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27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包括底板、平移机构和夹料机构,所述底板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上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并驱动所述上导轨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至少两个所述夹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导轨的一侧,所述夹料机构的抓取部向下设置;且相邻所述夹料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上导轨的平移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工序间工件的自动取料和送料的自动传递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manipulator for automatic product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
技术介绍
冲压工艺与传统机加工工艺相比,具有高生产效率、低材料消耗的优势,操作工艺方便,不需要操作者具备较高水平的技艺,并且可通过模具制造出其他金属加工方法难以加工出的形状复杂的产品,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前企业对冲床冲压加工主要采用“一人一机”的模式,加工产品时,先将毛坯料放入模具内,按下启动按钮,冲床上的冲头往下压,产品挤压成型后,冲头自动回到初始位置,人工取出产品并传递至下一工序,如此循环操作。对于结构、形状复杂的产品,无法一次冲压成型,需多次冲压。随着冲压次数的增加,导致人工取、送及传递的次数增加,人力输出成本随之增加。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显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虽然冲压加工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操作者受人体生理限制无法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产能需求,因此开发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实现工序间工件的自动取料和送料的自动传递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包括底板、平移机构和夹料机构,所述底板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上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并驱动所述上导轨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至少两个所述夹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导轨的一侧,所述夹料机构的抓取部向下设置;且相邻所述夹料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上导轨的平移距离相等。如上所述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导轨下方且与所述上导轨平行的下导轨,所述下导轨设置于底板上,所述上导轨与所述下导轨之间经由固定于所述上导轨下方的滑块滑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啮合块、同步带及滑轮,所述同步带分别挂接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及所述滑轮上,所述同步带啮合块一端夹紧所述同步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导轨上。如上所述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夹料机构为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通过管道与真空设备相连。如上所述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平移机构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板和多个插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上固定有活动导套,所述活动导套上活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多个支撑板;所述驱动装置的滑轮、伺服电机和下导轨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底板一端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经由联轴器与传动轴相连,所述传动轴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传动轴限位块,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设置在所述顶板下表面的偏心轮限位块的偏心轮孔配合设置。如上所述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定位销至少为两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每组至少包含两个所述定位销。如上所述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中,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抵顶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本技术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通过在平移机构的上导轨上设置至少两个抓取部向下的夹料机构,并使夹料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上导轨的平移距离相等,经由横向往复移动的配合动作,交替抓取各个工位上的工件,实现了工序间工件的自动取料和送料的自动传递作业,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通过在平移机构和底板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实现了抓取工件时带有的自动上升、下降功能,使得工件的抓取更为流畅,防止刮擦和阻碍等情况发生;通过在底板上方设置气缸,气缸的输出端抵顶顶板的下表面,顶板上升时气缸可提供推力,下降时气缸起缓冲作用,确保夹料机构平稳下降,提高垂直升降移动的流畅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的较佳实施例的去掉顶板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本技术:1:底板2:平移机构21:上导轨22:驱动装置23:下导轨24:滑块25:伺服电机26:同步带啮合块27:滑轮28:同步带3:夹料机构31:第一真空吸盘32:第二真空吸盘4:升降机构41:定位销42:活动导套43:顶板44:支撑板45:步进电机46:联轴器47:传动轴48:传动轴限位块49:偏心轮410:偏心轮限位块411: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包括底板1、平移机构2和夹料机构3,所述底板1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平移机构2包括上导轨21和驱动装置22,所述驱动装置22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21,并驱动所述上导轨21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平移机构2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至少两个所述夹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上导轨21的一侧,所述夹料机构3的抓取部向下设置;且相邻所述夹料机构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上导轨21的平移距离相等。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在平移机构2的上导轨21一侧设置至少两个抓取部向下的夹料机构3,并使夹料机构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上导轨21的平移距离、各个工位间的间距相等,通过驱动装置22的水平往复驱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上导轨21也做指定距离的水平往复运动,借此,上导轨21上的夹料机构3能够在运动到指定工位上方时,启动抓取动作,抓取其下方的工件后,并通过上导轨21的再次水平移动,将所述工件转移至下一工位上,进行下一个工位上对应工序的加工作业;实现了工序间工件的自动取料和送料的自动传递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其中,夹料机构3的抓取部的设置方向可以是其它的方向,主要是根据加工设备中工件的放置位置而具体进行选择。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2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导轨21下方且与所述上导轨21平行的下导轨23,所述下导轨23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上导轨21与所述下导轨23之间经由固定于所述上导轨21下方的滑块24滑动连接。如图1及图2所示,上导轨21通过滑块24滑动连接下导轨23,上导轨21可相对于下导轨23左右运动,保证上导轨21水平运动的稳定性。当然,所述滑块24可以是固定在所述上导轨21下方,经由滑块24下表面的配合部与上所述下导轨23上的轨道的配合实现水平方向上的滑动限位。另外,滑块24也可以是固定在下轨道上,或者是相对于上轨道和下轨道均为滑动接触的配合方式。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22包括伺服电机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平移机构和夹料机构,所述底板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上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并驱动所述上导轨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至少两个所述夹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导轨的一侧,所述夹料机构的抓取部向下设置;且相邻所述夹料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上导轨的平移距离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平移机构和夹料机构,所述底板固定于工作平台上,所述平移机构包括上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并驱动所述上导轨水平往复移动,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至少两个所述夹料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导轨的一侧,所述夹料机构的抓取部向下设置;且相邻所述夹料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上导轨的平移距离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导轨下方且与所述上导轨平行的下导轨,所述下导轨设置于底板上,所述上导轨与所述下导轨之间经由固定于所述上导轨下方的滑块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自动传递的自动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啮合块、同步带及滑轮,所述同步带分别挂接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及所述滑轮上,所述同步带啮合块一端夹紧所述同步带,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上导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自动传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锡长曾柳丹
申请(专利权)人:国泰达鸣精密机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