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H响应型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传感检测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pH响应型共轭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细胞内的pH值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离子传输、酶活性、细胞内吞以及肌肉收缩等许多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细胞的细胞质pH值处于6.8-7.4,酸性细胞器的pH值为4.5-6.0。异常的pH值会引起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心、肺病变或神经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精确监测细胞内pH值的变化可以为生理学、药物学、病理学等研究提供重要参数。目前,pH值的测定通常是使用商品化的玻璃电极,不适用于活细胞中pH值的监测。荧光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优异的时空分辨性,便于实时获得直观、准确的样品信息。利用荧光探针结合荧光分析技术检测细胞的pH值是一种非侵入、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理想方法。目前报道的pH探针大部分基于小分子荧光染料,这些探针光稳定性差,stocks位移小,灵敏度低,水溶性差,毒性较大,无法对pH值的变化进行长时间的追踪和观察。因此开发弱酸性范围内有线性响应的pH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链含有氨基的聚噻吩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侧链含有氨基的聚噻吩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R1为氢或甲基,R2为氢或饱和烷基链,X为氧原子或硫原子,m和n均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聚噻吩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4-位上为氢或甲基的3-溴噻吩衍生物加入至NMP中,待溶解后,得到溶液A,将溶液A加入至含有Y的甲醇溶液中,得到溶液B,在所述溶液B中加入溴化亚铜和/或丁基锂,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回流反应至少24h,得到溶液C;将所述溶液C冷却至室温20~25℃,过滤,将滤液旋干,再加入二氯甲烷溶解,水洗至少3次,得到第一有机相液体,在第一有机相液体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用于干燥该第一有机相液体,过滤,将第一有机相液体旋干,得到产物D,其中,所述3-溴噻吩衍生物的物质的量份数、NMP的体积份数、甲醇溶液的体积份数、溴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份数和丁基锂的物质的量份数的比为(14~16):(3~4):20:10:(0~10),所述3-溴噻吩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Y为甲醇钠或甲硫醇钠;
步骤2,将所述产物D、反应物E和NaHSO4加入至无水甲苯中,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回流反应6~12小时,冷却至室温20~25℃,用水洗至少3次,得到第二有机相液体,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所述第二有机相液体,过滤,旋干二氯甲烷得到产物F,其中,按物质的量计,所述产物D、反应物E和NaHSO4的比为(7~12):(17~26):(2~3),所述产物D的物质的量份数与所述无水甲苯的体积份数的比为(7~12):20,所述反应物E的结构通式为:R3为亚甲基链;
步骤3,将产物F、仲胺、碳酸钾和碘化钾加入到丙酮中,回流反应8~10小时,冷却至室温20~25℃,抽滤除去不溶的盐,得到溶液G,旋干所述溶液G中的丙酮,再加入二氯甲烷并溶解,得到溶液H,用水洗所述溶液H至少三次,得到第三有机相液体,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所述第三有机相液体,过滤,得到溶液I,旋干所述溶液I中的二氯甲烷,得到产物J,其中,按物质的量计,所述产物F、仲胺、碳酸钾和碘化钾的比为(9~11):(89~90):(54~55):(4~5);
步骤4,将所述产物J溶于氯仿中,得到溶液K,在惰性气体或氮气的保护下,将溶液K滴加至混合溶液中,在20~35℃反应72~84小时,冷却至室温20~25℃,旋蒸除去氯仿,得到固体,将所述固体溶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L,向所述溶液L中加入氨水,在搅拌条件下于室温20~25℃保持6~12小时,离心后得到暗红色固体,以甲醇作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暗红色固体12~24小时,再以氯仿作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至提取管中的氯仿无色,将抽提所得到的氯仿浓缩至体积为V1mL,再在V2mL的正己烷中沉降,收集沉降所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所述聚噻吩衍生物,其中,V1:V2=(2~3):100,所述混合溶液为氯仿和无水三氯化铁的混合物,所述混合溶液中氯仿的体积份数与所述无水三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份数的比为100:(13~16);按物质的量计,所述产物J和无水三氯化铁的比为(2~4):(13~16);按体积份数计,所述混合溶液中氯仿、溶解所述固体的甲醇和氨水的比为100:300:90。
技术研发人员:陆燕,刘立霞,张强,王晶,刘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