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92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该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用于输送油液的气动隔膜泵组,其进口与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冷却油液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热侧进口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组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热侧出口与所述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气动隔膜泵组和所述板式热交换器集成在一个公共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地小,安装方便,节能降耗。关键部件气动隔膜泵的维护保养方便,能够进行快速维护和更换相关备件,大大降低了停机时间和停机风险,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气动隔膜泵组和板式换热器集成在一个公共基座上,方便快速拆卸与安装,同时也能够减缓管路中的震动。

A circulating cooling system of oil tank in large capacity hydraulic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制造厂车身冲压车间的车身冲压线,主要是由大通径油压机组成,其油缸缸径大,瞬时系统液流量非常大,相应的介质液压油的发热量也很大,油液温度的升高将影响冲压机油缸的动作精度和使用工况,因此冷却部分是整个拉伸垫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系统的循环冷却部分的冷却器使用的是管式冷却器,在多年使用后,管式冷却器内部的换热铜管壁上逐渐结垢,影响了热交换的效率,导致油箱油温偏高,影响到了整个拉伸垫冲压线的运行,同时原冷却部分串联在主回路中,换热冷却的压力相对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以提高油液冷却循环效率,降低换热器结垢风险,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系统风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包括:用于输送油液的气动隔膜泵组,其进口与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用于冷却油液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热侧进口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组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输送油液的气动隔膜泵组,其进口与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n用于冷却油液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热侧进口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组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热侧出口与所述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n所述气动隔膜泵组和所述板式热交换器集成在一个公共基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送油液的气动隔膜泵组,其进口与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
用于冷却油液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热侧进口与所述气动隔膜泵组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热侧出口与所述液压站油箱通过管路连接;
所述气动隔膜泵组和所述板式热交换器集成在一个公共基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隔膜泵组的进口和出口采用软接头与管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侧进口与热侧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旁路管道,所述第一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管路安全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油箱和所述气动隔膜泵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手动蝶阀和第一挠性接头;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和所述液压站油箱之间设置有第二挠性接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隔膜泵组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之间管路设置有第三挠性接头和用于防止油液回流造成气动隔膜泵组出口管路背压的单向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液压站油箱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侧进口与热侧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超李甄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旭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