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撑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包括独立电源、红外感应器、驱动马达、继电器、触发开关、总开关、外管、限位块、连接套、螺母、内管、螺纹杆、限位板、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所述独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驱动马达和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红外感应器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马达的正极接线端子连通,所述红外感应器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独立电源的负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红外感应器受到感应动作时,驱动马达随即运行,因此配合触发开关的独立设置,使整个电路进行单独控制,既保证了脚步扫动开启的正常使用,又能够避免后备箱随意开启现象的发生。
An electric brace for trunk with infrared induction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
本技术涉及电动撑杆
,具体为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
技术介绍
电动推杆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机构,电动推杆主要由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等机构组成的一种新型直线执行机构,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集中控制。电动推杆在一定范围行程内作往返运动,一般电动推杆标准行程在100-400mm之间,特殊行程也可根据不同应用条件要求设计定做。电动推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负荷而设计不同推力的电动推杆,一般其最大推力可达6000N,空载运行速度为4mm~35mm/s,电动推杆以24V/12V直流永磁电机为动力源,把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电动撑杆广泛应用于汽车后备箱的自动开启领域,现推出一种新的开启方式,且需要开启后备箱时只需要脚部在底部扫动一下即可完成,而该项操作需要车钥匙位于附近的支持,但是当车辆停于车主附近时,例如车辆停在楼下的停车位上,而钥匙则与车辆的距离很近,在此过程中对于后备箱则能够轻易通过按钮开关进行开启,因此不仅没有达到提供便利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车里物品丢失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达到既保证了脚步扫动开启的正常使用,又能够避免后备箱随意开启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的目的。(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包括独立电源、红外感应器、驱动马达、继电器、触发开关、总开关、外管、限位块、连接套、螺母、内管、螺纹杆、限位板、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所述独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驱动马达和继电器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红外感应器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马达的正极接线端子连通,所述红外感应器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独立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触发开关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继电器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所述总开关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触发开关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优选的,所述外管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槽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的横向截面形状为中空圆形,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壁通过平键与螺母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管的底部与螺母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顶部与内管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与螺母螺纹连接,且螺纹杆的底部延伸至外管内壁底部的上方。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限位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形状为圆形。优选的,所述外管的底部与第一球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顶部与第二球头的一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独立电源采用八节干电池相互串联,且独立电源为12V,所述红外感应器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红外感应器的型号为UB1309-09。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型号为LJM-II150/250的脉冲式继电器,所述驱动马达采用型号为R2418的无刷电机。(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触发开关的设置,当车钥匙位于车辆附近时总开关为闭合状态,此时整个电路由触发开关进行控制,即为总开关与触发开关同时闭合时,脉冲式继电器处于吸合状态,驱动马达即处于通电状态,同时在红外感应器受到感应动作时,驱动马达随即运行,因此配合触发开关的独立设置,使整个电路进行单独控制,既保证了脚步扫动开启的正常使用,又能够避免后备箱随意开启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能。(2)、本技术由于独立电源的设置,通过将整个电路系统使用独立电源的供电方式,由于破线连接的方式容易发生漏电或待机电流过大的现象,因此会造成电瓶馈电不能正常打火,而独立电源的采用能够使开关电路与原车电路无交集,相对独立,并且通过继电器隔断开关保证不会对原车电路有任何影响,因此提高了车辆电路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采用独立电源每次的使用寿命可达半年之久,因此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3)、本技术由于驱动马达的设置,通过驱动马达为无刷电机,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达到智能化控制需求,比先前的有刷电机,摩擦更少,对原先电机的损害也更低,使无刷电机寿命提高,声音变小,无刷电机没有了有刷电机运转产生的电火花,就极大减少电火花对无线遥控设备的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电路系统控制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剖示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外管的单体俯视图。图中:1、独立电源;2、红外感应器;3、驱动马达;4、继电器;5、触发开关;6、总开关;7、外管;8、限位槽;9、限位块;10、连接套;11、螺母;12、内管;13、螺纹杆;14、限位板;15、第一球头;16、第二球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包括独立电源1、红外感应器2、驱动马达3、继电器4、触发开关5、总开关6、外管7、限位块9、连接套10、螺母11、内管12、螺纹杆13、限位板14、第一球头15和第二球头16,独立电源1的正负极分别与驱动马达3和继电器4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串联,由于独立电源1的设置,通过将整个电路系统使用独立电源1的供电方式,由于破线连接的方式容易发生漏电或待机电流过大的现象,因此会造成电瓶馈电不能正常打火,而独立电源1的采用能够使开关电路与原车电路无交集,相对独立,并且通过继电器4隔断开关保证不会对原车电路有任何影响,因此提高了车辆电路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采用独立电源1每次的使用寿命可达半年之久,因此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红外感应器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马达3的正极接线端子连通,由于驱动马达3的设置,通过驱动马达3为无刷电机,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达到智能化控制需求,比先前的有刷电机,摩擦更少,对原先电机的损害也更低,使无刷电机寿命提高,声音变小,无刷电机没有了有刷电机运转产生的电火花,就极大减少电火花对无线遥控设备的干扰,红外感应器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独立电源1的负极连接,触发开关5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继电器4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总开关6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触发开关5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当车钥匙位于车辆附近时总开关6为闭合状态,此时整个电路由触发开关5进行控制,即为总开关6与触发开关5同时闭合时,脉冲式继电器4处于吸合状态,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包括独立电源(1)、红外感应器(2)、驱动马达(3)、继电器(4)、触发开关(5)、总开关(6)、外管(7)、限位块(9)、连接套(10)、螺母(11)、内管(12)、螺纹杆(13)、限位板(14)、第一球头(15)和第二球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电源(1)的正负极分别与驱动马达(3)和继电器(4)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红外感应器(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马达(3)的正极接线端子连通,所述红外感应器(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独立电源(1)的负极连接,所述触发开关(5)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继电器(4)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所述总开关(6)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触发开关(5)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包括独立电源(1)、红外感应器(2)、驱动马达(3)、继电器(4)、触发开关(5)、总开关(6)、外管(7)、限位块(9)、连接套(10)、螺母(11)、内管(12)、螺纹杆(13)、限位板(14)、第一球头(15)和第二球头(16),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电源(1)的正负极分别与驱动马达(3)和继电器(4)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串联,所述红外感应器(2)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驱动马达(3)的正极接线端子连通,所述红外感应器(2)的负极通过导线与独立电源(1)的负极连接,所述触发开关(5)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继电器(4)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所述总开关(6)两端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触发开关(5)的两个接线端子串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7)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8),两个所述限位块(9)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槽(8)的内部,且两个所述限位块(9)分别与两个限位槽(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开启的后备箱用电动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块(9)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10)的横向截面形状为中空圆形,所述连接套(10)的内侧壁通过平键与螺母(11)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剑清,沈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睿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