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治疗实体癌和血液癌的组合疗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3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475,032、2017年3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号62/475,036、以及2018年1月15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15/871,802的优先权,将这些申请的内容以其全文通过引用如同在本文写出一样并入本文。
本披露大体上涉及具有如本文所述的不同功能分布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抗-CD47mAb)、产生抗-CD47mAb的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抗-CD47mAb与抗癌剂组合作为预防和治疗实体癌和血液癌的治疗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CD47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其由细胞外IgV组结构域、5跨膜结构域、以及可变剪接胞质尾区组成。两种配体结合CD47:信号抑制性受体蛋白α(SIRPα)和血小板应答蛋白-1(TSP1)。CD47表达和/或活性已牵涉到许多疾病和障碍。因此,需要用于治疗人中与CD47相关的疾病和病症的治疗性组合物和方法,包括与抗癌剂组合预防和治疗实体癌和血液癌。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用于与抗癌剂组合预防和治疗实体癌和血液癌的组合物和方法。本披露描述了具有不同功能分布的抗-CD47mAb。这些抗体具有选自以下的特性的不同组合:1)表现出与一种或多种CD47物种同系物的交叉反应性;2)阻断CD47与其配体SIRPα之间的相互作用;3)增加对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4)诱导易感性人肿瘤细胞的死亡;5)不诱导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死亡;6)不具有减少或最小的与人血红细胞(hRBC)的结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受试者中的癌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给予抗-CD47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第二抗癌剂,与给予单独的该抗-CD47抗体相比,给予该抗-CD47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该第二抗癌剂导致该受试者中的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增加。/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22 US 62/475,036;20170322 US 62/475,032;20181.一种治疗受试者中的癌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给予抗-CD47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第二抗癌剂,与给予单独的该抗-CD47抗体相比,给予该抗-CD47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该第二抗癌剂导致该受试者中的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增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特征包括:
a.三磷酸腺苷(ATP)释放增加;和
b.人肿瘤细胞上的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抗癌剂是化疗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化疗剂可以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蒽环类、铂类、紫杉酚、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有丝分裂抑制剂、和烷化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蒽环类选自由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柔红霉素、和伊达比星组成的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蒽环类是多柔比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癌症是卵巢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a.结合人CD47;
b.阻断SIRPα与人CD47的结合;
c.增加对人类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和
d.诱导人肿瘤细胞的死亡;
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e.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的增加;
f.引起人肿瘤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增加;
g.引起人肿瘤细胞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的增加;
h.引起人肿瘤细胞的膜联蛋白A1释放的增加;
i.引起人肿瘤细胞的I型干扰素释放的增加;
j.引起人肿瘤细胞的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释放的增加;
k.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表达的增加;
l.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增加;以及
m.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增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a.结合人CD47;
b.阻断SIRPα与人CD47的结合;
c.增加对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d.诱导人肿瘤细胞的死亡;和
e.不引起可检测的人血红细胞(hRBC)凝集;
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f.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的增加;
g.引起人肿瘤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增加;
h.引起人肿瘤细胞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的增加;
i.引起人肿瘤细胞的膜联蛋白A1释放的增加;
j.引起人肿瘤细胞的I型干扰素释放的增加;
k.引起人肿瘤细胞的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释放的增加;
l.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表达的增加;
m.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增加;以及
n.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增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是嵌合抗体或人源化抗体。
11.如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最小的与hRBC的结合。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与正常人细胞的结合减少,这些人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内皮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例如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人骨骼肌细胞、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人外周血CD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13.如权利要求9-12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在生理pH下相比,在酸性pH下对CD47具有更大的亲和力。
14.如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含有可变重链CDR1、可变重链CDR2和可变重链CDR3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其中所述可变链CDR1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SEQIDNO:2、SEQIDNO:3;
其中所述可变重链CDR2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4、SEQIDNO:5、SEQIDNO:6;以及
其中所述可变重链CDR3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7、SEQIDNO:8、SEQIDNO:9、和SEQIDNO:10。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进一步包含含有可变轻链CDR1、可变轻链CDR2和可变轻链CDR3的轻链可变结构域,其中所述可变链CDR1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1、SEQIDNO:12、SEQIDNO:13、SEQIDNO:14;
其中所述可变轻链CDR2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5、SEQIDNO:16、SEQIDNO:17以及
其中所述可变轻链CDR3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8、SEQIDNO:19、SEQIDNO:2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可变重链CDR1(HCDR1)、可变重链CDR2(HCDR2)、以及可变重链CDR3(HCDR3)、可变轻链CDR1(LCDR1)、可变轻链CDR2(LCDR2)、以及可变轻链CDR3(LCDR3)的组合,其中该组合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
(i)包含SEQIDNO:1的HCDR1、包含SEQIDNO:4的HCDR2、包含SEQIDNO:7的HCDR3、包含SEQIDNO:11的LCDR1、包含SEQIDNO:15的LCDR2、包含SEQIDNO:18的LCDR3;
(ii)包含SEQIDNO:1的HCDR1、包含SEQIDNO:4的HCDR2、包含SEQIDNO:8的HCDR3、包含SEQIDNO:11的LCDR1、包含SEQIDNO:15的LCDR2、包含SEQIDNO:18的LCDR3;
(iii)包含SEQIDNO:2的HCDR1、包含SEQIDNO:5的HCDR2、包含SEQIDNO:9的HCDR3、包含SEQIDNO:12的LCDR1、包含SEQIDNO:16的LCDR2、包含SEQIDNO:19的LCDR3;
(iv)包含SEQIDNO:3的HCDR1、包含SEQIDNO:6的HCDR2、包含SEQIDNO:10的HCDR3、包含SEQIDNO:14的LCDR1、包含SEQIDNO:17的LCDR2、包含SEQIDNO:20的LCDR3。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VH),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以下各项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21、SEQIDNO:22、SEQIDNO:23、SEQIDNO:27、SEQIDNO:33、SEQIDNO:34、SEQIDNO:36、SEQIDNO:38、SEQIDNo:39、和SEQIDNO:40,并且任选地包含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VL),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41、SEQIDNO:42、SEQIDNO:43、SEQIDNO:44、和SEQIDNO:48、SEQIDNO:49、SEQIDNo:51、和SEQIDNO:52。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VH)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的组合,其中该组合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
(i)包含SEQIDNO:27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4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i)包含SEQIDNO:2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3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ii)包含SEQIDNO:3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8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v)包含SEQIDNO:34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9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v)包含SEQIDNO:36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2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vi)包含SEQIDNO:38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2的轻链可变结构域;以及
(vii)包含SEQIDNO:39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2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a.结合人CD47,
b.阻断SIRPα与人CD47的结合,
c.增加对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d.诱导人肿瘤细胞的死亡;和
e.引起人类血红细胞(hRBC)凝集减少。
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f.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的增加;
g.引起人肿瘤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增加;
h.引起人肿瘤细胞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的增加;
i.引起人肿瘤细胞的膜联蛋白A1释放的增加;
j.引起人肿瘤细胞的I型干扰素释放的增加;
k.引起人肿瘤细胞的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释放的增加;
l.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表达的增加;
m.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增加;以及
n.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增加。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是嵌合抗体或人源化抗体。
21.如权利要求19-2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减少的hRBC结合。
22.如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与正常人细胞的结合减少,这些人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内皮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例如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人骨骼肌细胞、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人外周血CD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23.如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在生理pH下相比,在酸性pH下对人CD47具有更大的亲和力。
24.如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含有可变重链CDR1、可变重链CDR2和可变重链CDR3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其中所述可变链CDR1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和SEQIDNO:3,
其中所述可变重链CDR2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4和SEQIDNO:6;以及
其中所述可变重链CDR3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7、SEQID:8和SEQID:10。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进一步包含含有可变轻链CDR1、可变轻链CDR2和可变轻链CDR3的轻链可变结构域,其中所述可变链CDR1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1和SEQIDNO:14;
其中所述可变轻链CDR2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5和SEQIDNO:17;以及
其中所述可变轻链CDR3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8和SEQIDNO:20。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可变重链CDR1(HCDR1)、可变重链CDR2(HCDR2)、以及可变重链CDR3(HCDR3)、可变轻链CDR1(LCDR1)、可变轻链CDR2(LCDR2)、以及可变轻链CDR3(LCDR3)的组合,其中该组合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
(i)包含SEQIDNO:1的HCDR1、包含SEQIDNO:4的HCDR2、包含SEQIDNO:8的HCDR3、包含SEQIDNO:11的LCDR1、包含SEQIDNO:15的LCDR2、以及包含SEQIDNO:18的LCDR3;
(ii)包含SEQIDNO:3的HCDR1、包含SEQIDNO:6的HCDR2、包含SEQIDNO:10的HCDR3、包含SEQIDNO:14的LCDR1、包含SEQIDNO:17的LCDR2、以及包含SEQIDNO:20的LCDR3。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VH),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以下各项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24和SEQIDNO:37,并且任选地包含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VL),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43和SEQIDNO:52。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VH)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的组合,其中该组合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
(i)包含SEQIDNO:24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3的轻链可变结构域;以及
(ii)包含SEQIDNO:37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52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a.结合人CD47,
b.阻断SIRPα与人CD47的结合,
c.增加对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d.诱导人肿瘤细胞的死亡;和
e.具有减少的hRBC结合。
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f.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的增加;
g.引起人肿瘤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增加;
h.引起人肿瘤细胞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的增加;
i.引起人肿瘤细胞的膜联蛋白A1释放的增加;
j.引起人肿瘤细胞的I型干扰素释放的增加;
k.引起人肿瘤细胞的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释放的增加;
l.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表达的增加;
m.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增加;以及
n.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增加。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是嵌合抗体或人源化抗体。
31.如权利要求29-3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与正常人细胞的结合减少,这些人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内皮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例如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人骨骼肌细胞、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人外周血CD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32.如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在生理pH下相比,在酸性pH下对人CD47具有更大的亲和力。
33.如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含有可变重链CDR1、可变重链CDR2和可变重链CDR3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其中所述可变链CDR1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和SEQIDNO:2;
其中所述可变重链CDR2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4和SEQID:5,以及
其中所述可变重链CDR3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7、SEQIDNO:8和SEQID:9。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进一步包含含有可变轻链CDR1、可变轻链CDR2和可变轻链CDR3的轻链可变结构域,其中所述可变链CDR1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1、SEQIDNO:12和SEQIDNO:13;
其中所述可变轻链CDR2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5和SEQIDNO:16;以及
其中所述可变轻链CDR3包含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18和SEQIDNO:19。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可变重链CDR1(HCDR1)、可变重链CDR2(HCDR2)、以及可变重链CDR3(HCDR3)、可变轻链CDR1(LCDR1)、可变轻链CDR2(LCDR2)、以及可变轻链CDR3(LCDR3)的组合,其中该组合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
(i)包含SEQIDNO:1的HCDR1、包含SEQIDNO:4的HCDR2、包含SEQIDNO:7的HCDR3、包含SEQIDNO:11的LCDR1、包含SEQIDNO:15的LCDR2、包含SEQIDNO:18的LCDR3;以及
(ii)包含SEQIDNO:2的HCDR1、包含SEQIDNO:5的HCDR2、包含SEQIDNO:9的HCDR3、包含SEQIDNO:13的LCDR1、包含SEQIDNO:16的LCDR2、包含SEQIDNO:19的LCDR3。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VH),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以下各项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26、SEQIDNO:27、SEQIDNO:33,并且任选地包含具有选自下组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结构域(VL),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SEQIDNO:44和SEQIDNO:48。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重链可变结构域(VH)和轻链可变结构域(VL)的组合,其中该组合选自下组,该组由以下各项组成:
(i)包含SEQIDNO:26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4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ii)包含SEQIDNO:27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4的轻链可变结构域;以及
(iii)包含SEQIDNO:3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结构域和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NO:48的轻链可变结构域。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a.结合人CD47,
b.阻断SIRPα与人CD47的结合,
c.增加对人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
d.不引起可检测的人血红细胞(hRBC)凝集;和
e.具有最小的hRBC结合。
其中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
f.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钙网蛋白表达的增加;
g.引起人肿瘤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增加;
h.引起人肿瘤细胞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释放的增加;
i.引起人肿瘤细胞的膜联蛋白A1释放的增加;
j.引起人肿瘤细胞的I型干扰素释放的增加;
k.引起人肿瘤细胞的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释放的增加;
l.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PDIA3)表达的增加;
m.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增加;以及
n.引起人肿瘤细胞上细胞表面热休克蛋白90(HSP90)表达的增加。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是嵌合抗体或人源化抗体。
40.如权利要求38-39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与正常人细胞的结合减少,这些人细胞包括但不限于内皮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例如人主动脉内皮细胞、人骨骼肌细胞、人微血管内皮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人外周血CD3+细胞、和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41.如权利要求38-4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其中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在生理pH下相比,在酸性pH下对人CD47具有更大的亲和力。
42.如权利要求38-4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该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可变重链CDR1(HCDR1)、可变重链CDR2(HCDR2)、以及可变重链CDR3(HCDR3)、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T·曼宁,R·普罗,J·C·阿尔马格罗,R·W·卡尔,B·J·卡波恰,
申请(专利权)人:安驰肿瘤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