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及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552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及脱硫系统,该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包括:相连通的连接管、分接管和至少两个导流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导流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接管的两侧,所述分接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端盖;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密封端盖可活动地连接,且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分接管内;刮板,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刮板位于所述分接管内,且所述刮板与所述分接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当分接管的内壁上附着的杂质较多时,可以通过安装杆带动刮板运动,从而将分接管的内壁上附着的杂质刮下,这些杂质可以被进一步清理,从而防止分接管出现阻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及脱硫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及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在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环保排放标准逐步提高。因此,锅炉运行时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排放物都需要严格控制,以满足环保排放标准。脱硫废水主要是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过程中吸收塔的排放水,为了维持脱硫装置的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以及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此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废水中含有的杂质主要包括悬浮物、过饱和的亚硫酸盐、硫酸盐以及重金属,其中的大部分杂质是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因此脱硫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通常,脱硫废水可以通过排放管道排向处理装置,在脱硫废水通过排放管道排向处理装置的过程中,废水中的杂质容易附着在排放管道的内壁,特别是在转向处,导致排放管道容易阻塞,致使脱硫废水无法顺利排向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及脱硫系统,以解决排放管道容易阻塞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包括:相连通的连接管、分接管和至少两个导流管,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导流管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接管的两侧,所述分接管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端盖;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密封端盖可活动地连接,且所述安装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分接管内;刮板,所述刮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刮板位于所述分接管内,且所述刮板与所述分接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优选地,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密封端盖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的转动轴线为自身轴线。优选地,所述连接管内设有过滤罩,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有进口,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进口通过所述过滤罩与所述出口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密封端盖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安装杆包括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分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设置于所述分接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杆与所述第一端盖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杆与所述第二端盖相连。优选地,所述分接管的两端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与所述分接管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杆位于所述分接管内的一端设有联动凸部,所述第二安装杆位于所述分接管内的一端设有联动凹槽,所述联动凸部与所述联动凹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分接管垂直连接,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分接管垂直连接。优选地,所述刮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刮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杆上。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密封组件,所述分接管背离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套和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所述第一密封套与所述第一连接套螺纹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密封组件,所述分接管背离所述导流管的一侧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连接套和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连接套与所述第二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密封套与所述第二连接套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安装杆位于所述连接管外的一端设有操作手柄。一种脱硫系统,包括吸收塔、排放管道和处理装置,所述吸收塔具有废水排放口,所述排放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废水排放口相连通,另一端通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与所述处理装置相连通。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中,安装杆上设有刮板,并且安装杆可以活动,从而可以带动刮板相对于分接管活动。当分接管的内壁上附着的杂质较多时,可以通过安装杆带动刮板运动,从而将分接管的内壁上附着的杂质刮下,这些杂质可以被进一步清理,从而防止分接管出现阻塞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中,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中,第二安装杆和刮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0-连接管、120-分接管、130-导流管、140-密封端盖、141-第一端盖、142-第二端盖、150-安装杆、151-第一安装杆、151a-联动凸部、152-第二安装杆、152a-联动凹槽、153-操作手柄、160-刮板、170-过滤罩、180-第一密封组件、181-第一连接套、182-第一密封套、190-第二密封组件、191-第二连接套、192-第二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该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可应用于脱硫系统中,其可以作为排放管道的一部分,该排放管道可以连通吸收塔和处理装置,使得吸收塔排出的脱硫废水可以排出至处理装置。该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具体可以包括连接管110、分接管120、导流管130、密封端盖140、安装杆150和刮板160。导流管1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导流管130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连接管110、分接管120和至少两个导流管130相连通,使得脱硫废水可以在连接管110、分接管120和导流管130之间流动。连接管110和导流管130分别安装在分接管120的两侧,并且分接管120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端盖140。这里的密封端盖140可以实现分接管120的两端的密封,防止脱硫废水从分接管120的两端泄露。安装杆150与密封端盖140可活动地连接,因此安装杆150可以相对于密封端盖140活动。具体地,安装杆150可以仅与其中一个密封端盖140相连,也可以同时与两个密封端盖140相连。安装杆150的一端可以位于分接管120外,另一端则伸入分接管120内。由于安装杆150与密封端盖140可活动地连接,因此为了防止脱硫废水从安装杆150与密封端盖140之间的缝隙流出,可以在密封端盖140的内部设置密封件,安装杆150可相对于该密封件活动,并且该密封件可以密封安装杆150与密封端盖140之间的缝隙,防止废水流出。刮板160可以设置为板状结构,具体地,刮板160可以设置为十字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相连通的连接管(110)、分接管(120)和至少两个导流管(130),所述连接管(110)和所述导流管(130)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接管(120)的两侧,所述分接管(120)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端盖(140);/n安装杆(150),所述安装杆(150)与所述密封端盖(140)可活动地连接,且所述安装杆(150)的一端伸入所述分接管(120)内;/n刮板(160),所述刮板(160)设置于所述安装杆(150)上,所述刮板(160)位于所述分接管(120)内,且所述刮板(160)与所述分接管(120)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连通的连接管(110)、分接管(120)和至少两个导流管(130),所述连接管(110)和所述导流管(130)分别安装在所述分接管(120)的两侧,所述分接管(120)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端盖(140);
安装杆(150),所述安装杆(150)与所述密封端盖(140)可活动地连接,且所述安装杆(150)的一端伸入所述分接管(120)内;
刮板(160),所述刮板(160)设置于所述安装杆(150)上,所述刮板(160)位于所述分接管(120)内,且所述刮板(160)与所述分接管(120)的内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50)与所述密封端盖(140)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杆(150)的转动轴线为自身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0)内设有过滤罩(170),所述连接管(110)的一端设有进口,另一端设有出口,所述进口通过所述过滤罩(170)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140)包括第一端盖(141)和第二端盖(142),所述安装杆(150)包括第一安装杆(151)和第二安装杆(152),所述第一端盖(141)设置于所述分接管(120)的一端,所述第二端盖(142)设置于所述分接管(12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杆(151)与所述第一端盖(141)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杆(152)与所述第二端盖(14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用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接管(120)的两端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端盖(141)和所述第二端盖(142)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端盖(141)和所述第二端盖(142)均与所述分接管(120)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恒刘鸿国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刘鸿国娄广森神华福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