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的空调器机,尤其涉及室内机中的翅片管型(fin-tube type)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作为家用空调机,通常采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构成,并通过冷媒管和电气线路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而形成的空调机。配置在上述室内机中的热交换器,在间隔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中贯通传热管的翅片管型成为主流。对于这种热交换器,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已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翅片的传热管贯通部分之间形成突起,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者通过在传热管贯通部分设置套环(collar),增加与传热管的接触面积。此外,特开平8-313049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设置辅助热交换器来增加传热管列数和行数的结构。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但是,仅在翅片上形成突起和在传热管贯通部分设置套环很难显著提高热交换效率。此外,由于仅仅单独增加传热管的列数增加了通风阻力和减少了风量,因此同样也不能够使热交换效率显著增加。此外,后者还会增加构成零部件的数量和组装工序数量,降低生产效率。此外,由于增加气流方向和垂直方向并列布置的传热管的行数,使热交换器本身的体积变大,导致室内机大型化,就必须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使传热管在以一定间隔并列设置的多个翅片上贯通形成,在该空调机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中: 沿空气主要流动方向上至少并排设置3列上述传热管, 将上述翅片的传热管贯通部分的翅片套环的外径Dc设定为: 5.5mm≤Dc≤8.7mm, 对于沿垂直于翅片通风气流方向并列设置的上述传热管的行间距L1,沿气流方向并列设置的传热管的列间距L2与上述翅片套环外径Dc之间的关系设定为: 1.2≤(L1-Dc)/L2≤1.5。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