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73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包括有侧面相互重叠的热交换器,重叠折弯后热交换器的端部呈阶梯交错,端部上有外凸的铜管,在热交换器的端部连接板上插有其内部与该端部阶梯交错形状相吻合的热交换器卡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组成热交换器的多重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更加牢固的结合,既不损坏热交换器,又不缩小热交换面积,拆装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可适用于在端部呈阶梯交错形状其它部件的连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的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图2为公知空调机热交换器连接装置的斜视图。室外热交换器9由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组成。外侧热交换器10背向空调机,内侧热交换器12与外侧热交换器10重叠面向空调机。在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上插有多个铜管14,铜管14按照Z字形弯曲,在铜管14的内有热交换循环的工作流体。在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的两端部分别有连接板。在室外热交换器9的一端是将上述两组热交换器连为一体的连接板15,其另一端是外侧连接板16和内侧连接板17。外侧连接板16和内侧连接板17分别装在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上。为了防止组成室外热交换器9的两部分分裂,利用固定箍18将上述弯曲部分的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互相固定结合。固定箍18大约呈 型插入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上,防止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产生位置错动。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是由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组成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一体型连接板15和外侧连接板16分别通过螺钉(图纸省略说明)将其固定结合在底板1相对应的固定孔上。因此,装配过程中的外力会使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之间分离。为了防止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分离,虽然使用了上述固定箍18,但是固定箍18只固定在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的上端,外侧连接板16的下端却与底板1固定结合,因此与外侧连接板16的下端相对应的部分容易分开。固定箍18固定在外侧热交换器10和内侧热交换器12的上端,不仅会缩小热交换面积,而且在操作中,也容易使热交换器受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包括有侧面相互重叠的热交换器,重叠折弯后热交换器的端部呈阶梯交错,端部上有外凸的铜管,在热交换器的端部连接板上插有其内部与该端部阶梯交错形状相吻合的热交换器卡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使组成热交换器的多重热交换器紧固的连接,既不损坏热交换器,又不缩小热交换面积,拆装方便。本专利技术还可适用于在端部呈阶梯交错形状其它部件的连接。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50是由双层热交换器构成,即由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以长方形的板面互相重叠折弯构成。上述两组热交换器52、52′在一定长度处垂直弯曲,并在其端部呈阶梯状,在阶梯状的端部每组热交换器的端面上分别有第1连接板54和第2连接板54′。第1连接板54和第2连接板54′分别是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的收尾端部。在第1连接板54的下端形成一定宽度可以弯曲部(图纸省略部分),为了与底板固定结合,还有贯通螺钉的固定孔(图纸省略部分)。在第1连接板54和第2连接板54′上凸出有分别贯通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的铜管56。铜管56呈Z形,很密地弯曲插入在热交换器上(图纸中没有赋予符号)。为了在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之间不留有间隙紧密地结合,在两组热交换器52和52′上装了热交换器卡子60。热交换器卡子60插在上述两组热交换器52和52′带阶梯的端部上。热交换器卡子60根据要求按一定间距放置多个。热交换器卡子60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热交换器卡子60的内部有带阶梯状的面板62和侧面板,阶梯状面板的两端是侧面扳64和侧面扳64′。侧面扳64和侧面扳64′与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表面紧贴。在侧面扳64和侧面扳64′的两端65上呈喇叭口状。喇叭口状65沿着侧面扳64和侧面扳64′的尖端向外侧扩开,使热交换器卡子60的插入更加顺利,不损伤热交换器。在阶梯状面板62的内,第1阶梯状面板66和第2阶梯状面板66′紧靠着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的第1连接板54和第2连接板54′上,铜管56插入阶梯状面板上的通孔68内。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空调机的热交换器连接装置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热交换器是由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重叠折弯后构成。在上述两组热交换器52和52′的一侧端部形成阶梯状。在热交换器50中,阶梯状端部的连接板54与另一端部的连接板54′(图纸省略说明)一起固定在底板1上,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板的上端可以与周边的部件固定连结。热交换器卡子60插入到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阶梯状的端部上,使上述两组热交换器52和52′互相连结。即,热交换器卡子60内的侧面板64和64′分别卡紧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的表面,使上述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阶梯状的端部安装在上述热交换器卡子60的阶梯状面板62上。在侧面板64和侧面板64′上的喇叭口65使热交换器卡子60的顺利插入,且不损伤52和52′两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卡子60安装后,通孔68露出第1连接板54和第2连接板54′上的铜管56。在阶梯状面板62的内面形成的第1阶梯状面66和第2阶梯状面66′可以紧靠在上述第1连接板54和第2连接板54′上。由于热交换器卡子60插在上述热交换器50阶梯状的端部上,因此相对的可以确保上述第1组热交换器52和第2组热交换器52′的有效连接。另外,根据设计要求,通过使用多个热交换器卡子60,可以确保连接更加稳固。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上述所说明的实施例,当热交换器50不是2重而是3重、4重时,可以相应地增加热交换器卡子60内的阶梯状面板62而实现装卡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包括有侧面相互重叠的热交换器,重叠折弯后热交换器的端部呈阶梯交错,端部上有外凸的铜管,其特征是在热交换器(52)、(52′)的端部连接板(54)、(54′)上插有其内部与该端部阶梯交错形状相吻合的热交换器卡子(60)。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热交换器卡子(60)内部有阶梯状面板(66)、(66′)和侧面板(64)、(64′),在阶梯状面板(66)、(66′)的两侧是侧面板(64)、(64′),侧面板(64)、(64′)紧贴在两组热交换器(52)、(52′)两侧表面上,侧面板(64)、(64′)两端(65)成呈喇叭口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是热交换器卡子(60)内部阶梯状面板(66)、(66′)贴在连接板(54)、(54′)上,阶梯状面板(66)、(66′)上有套装铜管(56)的通孔(6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包括有侧面相互重叠的热交换器,重叠折弯后热交换器的端部呈阶梯交错,端部上有外凸的铜管,在热交换器的端部连接板上插有其内部与该端部阶梯交错形状相吻合的热交换器卡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使组成热交换器的多重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更加牢固的结合,既不损坏热交换器,又不缩小热交换面积,拆装方便。本专利技术还可适用于在端部呈阶梯交错形状其它部件的连接。文档编号F24F13/30GK1428577SQ01136919公开日2003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热交换器的连接装置,包括有侧面相互重叠的热交换器,重叠折弯后热交换器的端部呈阶梯交错,端部上有外凸的铜管,其特征是在热交换器(52)、(52′)的端部连接板(54)、(54′)上插有其内部与该端部阶梯交错形状相吻合的热交换器卡子(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贤喆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