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947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其包括层叠设置的载体层、第一绝缘层、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接着剂层和离型层,该覆盖膜在功能上,既拥有覆盖膜与电子线路面绝缘的作用,又起到屏蔽传输信号的作用;在制成工艺上,将覆盖膜和屏蔽膜合二为一,结合两者工艺难点做到比覆盖膜更薄的厚度,厚度甚至可以达到9‑10μm,不影响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工艺步骤,降低制作成本;在产品物性上,表面拥有较高的硬度、极低的光泽度、良好的机械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在后期储存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其将EMI包含在覆盖膜中,存储方式可以按照常规覆盖膜的方式进行存储。

Thin film with EMI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线路板用覆盖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属于柔性线路板用功能膜

技术介绍
在电子及通讯产品趋向多功能复杂化的市场需求下,电路基板的构装需要更轻、薄、短、小,而在功能上则需要强大且高速的讯号传输。随着市场上电子产品逐渐向轻薄化方向发展,很多重要客户在进行FPC多层板的生产时为了减少软板材料的整体厚度,需要上游供应商根据其生产需要提供覆盖在FPC线路板上的具有超薄厚度的覆盖膜产品。目前市面上的覆盖膜大多作为常用的绝缘材料使用于FPC线路板上,其最常见的厚度通常为37.5μm及50μm,当前行业内能做到的最薄覆盖膜约19μm,难以达到更薄的厚度。覆盖膜中黑色聚酰亚胺型覆盖膜因聚酰亚胺材料独特的机械加工性能,成为使用最多的覆盖膜种类,但这种覆盖膜仍存在一定缺陷。如在薄型化上具有一定的瓶颈,主要表现在黑色聚酰亚胺很难做出5μm以下的厚度且加工操作性不好;如在工业设计方面,为了电路设计不外露、美观及视觉保护等方面的需求,需要超薄型的覆盖薄膜(绝缘层厚度≤7.5μm),然而市面上的生产商主要采用流延法工艺进行黑色聚酰亚胺的生产,当薄膜厚度设计为5~7.5μm时,现有方式所生产薄膜的技术指标无法达到业界规范的要求,因此在制成工艺及材料选择上就更加严苛;此外,常规覆盖膜的黑色绝缘层表面无法做到极低的光泽度(≤5GU),虽然可以通过向绝缘材质中需添加炭黑、钛黑等消光材料使其表面呈现哑光,但这些消光材料的加入又会影响绝缘材质本身的机械性、绝缘等,因此在保证覆盖膜超薄的同时,使膜表面具有极低的光泽度也是工艺难点之一。又因电子信号传输更加的高速密集,线路密度势必提高,载板线路之间的彼此间距离越来越近,以及工作频率朝向高宽带化,再加上如果线路布局、布线不合理,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的情形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必须有效管理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从而来维持电子产品的正常讯号传递及提高可靠度。轻薄且可随意弯曲的特性,使得软板在走向诉求可携带式信息与通讯电子产业的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如今的EMI屏蔽膜在其厚度及屏蔽功能上要求更加严苛,常规的覆盖膜遮蔽率一般在55dB左右,难以达到70dB,甚至更高的屏蔽效果,故在追求薄型化的基础上,做出较高的遮蔽率也是难点之一。由以上可知,常规的覆盖膜仅具有绝缘作用,并不具有EMI屏蔽作用,但现今电子产品对这两种功效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原有超薄覆盖膜的基础上,生产出一款具有EMI屏蔽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产品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该薄膜同时兼具覆盖膜的绝缘作用和屏蔽膜的屏蔽作用,具有非常薄的厚度,表面光泽度极低,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遮蔽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该覆盖膜包括层叠设置的载体层、第一绝缘层、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接着剂层和离型层,其中在金属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可增设第一接着剂层。载体层是该覆盖膜的表层,其作为保护第一绝缘层的主要结构,需要具有良好的加工性、高机械强度、耐摩擦性等;同时为了调整覆盖膜的光泽度,载体层可使涂覆或贴合于其上的第一绝缘层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较低的gloss值,该gloss值可也根据载体膜涂布面的粗糙度值进行改变,因此设计时将载体层与第一绝缘层所接触的一面设计为粗糙面,且该粗糙面的Rz值不小于0.8μm。因后续制程工艺上包含镀金属工艺段,可能会经高温制程,故所选的载体层需耐一定的高温,且经高温制程后,其表面离型力与最初离型力基本无差别。本申请中载体层选用表面有离型剂的离型膜或表面带有低粘着层(由低粘着剂形成)的载体膜,该离型膜或载体膜多为PET材质。本申请中载体层的厚度为25-100μm。第一绝缘层设于载体层和金属层之间,其作为产品最终的露出面,在本申请中不仅需要具有绝缘功能,还需要有低光泽、高硬度的性能要求。第一绝缘层的构成可以使用常规的环氧树酯类、亚克力树脂类、聚酯类、聚酰亚胺和聚酰胺-酰亚胺,也可以使用聚醚醚酮、聚砜、聚己二酰丁二胺、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聚氨酯、聚苯硫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醚砜、聚醚酰亚胺、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绝缘材质替代,还可选用上述材料中的至少两种进行复合形成复合材料进行使用,可优选自身材料形成固态后表面硬度至少不低于4H的材料,在制程时可直接涂覆于离型膜上或贴合于表面带有低粘着层的载体膜的低粘着层上。第一绝缘层的绝缘材料如下举例进行选择:可选用常规的油墨层,并通过在该油墨层中混掺消光粉体调整该绝缘层的gloss值和硬度,在使用时直接将该油墨层涂覆于载体层上。常规油墨选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油墨种类,该油墨所使用的主体树脂为前述第一绝缘层常用树脂种类,优选形成固态后表面硬度至少不低于4H的树脂材料;其中混掺的消光粉体可选用硫酸钙、碳黑、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化锌、氧化锆、碳酸钙、碳化硅、氮化硼、氧化铝、滑石粉、氮化铝、玻璃粉体、石英粉体、金刚砂和黏土等无机物,还可选用聚酰亚胺系有机粉体,此外还可选用卤素、磷、氮和硼系中的至少一种的具有阻燃性的化合物,上述各类消光粉体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搭配性组合按照一定的比例(5-20wt.%)加入油墨层,可达到改善第一绝缘层gloss值和硬度的目的,同时使油墨层具有阻燃性、增加散热性、出现雾面效果、具有极低的光泽度。结合载体层与第一绝缘层所接触的一面为粗糙面,含有消光粉体的油墨层作为第一绝缘层涂覆于载体层上后,第一绝缘层的表面也呈现凹凸不平的粗糙面,可降低整个覆盖膜的glosss值。在通过消光粉体含量和载体层Rz值调整gloss值时,使第一绝缘层的光泽度gloss值介于0-50GU(亮度计60°)即可;当有极高雾度要求时,该类第一绝缘层的光泽度优选控制于5GU(60°)以下,且第一绝缘层的硬度控制于4H及以上即可,使成品具有高硬度、极佳机械强度、耐绕曲性、耐燃性、散热性、低光泽度等性能。可选用聚酰亚胺层。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其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300℃)、低热膨胀系数、高尺寸稳定性、高弹性模量、高伸长率、高抗张强度、高表面硬度(≥4H)等优点,可用于高温高压加工制程工序;其吸水率极低,水气不容易入侵,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具有极佳的可靠性;其电气特性好、抗化性佳、屏蔽性能高、接着强度佳,同样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聚酰亚胺有多种类型,优选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300℃)、高硬度(≥4H)、低gloss值(低于50GU)、体系耐高温、低热膨胀系数、低反弹力、低导热系数、低折射率的聚酰亚胺材料。在使用时,当选用的聚酰亚胺材料为液态时,可按照前述油墨层中增加消光粉体的方式调整聚酰亚胺层的gloss值,并结合将聚酰亚胺材料涂覆于载体层上,因载体层表面粗糙度的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载体层、第一绝缘层、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接着剂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载体层与第一绝缘层所接触的一面为粗糙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载体层和金属层之间,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2-10μm,且该第一绝缘层为Gloss值为0-50GU,60度角测试,且硬度至少为4H的绝缘层;所述金属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且该金属层的厚度为0.01-1.0μm;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金属层和第二接着剂层之间,且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3-15μm,且该第二绝缘层为Gloss值为0-50GU,60度角测试,且硬度至少为4H的绝缘层;所述第二接着剂层位于第二绝缘层和离型层之间,且该第二接着剂层的厚度为3-25μ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载体层、第一绝缘层、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接着剂层和离型层,其中所述载体层与第一绝缘层所接触的一面为粗糙面;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载体层和金属层之间,该第一绝缘层的厚度为2-10μm,且该第一绝缘层为Gloss值为0-50GU,60度角测试,且硬度至少为4H的绝缘层;所述金属层位于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且该金属层的厚度为0.01-1.0μm;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金属层和第二接着剂层之间,且该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3-15μm,且该第二绝缘层为Gloss值为0-50GU,60度角测试,且硬度至少为4H的绝缘层;所述第二接着剂层位于第二绝缘层和离型层之间,且该第二接着剂层的厚度为3-2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与第二绝缘层之间设有第一接着剂层,且该第一接着剂层的厚度为3-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位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一接着剂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接着剂层和第二接着剂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EMI功能的薄型化覆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铭李建辉周艳君韩贵周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雅森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