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386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冲床作业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机架,且底座的下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地脚,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个角位于地脚的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机架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机架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机架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散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能够实现抓手的高度调整,通过设置的转动机构能够实现抓手的转动,通过设置的滑动机构能够实现抓手的前后位置调节,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能够提高该装置的散热效果,克服传统上下料装置散热效果较差的缺陷,延长其使用寿命。

An automatic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punch operation and its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床作业
,具体是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冲压机械手是在自动化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冲压生产特点,专门为实现冲压自动化无人生产而研发的设备,能取代人工在各个冲压工位上进行物料冲压、搬运、上下料等工作,整条生产线效率达到5秒,本自动化设备对于冲压等重复性、危险性、节拍高的加工行业,在节约人力劳动成本,提高人工及设备安全性,保持产品产能、质量、工艺稳定性等方面是现代化工业化“开拓创新”的重要精神体现,冲床作业中的上下料均借助冲压机械手进行。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冲压机械手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实用性较差,传统冲压机械手多通过气缸驱动,难以进行速度控制,使用不便,且维修管理较困难,易出现损坏现象,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有冲压机械手散热性能较差,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已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机架(2),且底座(1)的下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地脚(3),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个角位于地脚(3)的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机架(2)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5),且机架(2)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升降机构(6),所述机架(2)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散热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6)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机构(9),所述滑动机构(9)的前侧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抓手(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机架(2),且底座(1)的下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地脚(3),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个角位于地脚(3)的内侧位置处均设置有万向轮(4),所述机架(2)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5),且机架(2)的上端嵌入安装有升降机构(6),所述机架(2)的前侧嵌入安装有散热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6)的顶部安装有转动机构(8),所述转动机构(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机构(9),所述滑动机构(9)的前侧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抓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与滑动机构(9)通过转动机构(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立柱(61),所述立柱(6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块(62),所述机架(2)的内部贯穿第一滑块(62)的两侧平行设置有第一丝杠(63)和滑轨(64),所述第一丝杠(63)的底端外侧位置处套设有锥齿轮A(65),且第一丝杠(6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机(66),所述第一电动机(66)靠近第一丝杠(6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67),所述第一转轴(67)的一端位于锥齿轮A(65)的上方位置处套设有锥齿轮B(6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机(66)与锥齿轮B(68)通过第一转轴(67)转动连接,所述锥齿轮B(68)与锥齿轮A(65)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滑块(62)与第一丝杠(63)为螺纹连接,且第一滑块(62)与滑轨(64)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床作业用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6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81),所述容纳腔(8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机(82),所述第三电动机(82)的上端设置有第三转轴(83),所述第三转轴(83)的顶端位于立柱(61)的上端位置处安装有转动座(84),所述转动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金大志华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视莱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