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825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包括底盘机构、主体支撑框架、人行步道、操作平台;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一端固定底盘机构,另一端悬空操作平台;底盘机构用于平衡整个外悬操作平台的承重及行走;操作平台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梯形架;该两排梯形架之间通过操作平台主体框架连接为一体;在该两排梯形架的底端之间水平固定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的周围通过围栏将其围挡成一个吊篮框架结构;在主体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通过合页形式固定的对称吊钩,该吊钩分别钩挂在平行设置的所述两排梯形架的某一个横栏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适应不同高低的防撞墙,根据防撞墙尺寸来设置操作平台高度;此外,通过调节操作平台的垂直高度还实现了过墙功能。

Anti collision wall construction external suspension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桥梁是指跨越深沟峡谷以代替高路堤的桥梁,以及在城市桥梁中跨越道路的桥梁,由高支撑的塔或支柱支撑,是中国大型城市及城市间连接的枢纽。一般为了安全,高架桥的两侧还设有防撞围墙,架设完高架桥后,还需要在防撞围墙的外围铺电缆或者进行其他施工工艺,而现在一般是用安全绳将工人吊在高架桥上防撞墙的外围进行施工,而这存在一个弊端就是使用安全绳比较晃动比较厉害,施工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施工动作,若需要进行施工力度较大的动作时,根本无法完成;同时,在防撞墙外围施工时,由于施工项目不同,为了合理利用防护墙外围的空间,需要在防护墙外围不同的高度下进行施工,而现在的设备无法满足,还是只能通过安全绳进行,但是安全绳容易晃动,而且施工动作不易太大,否则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因此,为了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开发出了一些辅助工具来完成防撞墙的施工;然而,作为桥梁维修和装饰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在工作之中如何更准确更安全的完成工作,如何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能让操作者拥有更多的人性化创造是我们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功能强大、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一种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包括底盘机构、主体支撑框架、人行步道、供施工者工作的操作平台;所述主体支撑框架的一端固定所述底盘机构,另一端悬空吊挂所述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悬空吊挂在防撞墙的外边沿;所述底盘机构用于平衡整个外悬操作平台的承重及行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梯形架;该两排梯形架之间通过操作平台主体框架连接为一体;在该两排梯形架的底端之间水平固定有一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周围通过围栏将其围挡成一个吊篮框架结构;在所述主体支撑框架上设置有通过合页形式固定的吊钩,所述吊钩左右对称设置,该左右对称设置的吊钩分别钩挂在平行设置的所述两排梯形架的某一个横栏上;所述人行步道安装在主体支撑框架上,用于施工者从底盘机构走进人行步道,并穿过人行步道后进入所述吊篮框架内。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在所述操作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能够改变其垂直高度的提升框架;所述提升框架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框架上;所述提升框架包括一个矩形框架;在该矩形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手拉葫芦,从每个所述手拉葫芦穿有一根提升导链,每个所述提升导链一端挂钩在所述梯形架上,另一端上用于拖拽提拉操作平台。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固定有一矩形长条工具箱。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在所述两排梯形架之间设置有一可旋转工作平台,所述可旋转工作平台的一侧通过合页形式固定在操作平台主体框架;所述可旋转工作平台为长条形矩形结构,其长边通过合页形式固定在操作平台主体框架上。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围栏包括底部固定栏杆和可旋转栏杆两部分;所述底部固定栏杆将工作平台的底部围挡起来,所述可旋转栏杆的底部通过合页形式固定在底部固定栏杆的顶部。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所述人行步道包括:T型走廊、平开门、起吊横梁、模板手拉葫芦、模板导链;所述T型走廊的边沿固定有围栏,并且在所述T型走廊尽头的两侧围栏上开设有所述平开门;所述起吊横梁固定在T型走廊的下方,所述模板手拉葫芦安装在所述起吊横梁上,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起吊横梁左右滑动;所述模板导链的一端穿过所述模板手拉葫芦后在其端部固定有挂钩。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所述底盘机构包括:配重箱、行走机构、平台板、平台板法兰板;所述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平台板的底部,所述配重箱固定在所述平台板的下方;所述配重箱为矩形扁状结构,其四周轮廓与平台板相适应;在所述配重箱内放置有标准混凝土配重块;所述平台板法兰板固定在所述平台板的上面,用于与所述主体支撑框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滚轮,用于驱动整个操作平台移动。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所述主体支撑框架包括:立柱、连接连杆、两根平行设置的后斜拉臂、横梁、以及前斜拉臂;所述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之间通过连接连杆连接为一体;所述横梁的中部分别通过所述立柱底部设置的法兰盘垂直固定在所述平台板法兰板上;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挺通过所述后斜拉臂、前斜拉臂与立柱形成三角稳固结构;沿着所述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布置有LED灯带、并且在横梁上安装有供监控使用的行车记录仪。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在所述平台板的上方设置有伸缩雨棚,所述伸缩雨棚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框架上。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在所述平台板的四角分别安装有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底盘机构不再移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旋转把手、旋转螺杆、限位底盘、第一连接销杆、第二连接销杆;所述旋转螺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限位底盘上,顶端固定所述旋转把手;所述第二连接销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螺杆形成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销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销杆靠近旋转螺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销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平台板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通过提升操作平台的垂直高度,根据需要将挂钩吊挂在梯形架的某一个横栏上,从而实现了操作平台的高度可调整性,进而保证了该工作平台能适应不同高低的防撞墙,根据防撞墙尺寸来设置操作平台高度;此外,通过调节操作平台的垂直高度还实现了过墙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体支撑框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升框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X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2中IX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底盘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人行步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XIII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1中XIV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9中XV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主体支撑框架;2-连接连杆;3-提升框架;4-底盘机构;5-限位机构;6-操作平台;7-人行步道;8-伸缩雨棚;9-桥梁;11-后斜拉臂;12-横梁;13-前斜拉臂;14-吊钩;15-立柱;16-固定件;31-手拉葫芦;32-连接板;33-矩形框架;34-提升导链;41-配重箱;42-行走机构;43-平台板;44-平台板法兰板;51-旋转把手;52-旋转螺杆;53-限位底盘;54-第一连接销杆;55-第二连接销杆;61-梯形架;62-操作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机构(4)、主体支撑框架(1)、人行步道(7)、供施工者工作的操作平台(6);/n所述主体支撑框架(1)的一端固定所述底盘机构(4),另一端悬空吊挂所述操作平台(6);所述操作平台(6)悬空吊挂在防撞墙的外边沿;所述底盘机构(4)用于平衡整个外悬操作平台的承重;/n所述操作平台(6)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梯形架(61);该两排梯形架(61)之间通过操作平台主体框架(62)连接为一体;在该两排梯形架(61)的底端之间水平固定有一工作平台(66);所述工作平台(66)的周围通过围栏将其围挡成一个吊篮框架结构;/n在所述主体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通过合页形式固定的吊钩(14),所述吊钩(14)左右对称设置,该左右对称设置的吊钩(14)分别钩挂在平行设置的所述两排梯形架(61)的某一个横栏上;/n所述人行步道(7)安装在主体支撑框架(1)上,用于施工者从底盘机构(4)走进人行步道(7),并穿过人行步道(7)后进入所述吊篮框架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机构(4)、主体支撑框架(1)、人行步道(7)、供施工者工作的操作平台(6);
所述主体支撑框架(1)的一端固定所述底盘机构(4),另一端悬空吊挂所述操作平台(6);所述操作平台(6)悬空吊挂在防撞墙的外边沿;所述底盘机构(4)用于平衡整个外悬操作平台的承重;
所述操作平台(6)包括两排平行设置的梯形架(61);该两排梯形架(61)之间通过操作平台主体框架(62)连接为一体;在该两排梯形架(61)的底端之间水平固定有一工作平台(66);所述工作平台(66)的周围通过围栏将其围挡成一个吊篮框架结构;
在所述主体支撑框架(1)上设置有通过合页形式固定的吊钩(14),所述吊钩(14)左右对称设置,该左右对称设置的吊钩(14)分别钩挂在平行设置的所述两排梯形架(61)的某一个横栏上;
所述人行步道(7)安装在主体支撑框架(1)上,用于施工者从底盘机构(4)走进人行步道(7),并穿过人行步道(7)后进入所述吊篮框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平台(6)的上方设置有能够改变其垂直高度的提升框架(3);所述提升框架(3)固定在所述主体支撑框架(1)上;
所述提升框架(3)包括一个矩形框架(33);在该矩形框架(33)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手拉葫芦(31),从每个所述手拉葫芦(31)穿有一根提升导链(34),每个所述提升导链(34)一端挂钩在所述梯形架(61)上,另一端用于拖拽提拉操作平台(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66)上固定有一矩形长条工具箱(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排梯形架(61)之间设置有一可旋转工作平台(63),所述可旋转工作平台(63)的一侧通过合页形式固定在操作平台主体框架(62)上;
所述可旋转工作平台(63)为长条形矩形结构,其长边通过合页形式固定在所述操作平台主体框架(6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66)的围栏包括底部固定栏杆(67)和可旋转栏杆(65)两部分;所述底部固定栏杆(67)将工作平台(66)的底部围挡起来,所述可旋转栏杆(65)的底部通过合页形式固定在底部固定栏杆(67)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墙施工外悬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步道(7)包括:T型走廊(71)、平开门(72)、起吊横梁(73)、模板手拉葫芦(74)、模板导链(75);
所述T型走廊(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成李奉雨袁梅胡跃孙建华李春阳董泊君刘国策赵新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