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5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包括安装座、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安装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卡接拉杆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卡接底架的卡口,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容纳槽车轮的容纳槽,第三连接部上转动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第三连接部,罩体上设有用于限制罩体转动的限位件。护套主体固定在行李车上,车轮位于容纳槽内,第三连接部罩在车轮的两侧,第三连接部对车轮保护作用,能阻挡泥水,避免外面的泥水直接飞溅到车轮轴与轮毂的连接处,进而造成污泥等杂物堵塞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
本技术涉及行李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
技术介绍
行李车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用于携带行李等物品的工具,现有的行李车包括底架、轮子和拉杆,轮子设置在底架的左右两侧,拉杆位于底架的后侧端。一般行李车的车轮上没有设置防护装置,车轮轴与轮毂的连接处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泥等杂物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其能避免车轮轴与轮毂的连接处直接裸露在空气中,易造成污泥等杂物堵塞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所述护套主体包括安装座、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安装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卡接拉杆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卡接底架的卡口,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用于容纳槽车轮的容纳槽,第三连接部上转动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第三连接部,罩体上设有用于限制罩体转动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从卡槽穿过并卡接在卡槽内,护套主体的卡口卡接在底架上,通过固定件将安装座和底架固定,进而将护套主体固定在行李车上,车轮位于容纳槽内,第三连接部罩在车轮的两侧,第三连接部对车轮起到保护作用,能阻挡泥水,避免外面的泥水直接飞溅到车轮轴与轮毂的连接处,进而造成污泥等杂物堵塞的情况。向下转动罩体,然后通过限位件固定罩体的位置,罩体可以罩在车轮的两侧,可以增大护套主体对车轮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罩体上设有通孔,所述转轴穿过通孔并与通孔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罩体绕着通过通孔绕着转轴转动,使罩体能在第三连接板转动,进而改变护套主体对车轮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为插销,所述插销贯穿罩体并与罩体滑动连接,插销和罩体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有多个,插销的端部和限位孔配合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销的端部插进限位孔内,罩体要转动时,限位孔的内壁对插销有限制作用,进而使罩体无法转动,罩体和第三连接部的位置固定,通过插销插进不同的限位孔内,改变罩体在第三连接部的位置,进而改变护套主体对车轮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插销,弹簧的一端和插销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罩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的拉力使得插销插进限位孔内,对罩体的位置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连接槽的内侧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部的设置,增大了卡槽和拉杆的接触面积,使得拉杆卡接在卡槽内更稳定,同时将安装部进行镂空,节省材料,同时也减轻了护套主体的重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顶部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有卡槽向安装座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能节省材料,同时减少棱角,减少了底架方向的体积,避免影响底架对货物的运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槽的内壁设有排水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车轮滚动会将雨水带到第三连接部的内壁上,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槽及时流走。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护套主体固定在行李车上,车轮位于容纳槽内,第三连接部罩在车轮的两侧,第三连接部对车轮保护作用,能阻挡泥水,避免外面的泥水直接飞溅到车轮轴与轮毂的连接处,进而造成污泥等杂物堵塞的情况。2.向下转动罩体并通过限位件固定罩体的位置,罩体可以罩在车轮的两侧,可以增大护套主体对车轮的保护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中:1、护套主体;2、安装座;21、安装孔;3、第一连接部;31、卡槽;32、安装部;33、凹槽;34、斜面;4、第二连接部;41、卡口;5、第三连接部;51、容纳槽;52、排水槽;53、转轴;54、限位孔;6、罩体;61、通孔;7、插销;8、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包括护套主体1,护套主体1包括安装座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安装座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一体成型。参照图1和图3,第一连接部3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拉杆的卡槽31,卡槽31为矩形槽,第一连接部3靠近连接槽的内侧固定有安装部32,安装部32内开设有凹槽33。第一连接部3的顶部设有斜面34,斜面34有卡槽31向安装座2方向倾斜。通过安装部32的设置,增大了卡槽31和拉杆的接触面积,使得拉杆卡接在卡槽31内更稳定。将安装部32进行镂空,节省材料,同时也减轻了护套主体1的重量。通过斜面34的设置,减少了底架方向的体积,避免影响底架对货物的运输。参照图1和图3,第二连接部4开设有卡接底架的卡口41,安装部32位于第二连接部4靠近卡口41的位置,安装座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架上,固定件为螺钉,安装部32上开设有安装孔21,螺钉穿过安装孔21将安装座2固定在底架上。参照图2和图3,第三连接部5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槽51车轮的容纳槽51,容纳槽51的内壁设有排水槽52,排水槽52成Y型。第三连接部5罩在车轮的两侧,第三连接部5对车轮起到保护作用,能阻挡泥水,避免外面的泥水直接飞溅到车轮轴与轮毂的连接处,进而造成污泥等杂物堵塞的情况。雨天,车轮滚动会将雨水带到第三连接部5的内壁上,雨水可以通过排水槽52及时流走。第三连接部5上转动连接有罩体6,罩体6罩设于第三连接部5,罩体6上设有用于限制罩体6转动的限位件。第三连接部5的两侧固定有转轴53,罩体6的两侧开设有通孔61,转轴53穿过通孔61并与通孔61转动连接。向下转动罩体6,罩体6可以罩在车轮的两侧,可以增大护套主体1对车轮的保护范围。罩体6上设置有插销7,插销7的下端贯穿罩体6并与罩体6滑动连接,插销7上套接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和插销7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罩体6固定连接。第三连接部5的顶部开设有限位孔54,限位孔54有三个,三个限位孔54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插销7的下端插进限位孔54内并和限位孔54卡接。弹力的拉力使得插销7插进限位孔54内,罩体6要转动时,限位孔54的内壁对插销7有限制作用,进而使罩体6无法转动,罩体6和第三连接部5的位置固定。通过插销7插进不同的限位孔54内,改变罩体6在第三连接部5的位置,进而改变护套主体1对车轮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拉杆从卡槽31穿过并卡接在卡槽31内,护套主体1的卡口41卡接在底架上,然后螺钉将安装座2和底架固定,进而将护套主体1固定在行李车上,车轮位于容纳槽51内,第三连接部5罩在车轮的两侧,第三连接部5对车轮起到保护作用,能阻挡泥水,避免外面的泥水直接飞溅到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主体(1),所述护套主体(1)包括安装座(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所述安装座(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上设有用于卡接拉杆的卡槽(31),所述第二连接部(4)上设有卡接底架的卡口(41),所述第三连接部(5)上设有用于容纳槽(51)车轮的容纳槽(51),第三连接部(5)上转动连接有罩体(6),所述罩体(6)罩设于第三连接部(5),罩体(6)上设有用于限制罩体(6)转动的限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套主体(1),所述护套主体(1)包括安装座(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三连接部(5),所述安装座(2)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底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上设有用于卡接拉杆的卡槽(31),所述第二连接部(4)上设有卡接底架的卡口(41),所述第三连接部(5)上设有用于容纳槽(51)车轮的容纳槽(51),第三连接部(5)上转动连接有罩体(6),所述罩体(6)罩设于第三连接部(5),罩体(6)上设有用于限制罩体(6)转动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5)的两侧设有转轴(53),所述罩体(6)上设有通孔(61),所述转轴(53)穿过通孔(61)并与通孔(6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李车的车轮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插销(7),所述插销(7)贯穿罩体(6)并与罩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祥董燕李根桂黄志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飞越压铸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