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制作转子叠片用自动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转子叠片安装
,具体为一种电机制作转子叠片用自动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叠片式电机的转子由转子轴和叠片构成,叠片转子可减少涡流及其他损耗,避免电机高速运转时转矩降低。而叠片转子由于需在转子轴上并列安装多个叠片,且需对叠片进行压紧。传统的安装方式是人工将叠片逐一装在转子轴上后,再通过压机将叠片压紧,因此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不同的电机其叠片的压紧力也不同,还需通过不同压机进行压紧。在对比申请号为201720387386.5所提供的设计来看,仍然存在电磁铁吸附时会让叠片滑动的情况,并且需要技术支持,制造技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制作转子叠片用自动安装装置,只需将叠片放入装置内,通过简单的原理带动叠片进行定位的同时进行旋进与压紧,工作量小,效率高,原理简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制作转子叠片用自动安装装置,包括有叠片滚进通道、底座、行进单元、旋转单元和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制作转子叠片用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叠片滚进通道(2)、底座(5)、行进单元(6)、旋转单元(7)和叠片旋进单元(8);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通道支撑柱(3);叠片滚进通道(2):所述叠片滚进通道(2)的后侧下端固定连接在通道支撑柱(3)的前侧上端,所述叠片滚进通道(2)的中部设置有叠片滚进槽且下端设置有叠片槽;叠片旋进单元(8):所述叠片旋进单元(8)包括有抵压桶支撑柱(81)、周转杆(82)、抵压桶(83)、回转杆(84)、抵压板(85)、抵压头(86)和定距柱(87),所述抵压桶支撑柱(8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5)的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制作转子叠片用自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叠片滚进通道(2)、底座(5)、行进单元(6)、旋转单元(7)和叠片旋进单元(8);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上侧后端固定连接有通道支撑柱(3);叠片滚进通道(2):所述叠片滚进通道(2)的后侧下端固定连接在通道支撑柱(3)的前侧上端,所述叠片滚进通道(2)的中部设置有叠片滚进槽且下端设置有叠片槽;叠片旋进单元(8):所述叠片旋进单元(8)包括有抵压桶支撑柱(81)、周转杆(82)、抵压桶(83)、回转杆(84)、抵压板(85)、抵压头(86)和定距柱(87),所述抵压桶支撑柱(8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座(5)的上侧中部,所述抵压桶支撑柱(8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抵压桶(83),所述抵压桶(83)的中部设有叠片旋进槽且中部滚动连接有周转杆(82),所述周转杆(8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回转杆(84)的前端,所述回转杆(84)的后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回转杆(84)的前端阵列转动连接有抵压板(85),所述抵压板(85)的前后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抵压板(85)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抵压头(86)的前端,所述抵压头(86)的前端设置有卡齿且卡齿与卡槽对应设置,所述定距柱(87)的后端穿过叠片滚进通道(2)的后侧螺纹连接在通道支撑柱(3)的后侧,所述定距柱(87)与抵压头(86)对应设置;旋转单元(7):所述旋转单元(7)包括有随动定杆(71)、随动定齿轮(72)、第二电动机(73)和随动旋转齿轮(74),所述随动定齿轮(72)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周转杆(82)的前端,所述随动定齿轮(72)的前端转动连接在随动定杆(71)的后侧右端,所述随动定杆(71)的后侧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73),所述第二电动机(7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随动旋转齿轮(74),所述随动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信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