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压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1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压制模具,属于工艺装备。旨在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加工精度好且效率高的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冲压装置。它包括与模柄固定连接的压头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定位块;压头(2)的底面有呈倒“U”字形的上槽口(2‑1),位于压头(2)下方的定位块(3)固定在底座(4)上,定位块(3)的顶面有开口向上且位置与上槽口(2‑1)对应的“U”字形下槽口(3‑1);底座(4)上固定有挡板(5),该挡板上有限位螺栓(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好、效率高,是一种用于压制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的专用模具。

Pressing die for groove of armature axis of DC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压制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电枢轴的压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直流电机电枢轴表面压制筋槽的装置,属于工艺装备。
技术介绍
直流电机电枢通常由压入叠片铁芯孔中的电枢轴、嵌于叠片铁芯内部的绕组构成。为了保证电枢在高速旋转时电枢轴与叠片铁芯不产生松动,通常都要在电枢轴表面沿母线方向滚压出若干直纹。由于滚压过程中电枢轴表面容易发生变形和产生毛刺,滚压完成后通常还需进行磨削至配合尺寸;不仅工艺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而且电枢轴与叠片铁芯的装配难度也较大。为此,出现了一种表面冲压有四条“V”字形筋槽的新型电枢轴,叠片铁芯通过分布于其内孔的“V”字形凸筋实现与电枢轴的连接固定。这种改进后的新型电枢轴冲压完毕后不需进行磨削,装配简单方便。目前,一般都是将电枢轴定位于V形块上,利用压头在电枢轴表面先冲压两条筋槽,然后再将电枢轴转动180°冲压另外两条筋槽。该装置虽然简单,但需要冲压两次才能形成四条“V”字形筋槽,不仅效率较低、操作麻烦,而且由于难以保证电枢轴转动的角度,因此存在筋槽在电枢轴圆周表面分布不均匀的缺陷,导致无法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压制模具,包括与模柄固定连接的压头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定位块;其特征在于:压头(2)的底面有呈倒“U”字形的上槽口(2-1),位于压头(2)下方的定位块(3)固定在底座(4)上,定位块(3)的顶面有开口向上且位置与上槽口(2-1)对应的“U”字形下槽口(3-1);底座(4)上固定有挡板(5),该挡板上有限位螺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机电枢轴筋槽压制模具,包括与模柄固定连接的压头和固定在底座上的定位块;其特征在于:压头(2)的底面有呈倒“U”字形的上槽口(2-1),位于压头(2)下方的定位块(3)固定在底座(4)上,定位块(3)的顶面有开口向上且位置与上槽口(2-1)对应的“U”字形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