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脚植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4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IN脚植入设备,设置有振动上料机构、送料机构及治具套件。送料通道的开设,使得导电PIN脚在送料轨道上移动时,能够始终保持将PIN脚的尾部朝向于治具套件,保证了导电PIN脚的植入方向;弹性件的设置,能够缓冲充电器外壳与底座之间的冲击力,防止充电器外壳因冲击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容置槽的开设,能够对待加工的充电器外壳进行定位;顶持圆槽的开设,增加了顶杆的端部与导电PIN脚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导电PIN脚的表面因应力集中而损坏。

Pin pin pin implantab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IN脚植入设备
本技术涉及植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PIN脚植入设备。
技术介绍
充电器,能够对电流进行降压及镇流并将降压及镇流后的电流传输至蓄电池,从而使得蓄电池内的电能得到补充。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充电器行业也在逐渐地发展,市场对于充电器的需求量也在逐日增加。充电器一般包括充电器外壳、PCB板及导电PIN脚,其中,导电PIN脚用于将外界电流传递至PCB板上,PCB板用于对电流进行镇流及降压,外壳用于安装PCB板及导电PIN脚。当前,在充电器的制作过程中,导电PIN脚与充电器外壳的连接组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导电PIN脚放入注塑机内进行注塑,将外壳直接注塑成型于导电PIN脚上;另一种是,将导电PIN脚插入已经注塑成型的外壳内。针对将导电PIN脚插入外壳的组装方式,制造商一般是通过PIN脚植入设备来完成的。但是,现有的PIN脚植入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导电PIN脚上设置有头部及尾部,将PIN脚植入外壳时,需要将尾部对应插入外壳内,但是,现有的PIN脚植入设备在传送PIN脚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PIN脚头尾颠倒的情况,进而导致PIN脚的植入方向正确率较低;其次,现有的一般会将外壳固定于夹持机构上,但是,在将PIN脚插入外壳的过程中,外壳与夹持机构之间缺少相应的缓冲,从而导致外壳与夹持结构的接触部位很容易发生损坏;同时,仅仅通过夹持机构来夹持充电器外壳,并不能对外壳进行一个准确地定位,导致导电PIN脚在无法准确插入充电器外壳内;此外,现有的PIN脚植入设备,一般设置有推杆机构,通过推杆机构顶持导电PIN脚移动,以使导电PIN脚插入充电器外壳内,但是,在推杆机构顶持导电PIN脚时,导电PIN脚与推杆机构之间的接触面积一般较小,以至于导电PIN脚的表面很容易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导电PIN脚植入方向的准确率较高的;能够对充电器外壳进行缓冲的;能够对充电器外壳进行定位的,并且能够防止导电PIN脚的表面因应力集中而损坏的PIN脚植入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PIN脚植入设备,包括:振动上料机构,所述振动上料机构设置有出料口;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集料匣及驱动组件,所述送料轨道设置于所述振动上料机构上,所述送料轨道内开设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送料轨道上设置有若干挡片,且相邻两个挡片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所述集料匣上开设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送料通道连通,所述落料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送料通道的中心轴线相交呈90°,所述落料通道远离所述送料通道的位置处开设有物料滑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杆及顶持件,所述顶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物料滑槽内,且所述顶杆与所述顶持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顶杆的端部开设有顶持圆槽,所述顶持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杆沿着所述物料滑槽做往返式移动;及治具套件,所述治具套件包括底座、弹性件及挡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充电器外壳,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挡板用于与充电器外壳相顶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避位孔。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若干缓冲条,相邻两个所述缓冲条之间设置有间隔,各所述缓冲条均用于与充电器外壳相顶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持圆槽具有半圆形横截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圆角部。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于所述顶持件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顶杆设置于所述缓冲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料匣上开设有若干通孔,各所述通孔均与所述落料通道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轨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集料匣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减重槽。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PIN脚植入设备,设置有振动上料机构、送料机构及治具套件。送料通道的开设,使得导电PIN脚在送料轨道上移动时,能够始终保持将PIN脚的尾部朝向于治具套件,保证了导电PIN脚的植入方向;弹性件的设置,能够缓冲充电器外壳与底座之间的冲击力,防止充电器外壳因冲击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容置槽的开设,能够对待加工的充电器外壳进行定位;顶持圆槽的开设,增加了顶杆的端部与导电PIN脚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导电PIN脚的表面因应力集中而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PIN脚植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PIN脚植入设备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PIN脚植入设备的断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PIN脚植入设备10包括振动上料机构100、送料机构200及治具套件300;所述振动上料机构100与所述送料机构200连接,所述治具套件300用于固定充电器外壳。需要说明的是,振动上料机构100为市面上常销售的震动盘,其用于将导电PIN脚按照预定方向依次序地逐个上料至送料机构200上,且震动盘上设置有弯曲部,当导电PIN脚经过弯曲部的过程中,导电PIN脚将在弯曲部的引导下逐渐变为立置的状态,而从震动盘的出料端所送出的导电PIN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IN脚植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振动上料机构,所述振动上料机构设置有出料口;/n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集料匣及驱动组件,所述送料轨道设置于所述振动上料机构上,所述送料轨道内开设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送料轨道上设置有若干挡片,且相邻两个挡片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所述集料匣上开设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送料通道连通,所述落料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送料通道的中心轴线相交呈90°,所述落料通道远离所述送料通道的位置处开设有物料滑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杆及顶持件,所述顶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物料滑槽内,且所述顶杆与所述顶持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顶杆的端部开设有顶持圆槽,所述顶持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杆沿着所述物料滑槽做往返式移动;及/n治具套件,所述治具套件包括底座、弹性件及挡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充电器外壳,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挡板用于与充电器外壳相顶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N脚植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上料机构,所述振动上料机构设置有出料口;
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集料匣及驱动组件,所述送料轨道设置于所述振动上料机构上,所述送料轨道内开设有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与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送料轨道上设置有若干挡片,且相邻两个挡片之间均设置有间隔,所述集料匣上开设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与所述送料通道连通,所述落料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送料通道的中心轴线相交呈90°,所述落料通道远离所述送料通道的位置处开设有物料滑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顶杆及顶持件,所述顶杆滑动设置于所述物料滑槽内,且所述顶杆与所述顶持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顶杆的端部开设有顶持圆槽,所述顶持件用于驱动所述顶杆沿着所述物料滑槽做往返式移动;及
治具套件,所述治具套件包括底座、弹性件及挡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充电器外壳,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挡板用于与充电器外壳相顶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N脚植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林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源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