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移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2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有横架、传动组件、主动驱动组件以及从动驱动组件;所述横架的两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分别滑动地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以及所述从动驱动组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横向移动机构,通过主动驱动组件以及从动传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皮带传动以及第二传动皮带进行对横架的横向移动,移动距离较长,同时噪音较小,结构更为合理,使用寿命更长。

Lateral mov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向移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向移动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横向移动机构在现有的设备中多为气缸驱动亦或是电机通过丝杆进行驱动,这样的横向移动机构噪音太大,寿命较短,不适用于工业应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有横架、传动组件、主动驱动组件以及从动驱动组件;所述横架的两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分别滑动地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以及所述从动驱动组件相连;其中,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有动力驱动装置、第一传动带、第一主动滚筒、第一从动滚筒以及传动轴;所述横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第一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一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的一端,且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相连;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主动滚筒以及第二从动滚筒;所述横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所述第二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二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中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滚筒相连。横架的两端通过第一传动带以及第二传动带的带动进行横向移动,于传统的电机通过丝杆传动,抑或是气缸的直接机械连接相比,噪音较小,寿命更长,同时横向移动的距离更长。更为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传动板以及传动块;所述传动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板分别设于所述横架的两端的下方,并与所述横架相连;所述传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块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传动板的底部,并与两个所述传动板相连;两个所述传动块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带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更为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有滑轨架;所述滑轨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轨架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所述传动板的下方;所述滑轨架的上方设有一滑轨道,两个所述传动板的底部分别通过一滑块与两个所述滑轨架中的所述滑轨道滑动相连。通过滑轨架的设置,保证了横架的的定向移动。优选的,所述横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架与两个所述传动板相连。更为具体的,连接架的一侧与横架的一侧相连,连接架的底部于传动板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座;所述第一传动带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内。优选的,为了加强驱动效果,所述动力驱动装置为一电机。具体可以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横向移动机构,通过主动驱动组件以及从动传动组件中的第一传动皮带传动以及第二传动皮带进行对横架的横向移动,移动距离较长,同时噪音较小,结构更为合理,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到的一种横向移动机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请参阅图1与图2,一种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有横架1、传动组件2、主动驱动组件3以及从动驱动组件4;所述横架1的两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分别滑动地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3以及所述从动驱动组件4相连;其中,所述主动驱动组件3包括有动力驱动装置31、第一传动带32、第一主动滚筒、第一从动滚筒以及传动轴33;所述横架1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与所述第一传动带32相连;所述第一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一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传动带32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32相连;所述动力驱动装置31设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的一端,且所述动力驱动装置3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相连;所述从动驱动组件4包括有第二传动带41、第二主动滚筒以及第二从动滚筒;所述横架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与所述第二传动带41相连;所述第二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二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动带41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41相连;所述主动驱动组件3中的所述传动轴33的一端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31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滚筒相连。横架1的两端通过第一传动带32以及第二传动带41的带动进行横向移动,于传统的电机通过丝杆传动,抑或是气缸的直接机械连接相比,噪音较小,寿命更长,同时横向移动的距离更长。更为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2包括有传动板21以及传动块22;所述传动板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板21分别设于所述横架1的两端的下方,并与所述横架1相连;所述传动块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块22分别设于两个所述传动板21的底部,并与两个所述传动板21相连;两个所述传动块22的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带32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带41相连。更为具体的,所述传动组件2还包括有滑轨架23;所述滑轨架2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轨架23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所述传动板21的下方;所述滑轨架23的上方设有一滑轨道231,两个所述传动板21的底部分别通过一滑块与两个所述滑轨架23中的所述滑轨道231滑动相连。通过滑轨架23的设置,保证了横架1的的定向移动。优选的,所述横架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连接架24与两个所述传动板21相连。更为具体的,连接架24的一侧与横架1的一侧相连,连接架24的底部于传动板21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带32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带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安装座5;所述第一传动带32以及所述第二传动带41的两端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5内。优选的,为了加强驱动效果,所述动力驱动装置31为一电机。具体可以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等。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横向移动机构,通过主动驱动组件3以及从动传动组件2中的第一传动皮带传动以及第二传动皮带进行对横架1的横向移动,移动距离较长,同时噪音较小,结构更为合理,使用寿命更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有横架、以及设置在横架两端的传动组件、主动驱动组件以及从动驱动组件;所述横架的两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分别滑动地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以及所述从动驱动组件相连;/n其中,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有动力驱动装置、第一传动带、第一主动滚筒、第一从动滚筒以及传动轴;所述横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第一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一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的一端,且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相连;/n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主动滚筒以及第二从动滚筒;所述横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所述第二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二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n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中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滚筒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有横架、以及设置在横架两端的传动组件、主动驱动组件以及从动驱动组件;所述横架的两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分别滑动地与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以及所述从动驱动组件相连;
其中,所述主动驱动组件包括有动力驱动装置、第一传动带、第一主动滚筒、第一从动滚筒以及传动轴;所述横架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第一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一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传动带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的一端,且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动滚筒相连;
所述从动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主动滚筒以及第二从动滚筒;所述横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所述第二主动滚筒以及所述第二从动滚筒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传动带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二传动带相连;
所述主动驱动组件中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滚筒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应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华智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