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击吸收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击吸收片,特别是涉及薄壁的冲击吸收片。
技术介绍
在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和电子纸等各种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显示装置中,在构成装置表面的玻璃板与显示部等之间、安装显示部的壳体主体与显示部等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冲击、振动的冲击吸收材。另一方面,具备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特别是便携电子设备由于空间上的限制而要求为薄壁,与此相伴冲击吸收材也要求为薄壁的片状。作为这样的薄壁的冲击吸收材,通过由以聚乙烯为代表的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发泡体而形成是众所周知的,对于这些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的发泡体,可以认为通过使气泡的形状控制为一定形状,来控制柔软性,从而冲击吸收性能提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42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冲击吸收材为薄壁的发泡体的情况下,仅仅通过将气泡的形状控制为一定形状而控制了柔软性,有时不能提高冲击吸收性能。例如,构成显示装置表面的玻璃如果局部施加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吸收片,包含厚度T为200μm以下的发泡树脂层,/n从所述发泡树脂层一侧的表面起,厚度0.1T处的面方向截面的孔隙率P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8 JP 2017-1878391.一种冲击吸收片,包含厚度T为200μm以下的发泡树脂层,
从所述发泡树脂层一侧的表面起,厚度0.1T处的面方向截面的孔隙率P0.1、厚度0.5T处的面方向截面的孔隙率P0.5、以及厚度0.9T处的面方向截面的孔隙率P0.9分别为10~70面积%,
相对于由所述孔隙率P0.1、孔隙率P0.5以及孔隙率P0.9求得的平均孔隙率的标准偏差Pσ为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中,所述发泡树脂层为包含丙烯酸系树脂的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中,构成所述丙烯酸系发泡树脂层的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5~1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中,在10℃下进行曲面压缩试验时,40N载荷时的压缩率与10N载荷时的压缩率的差为1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吸收片,其中,23℃下的冲击吸收率为3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内康司,平池宏至,星山裕希,冈村和泉,永井康晴,矢原和幸,小栗彩叶,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