳11内壁为光滑平面,避免沥青附着在所述内壳11内壁上。所述控制器为PLC。所述冷凝器6的型号为ZL14-12H。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电机(2)、传动杆(3)、搅拌棒(4)、盘管(5)、冷凝器(6)和导热油循环器(7),/n所述反应釜本体(1)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形成保温室(13),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电机(2),内部设有搅拌棒(4),所述搅拌棒(4)上方连接至所述传动杆(3)一端,所述传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1)连接至所述电机(2),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15),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4),所述内壳(11)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支脚,所述反应釜本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在所述进气口下方,另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在所述出气口下方,所述内壳(11)内设有所述盘管(5),所述盘管(5)一端安装进气管(61),进气管(61)穿过所述进气口连接至所述冷凝器(6)一端,所述冷凝器(6)另一端安装出气管(62),出气管(62)穿过所述出气口连接至所述盘管(5)另一端,所述冷凝器(6)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方,所述反应釜本体(1)下方设有导热油循环器(7),所述导热油循环器(7)一端固定安装出油泵(74),另一端固定安装进油泵(73),所述进油泵(73)通过进油管(71)与所述保温室(13)连通,所述出油泵(74)通过出油管(72)与保温层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1)外壁上设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机(2)、冷凝器(6)、进油泵(73)、出油泵(74)均信号连接至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生产用沥青加热冷却两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1)、电机(2)、传动杆(3)、搅拌棒(4)、盘管(5)、冷凝器(6)和导热油循环器(7),
所述反应釜本体(1)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内壳(11)与外壳(12)之间形成保温室(13),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电机(2),内部设有搅拌棒(4),所述搅拌棒(4)上方连接至所述传动杆(3)一端,所述传动杆(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反应釜本体(1)连接至所述电机(2),所述反应釜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15),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设有出料口(14),所述内壳(11)内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反应釜本体(1)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支脚,所述反应釜本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在所述进气口下方,另一侧设有出气口、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在所述出气口下方,所述内壳(11)内设有所述盘管(5),所述盘管(5)一端安装进气管(61),进气管(61)穿过所述进气口连接至所述冷凝器(6)一端,所述冷凝器(6)另一端安装出气管(62),出气管(62)穿过所述出气口连接至所述盘管(5)另一端,所述冷凝器(6)安装在所述反应釜本体(1)上方,所述反应釜本体(1)下方设有导热油循环器(7),所述导热油循环器(7)一端固定安装出油泵(74),另一端固定安装进油泵(73),所述进油泵(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智刘伟芹李奇孝李猛李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奇才防水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