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2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包括机架、置物组件、光源组件及成像相机,光源组件包括中央光源件、侧边光源件及极耳光源件,中央光源件位于置物组件的上方,中央光源件用于朝向电芯产品的中央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侧边光源件位于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位置处,侧边光源件用于朝向电芯产品的侧边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极耳光源件位于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位置处,极耳光源件用于朝向电芯产品的极耳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成像相机朝向电芯产品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接触伤害电芯产品、能够实现对电芯产品的正面、侧边及极耳外观的自动光学成像且成像更全面清晰。

Automatic appearance imaging device for electric core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电芯在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对部分产品的外观造成一定的缺陷影响,例如划痕、凹凸点等,而电芯的外观缺陷不仅会影响其美观,也会对电芯的使用安全造成影响,必须要对电芯的外观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和光学成像检测方法。人工检测方法是依靠人眼对电芯产品的外观缺陷进行观察判断,检测效率较低且投入的人力成本比较大;电芯产品判定的检测标准存在人为因数的影响,检测精确度降低;人工接触电芯产品可能会导致电芯产品被二次损伤。光学成像检测方法是依靠光学成像装置对电芯产品进行光学成像,然后将成像的图像传送给光学检测设备,由光学检测设备进行图像处理及特定算法,检测出电芯产品的外观缺陷。电芯的正面、侧边及极耳的光学成像往往是通过不同的光学成像装置分开进行,导致电芯的正面、侧边及极耳的外观检测工序分散,降低了光学成像效率及后续检测效率。光学成像装置的光源一般仅对电芯产品的某个位置进行打光,光源发射出的光线难以照射到电芯产品的每个角落,导致成像不够全面清晰,会严重影响后续检测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接触伤害电芯产品、能够实现对电芯产品的正面、侧边及极耳外观的自动光学成像且成像更全面清晰的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来提高后续检测效率及后续检测精确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包括:机架;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置物组件用于容置电芯产品;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中央光源件、侧边光源件及极耳光源件,所述中央光源件、所述侧边光源件及所述极耳光源件分别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央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方,所述中央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中央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侧边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位置处,所述侧边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侧边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极耳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位置处,所述极耳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极耳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及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成像相机,所述成像相机设于所述中央光源件的上方,所述成像相机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设置。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形成直角。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四个定位角块,四个所述定位角块共同围成的定位区用于定位容置所述电芯产品。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定位角块开设有定位凹槽,四个所述定位凹槽分别用于与所述电芯产品的四角边缘贴合。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还包括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传送带及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置物组件固定于所述传送带上。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央光源件包括中央光源及第一安装座,所述中央光源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中央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中央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内,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方。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侧边光源件包括侧边光源及第二安装座,所述侧边光源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侧边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侧边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位置处。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极耳光源件包括极耳光源及第三安装座,所述极耳光源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极耳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极耳光源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座内,所述第三安装座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位置处。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成像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中央光源件的上方,所述成像相机与所述调节件连接,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成像相机相对于所述置物组件的距离。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件包括支撑刻度架、调节板及固定螺栓,所述支撑刻度架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且位于所述中央光源件的上方,所述支撑刻度架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成像相机连接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刻度架上,所述调节板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槽及所述第二连接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将中央光源件、侧边光源件及极耳光源件集合在一起,实现了对电芯产品的正面、侧边及极耳外观的自动光学成像,降低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接触伤害电芯产品,提升了光学成像效率及后续检测效率,且通过中央光源件、侧边光源件及极耳光源件对电芯产品的不同方向打光,照射到电芯产品的每个角落,使得电芯产品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从而使得成像更全面清晰,提高了后续检测的精确度。而且,整个装置的布局紧凑,节省了装置的占地空间。2、本技术通过移动调节板来改变调节板在支撑刻度架上的位置,进而改变成像相机相对于置物组件的距离,然后将固定螺栓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槽及第二连接槽进行锁紧固定,来将调节板固定在支撑刻度架上,进而对成像相机的位置进行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虚线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一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10,包括机架110、置物组件120、光源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置物组件用于容置电芯产品;/n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中央光源件、侧边光源件及极耳光源件,所述中央光源件、所述侧边光源件及所述极耳光源件分别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央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方,所述中央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中央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侧边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位置处,所述侧边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侧边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极耳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位置处,所述极耳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极耳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及/n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成像相机,所述成像相机设于所述中央光源件的上方,所述成像相机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置物组件用于容置电芯产品;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中央光源件、侧边光源件及极耳光源件,所述中央光源件、所述侧边光源件及所述极耳光源件分别与所述机架的内壁连接,所述中央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上方,所述中央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中央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侧边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位置处,所述侧边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侧边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所述极耳光源件位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位置处,所述极耳光源件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的极耳位置发射出照明光线;及
成像组件,所述成像组件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成像组件包括成像相机,所述成像相机设于所述中央光源件的上方,所述成像相机用于朝向所述电芯产品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置物组件的第二侧边形成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四个定位角块,四个所述定位角块共同围成的定位区用于定位容置所述电芯产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角块开设有定位凹槽,四个所述定位凹槽分别用于与所述电芯产品的四角边缘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产品外观自动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传送带及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置物组件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康华成余凌云张劲锋黄竞球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旭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