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99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电路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珠和至少一个透镜;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发光二极管灯珠设置在第二表面上,透镜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灯珠远离电路板的一侧,透镜内设有容腔,容腔设有开口,透镜罩住发光二极管灯珠且开口与第二表面连接,使得发光二极管灯珠位于容腔内,发光二极管灯珠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表面,且与透镜的中心轴线平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出现的暗角、暗框等不良现象,同时防止亮边的发生。

LED light bar,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因具有无污染、演色性好、节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领域。目前常见的LED背光源分为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入式背光源。含侧入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更轻薄,但是价格相对较高;含直下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虽然没有含侧入式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轻薄,但工艺相对简单,且价格便宜,深受一些消费者的喜欢。但是现有的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背光模组容易出现暗角、暗框、亮边等不良现象,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出现暗角、暗框或者亮边的技术问题。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电路板,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珠和至少一个透镜;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对应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发光二极管灯珠设置在第二表面上,透镜设置在发光二极管灯珠远离电路板的一侧,透镜内设有容腔,容腔设有开口,透镜罩住发光二极管灯珠且开口与第二表面连接,使得发光二极管灯珠位于容腔内,发光二极管灯珠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表面,且与透镜的中心轴线平行。可选地,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3°且不大于5°。可选地,电路板包括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可选地,发光二极管灯珠中垂直于发光二极管灯珠的中心轴线的截面的封装尺寸为预设尺寸。可选地,多个发光二极管灯珠与多个透镜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灯珠在第二表面上沿着电路板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至少一个如本申请第一个方面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片以及光学膜片;背板设置有凹槽,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与凹槽的底面连接,反射片设置在凹槽内,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覆盖凹槽的侧壁,第二部分位于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一侧,第二部分中设置有与发光二极管灯条上的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珠一一对应的通孔,发光二极管灯珠从通孔中凸出,电路板中厚度较小的一端靠近凹槽的侧壁;电路板中厚度较大的一端远离凹槽的侧壁;光学膜片设置在凹槽开口一侧,覆盖凹槽开口。可选地,第二个方面的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扩散板设置在光学膜片和背板之间,扩散板覆盖凹槽开口。可选地,多个发光二极管灯条平行且等间隔排布在凹槽中。可选地,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与第二部分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发光二极管灯条中的透镜,向靠近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凹槽的侧壁一侧倾斜。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本申请第二个方面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显示面板设置在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至少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将电路板的第二表面设置成斜面,使得电路板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且使得位于第二表面上的发光二极管灯珠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表面、以及位于第二表面上的透镜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表面,从而使得透镜输出的部分光线能够照射到反射片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处的弯折区域,使得反射片接收到的光线更加均匀,有效地改善包含该发光二极管灯条的背光模组的暗角、暗框以及亮边等不良现象,使得背光模组的输出光线更加均匀;同时呈斜面的第二表面增大了电路板的散热面积,提高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使用寿命。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主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左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的剖面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局部光路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号的说明如下:200-背光模组,210-发光二极管灯条,211-电路板,2111-第一表面,2112-第二表面,212-发光二极管灯珠,213-透镜,2131-容腔,2132-开口,220-背板,230-反射片,231-第一部分,232-第二部分,2321-通孔,240-光学膜片,250-扩散板;300-显示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液晶显示装置通过采用LED背光源进行画面显示,其中,提供LED背光源的背光模组主要包括背板、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片以及光学膜片等结构。现有技术中的发光二极管灯条包括电路板、发光二极管灯珠以及透镜。具体地,电路板上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灯珠,以及与发光二极管灯珠一一对应的透镜。采用该发光二极管灯条构成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多个发光二极管灯条、反射片以及光学膜片。多个发光二极管灯条设置在背板的底壁上。在每个发光二极管灯条中,透镜的中心轴线与电路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且透镜的中心轴线与反射片底部也处于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210),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路板(211),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珠(212)和至少一个透镜(213);/n所述电路板(211)包括第一表面(21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2111)对应的第二表面(2112),所述第二表面(2112)与所述第一表面(2111)之间的夹角大于0°;/n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2112)上,所述透镜(213)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远离所述电路板(211)的一侧,所述透镜(213)内设有透镜(2131),所述透镜(2131)设有开口(2132),所述透镜(213)罩住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且所述开口(2132)与所述第二表面(2112)连接,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位于所述透镜(2131)内,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2112),且与所述透镜(213)的中心轴线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条(2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211),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珠(212)和至少一个透镜(213);
所述电路板(211)包括第一表面(2111)和与所述第一表面(2111)对应的第二表面(2112),所述第二表面(2112)与所述第一表面(2111)之间的夹角大于0°;
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2112)上,所述透镜(213)设置在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远离所述电路板(211)的一侧,所述透镜(213)内设有透镜(2131),所述透镜(2131)设有开口(2132),所述透镜(213)罩住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且所述开口(2132)与所述第二表面(2112)连接,使得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位于所述透镜(2131)内,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2112),且与所述透镜(213)的中心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2112)与所述第一表面(2111)之间的夹角不小于3°且不大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11)包括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中垂直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的中心轴线的截面的封装尺寸为预设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条(2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与多个所述透镜(213)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珠(212)在所述第二表面(2112)上沿着所述电路板(211)的延伸方向等间隔设置。


6.一种背光模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周曹玉荣杨凯周传胤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京东方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