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式内浮盘,包括外梁、内梁、中心盘、浮箱、液位杆和上盖,外梁内部设有多个内梁,外梁正中间设有中心盘,中心盘中心点设有第一插孔,液位杆与外梁以及多个内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丝,每两个连接钢丝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浮箱,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下两部分,上下端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相比传统的只是一面来说,可避免油面粘连在浮盘面上,后期处理更方便,同时也降低了油量的消耗,而在外梁内设置多个浮箱,每个浮箱利用两根连接钢丝固定安装,可避免浮箱在油面晃动,通过设置液位杆,可方便观看到油罐内的油量,同时在外梁与上盖之间连接防静电带,可增加油罐储存的安全性,而且整个内浮盘装置拆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内浮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浮盘,特别涉及一种箱式内浮盘,属于浮盘设备
技术介绍
自浮型组装式内浮盘是漂浮在油罐液面上随油品上下升降的浮动顶盖,它本身不污染油品或化学品,能减少介质的挥发损失,防止空气污染,具有成本低,施工期短,耐腐蚀性、不占容积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现有的内浮盘更多的只是采用一面,在浮箱表面直接覆盖一层面板,会直接导致油液贴附在面板底面,后期不仅不易处理,而且还造成油液浪费,另外传统的内浮盘不易观察到油面的高度,支架不易拆装,造成整体拆装比较麻烦,而且没有防静电保护,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箱式内浮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箱式内浮盘,包括外梁、内梁、中心盘、浮箱、液位杆和上盖,所述外梁内部设有多个内梁,所述外梁正中间设有中心盘,所述中心盘中心点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液位杆与外梁以及多个内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丝,每两个所述连接钢丝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浮箱,每个所述浮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每个所述浮箱上下两部分的相对面均设有浮腔,且每个所述浮箱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梁内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且所述外梁上方设有上盖。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中心点设有第二插孔,所述上盖与中心盘对应的第二插孔与第一插孔内部共同插有液位杆,所述液位杆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在油罐内顶面和内底面,所述上盖边缘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且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与对应的外梁上的第一安装孔之间通过支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位于第二插孔外圈的内部且位于没有浮箱正对的上方设有两个输油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插孔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除油刷。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浮箱的上下两部分相对面内均设有一对半圆型钢丝孔,且每个所述连接钢丝均密封贯穿着一个半圆型钢丝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梁边缘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防静电孔,所述上盖边缘内部设有多个第二防静电孔,且每个所述第一防静电孔与对应的第二防静电孔之间均通过防静电带与油罐上下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位杆表面设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支架侧面底部均设有螺纹线,每个所述支架在外梁与上盖之间均套有套筒,且每个所述支架与外梁底部接触面均通过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箱式内浮盘,其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上下两部分,上下端之间设置一定的间距,相比传统的只是一面来说,可避免油面粘连在浮盘面上,后期处理更方便,同时也降低了油量的消耗,而在外梁内设置多个浮箱,每个浮箱利用两根连接钢丝固定安装,可避免浮箱在油面晃动,通过设置液位杆,可方便观看到油罐内的油量,同时在外梁与上盖之间连接防静电带,可增加油罐储存的安全性,而且整个内浮盘装置拆装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外梁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盖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液位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浮箱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梁;2、内梁;3、中心盘;4、第一插孔;5、除油刷;6、连接钢丝;7、浮箱;8、第一安装孔;9、第一防静电孔;10、上盖;11、第二安装孔;12、第二防静电孔;13、第二插孔;14、输油孔;15、液位杆;16、刻度线;17、浮腔;18、半圆型钢丝孔;19、支架;20、螺纹线;21、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箱式内浮盘,包括外梁1、内梁2、中心盘3、浮箱7、液位杆15和上盖10,外梁1内部设有多个内梁2,外梁1正中间设有中心盘3,中心盘3中心点设有第一插孔4,液位杆15与外梁1以及多个内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丝6,每两个连接钢丝6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浮箱7,每个浮箱7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每个浮箱7上下两部分的相对面均设有浮腔17,且每个浮箱7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外梁1内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8,且外梁1上方设有上盖10。其中,上盖10中心点设有第二插孔13,上盖10与中心盘3对应的第二插孔13与第一插孔4内部共同插有液位杆15,液位杆15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在油罐内顶面和内底面,上盖10边缘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1,且每个第二安装孔11与对应的外梁1上的第一安装孔8之间通过支架19可拆卸连接,上盖10位于第二插孔13外圈的内部且位于没有浮箱7正对的上方设有两个输油孔14。其中,第一插孔4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除油刷5,便于清理掉液位杆15表面残留的油液。其中,每个浮箱7的上下两部分相对面内均设有一对半圆型钢丝孔18,且每个连接钢丝6均密封贯穿着一个半圆型钢丝孔18,便于通过半圆型钢丝孔18与连接钢丝6的连接来固定浮箱7。其中,外梁1边缘内部设有多个第一防静电孔9,上盖10边缘内部设有多个第二防静电孔12,且每个第一防静电孔9与对应的第二防静电孔12之间均通过防静电带与油罐上下面固定连接,可以消除上下滑动产生的一定的静电,避免发生意外,提高安全系数。其中,液位杆15表面设有刻度线16,便于测出油罐内的油量。其中,每个支架19侧面底部均设有螺纹线20,每个支架19在外梁1与上盖10之间均套有套筒21,且每个支架19与外梁1底部接触面均通过紧固螺母可拆卸连接,方便拆装支架19,且保证上盖10与外梁1之间的间距。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每两个浮箱7上下两部分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在每两个连接钢丝6上,然后将多个支架19插进上盖10的每个第二安装孔11内,把每个套筒21插在上盖10下方的支架19表面,再将整个上盖10通过支架19插进外梁1的第一安装孔8内,利用紧固螺母将外梁1与套筒21固定死,接下来将液位杆15底端固定在油罐内底面正中间,多个防静电带底端固定在油罐内底面边缘,然后将整个内浮盘设备通过中心盘3上的第一插孔4和上盖10上的第二插孔13插在液位杆15上,同时将每个防静电带插入外梁1的第一防静电孔9和上盖10的第二防静电孔12内,将液位杆15和防静电带顶端固定安装在油罐顶面,最后通过输油孔14向油罐内输油,达到一定高度后停止输油,通过孔塞将两个输油孔14堵住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内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梁(1)、内梁(2)、中心盘(3)、浮箱(7)、液位杆(15)和上盖(10),所述外梁(1)内部设有多个内梁(2),所述外梁(1)正中间设有中心盘(3),所述中心盘(3)中心点设有第一插孔(4),所述液位杆(15)与外梁(1)以及多个内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丝(6),每两个所述连接钢丝(6)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浮箱(7),每个所述浮箱(7)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每个所述浮箱(7)上下两部分的相对面均设有浮腔(17),且每个所述浮箱(7)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梁(1)内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8),且所述外梁(1)上方设有上盖(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内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梁(1)、内梁(2)、中心盘(3)、浮箱(7)、液位杆(15)和上盖(10),所述外梁(1)内部设有多个内梁(2),所述外梁(1)正中间设有中心盘(3),所述中心盘(3)中心点设有第一插孔(4),所述液位杆(15)与外梁(1)以及多个内梁(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钢丝(6),每两个所述连接钢丝(6)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个浮箱(7),每个所述浮箱(7)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每个所述浮箱(7)上下两部分的相对面均设有浮腔(17),且每个所述浮箱(7)的上下两个部分之间均通过紧固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梁(1)内部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8),且所述外梁(1)上方设有上盖(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内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0)中心点设有第二插孔(13),所述上盖(10)与中心盘(3)对应的第二插孔(13)与第一插孔(4)内部共同插有液位杆(15),所述液位杆(15)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在油罐内顶面和内底面,所述上盖(10)边缘的内部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11),且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11)与对应的外梁(1)上的第一安装孔(8)之间通过支架(19)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10)位于第二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怀超,汪梁,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苏港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