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1929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上位机,用于根据测试件和测试目的确定测试方案,所述测试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测试用例及各测试用例的测试顺序,并基于所述测试方案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所述测试件执行测试用例,以及基于测试件的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测试通过,所述测试件包括所述车载应用软件;输入输出模块,与上位机及所述测试件连接,用于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测试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及网络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可对现有或即将使用的列车网络以及配套电子设备进行地面联合调试、对网络系统和网络控制的其他配套电子设备进行地面的接口测试,以满足列车试制研究和批量生产出厂试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软件测试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对于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工作,通常分为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调试两个部分,并且要求必须经过实验室测试才能进行现场调试与验证。所以,实验室测试是重点环节,而实验室内进行的测试由于场地有限以及硬件不齐全等原因,目前主要是进行单软件级别的测试或单部件级别的测试。而现实情况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测试环境和方法,尚未进行多部件的联合测试,这给车辆产品的运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包括:上位机,用于根据测试件和测试目的确定测试方案,所述测试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测试用例及各所述测试用例的测试顺序,并基于所述测试方案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所述测试件执行所述测试用例,以及基于所述测试件的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测试通过,所述测试件包括所述车载应用软件;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上位机及所述测试件连接,用于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测试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及网络转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包括:设备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所述车辆的联网设备软件的功能;环境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所述车辆的电网环境及操作环境;测试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件及测试目的确定所述测试方案,从预先存储的网络通信协议中导入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网络通信协议,调度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和/或所述环境仿真模型,控制测试执行单元执行测试,以及接收所述测试执行单元返回的测试结果;所述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测试管理单元的控制,运行所述测试管理单元调度的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和所述环境仿真模型,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对所述测试件进行测试,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日志,将所述测试日志作为测试结果发送给所述测试管理单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还包括: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测试运行图像,并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元识别、文字识别和颜色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测试管理单元还用于调度所述图像识别单元;所述测试执行单元还用于运行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将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的识别信息与预存储的参考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管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测试执行单元反馈的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报告包括:各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测试评价结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牵引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软件的制动功能及故障诊断功能;制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软件的制动功能及故障诊断功能;空调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空调系统软件的功能;车门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车门系统软件的功能;旅客信息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旅客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辅助变流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辅助变流控制系统软件的功能;烟火报警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烟火报警系统软件的车内火灾探测与报警功能;网络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网络控制系统软件的中央控制单元的功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境仿真模型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电网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线路的电网环境;运动与轮轨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运行状态及走行部轮对在轨道上运动的动力学状态;司控台与列车硬线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司控台操作及硬线指令功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通讯转换单元,用于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测试件进行通讯时,执行车载网络与所述测试件的网络的转换;电源提供单元,与所述测试件以及所述通讯转换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测试件提供电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方法,通过上述系统来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测试件和测试目的确定测试方案,所述测试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测试用例及各所述测试用例的测试顺序,所述测试件包括车载应用软件;控制所述测试件根据所述测试顺序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基于所述测试件的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测试通过。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测试件根据所述测试顺序执行所述测试用例,包括:从预存储的网络通信协议中导入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网络通信协议;调度与所述用例对应的设备仿真模型和/或环境仿真模型;根据测试方案控制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及所述环境仿真模型与所述测试件进行数据通信;基于所述数据通信的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日志。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测试日志计算测试统计信息,所述测试统计信息包括测试通过率;基于所述测试统计信息生成测试报告。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可对现有或即将使用的列车网络以及配套电子设备进行地面联合调试、对网络系统和网络控制的其他配套电子设备进行地面的接口测试,以满足列车试制研究和批量生产出厂试验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仿真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环境仿真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的车载逻辑控制类应用软件的测试,其中应用软件为嵌入式软件,依赖车辆的设备实体来运行。本实施例中将被测应用软件称为被测件30,该系统可以包括:上位机10,与上位机10连接的输入输出模块20,该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块20与车辆的测试件30连接,车辆可以为列车。其中,上位机10提供多个设备仿真模型和环境仿真模型,用于根据测试件30的不同,确定对应的测试方案,并基于测试方案通过输入输出模块20控制测试件30执行测试,基于测试件30反馈的测试数据判断测试是否通过。上位机10可以包括:设备仿真模型11、环境仿真模型12、测试管理单元14以及测试执行单元15。输入输出模块20,用于上位机10与测试件30之间的数据通信和网络转换。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位机,用于根据测试件和测试目的确定测试方案,所述测试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测试用例及各所述测试用例的测试顺序,并基于所述测试方案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所述测试件执行所述测试用例,以及基于所述测试件的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测试通过,所述测试件包括所述车载应用软件;/n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上位机及所述测试件连接,用于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测试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及网络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应用软件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位机,用于根据测试件和测试目的确定测试方案,所述测试方案包括至少两个测试用例及各所述测试用例的测试顺序,并基于所述测试方案通过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所述测试件执行所述测试用例,以及基于所述测试件的测试结果判断是否测试通过,所述测试件包括所述车载应用软件;
所述输入输出模块,与所述上位机及所述测试件连接,用于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测试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及网络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
设备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所述车辆的联网设备软件的功能;
环境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所述车辆的电网环境及操作环境;
测试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件及测试目的确定所述测试方案,从预先存储的网络通信协议中导入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网络通信协议,调度与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和/或所述环境仿真模型,控制测试执行单元执行测试,以及接收所述测试执行单元返回的测试结果;
所述测试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测试管理单元的控制,运行所述测试管理单元调度的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和所述环境仿真模型,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对所述测试件进行测试,根据所述测试数据生成测试日志,将所述测试日志作为测试结果发送给所述测试管理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包括:
图像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测试运行图像,并对所述图像进行图元识别、文字识别和颜色识别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测试管理单元还用于调度所述图像识别单元;
所述测试执行单元还用于运行所述图像识别单元,将所述图像识别单元的识别信息与预存储的参考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管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测试执行单元反馈的测试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所述测试报告包括:各测试用例的是否通过测试的结果,测试评价结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仿真模型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
牵引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牵引控制系统软件的制动功能及故障诊断功能;
制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模拟仿真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软件的制动功能及故障诊断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巧玲余昌瑾王雨徐绍龙黄帅蒋明睿李宁贺晓梅刘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