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及构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809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及构造方法,该装置包括托梁和设于其上的承载板,托梁和承载板之间设有耐磨部件,耐磨部件包括若干个耐磨棒和与耐磨棒适配的耐磨套,耐磨棒和耐磨套的配合面均为光滑面,耐磨棒的长度方向沿线路方向设置,耐磨棒间隔设于托梁顶部并相对托梁顶面凸出,承载板底部对应设置耐磨套,且耐磨套相对承载板底面内凹。该伸缩装置,通过在托梁和承载板之间间隔设置光滑滑动配合的耐磨棒和耐磨套,摩擦小、耐久性好,能有效减小托梁和承载板之间的反复伸缩摩擦力,并具有可控的耐久性,设置范围和数量可控,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耐磨棒上凸设置在托梁顶部、耐磨套下凹设置在承载板底部可以避免积水、积尘影响。

A kind of end expansion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oad foundation pile pla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及构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及构造方法。
技术介绍
路基桩板结构在高速铁路工程应用广泛,其可以用于深厚软土、湿陷性黄土、岩溶等地基加固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特殊地基条件下高速铁路路基变形难控制的问题。根据设置位置可分为深埋式、浅埋式和顶置式三种结构类型,其中顶置式桩板结构应用广泛、工程投资相对较小。顶置式桩板结构为解决温度应力集中问题,承载板通常采用三至四跨一联分幅设置,在每联的端头断开并设置在托梁顶上,为了解决端头承载板与托梁之间钢筋混凝土的反复伸缩摩擦作用,通常在承载板和托梁之间铺设柔性复合土工材料,但复合土工材料的耐久性难以满足设计年限要求,目前未有其它合适的应对措施,如果采用桥梁支座材料进行接触面设置,则工程投资巨大,故提出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及构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及构造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桩板结构端头反复伸缩需要耐磨问题。为了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包括托梁(1)和设于其上的承载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1)和所述承载板(4)之间设有耐磨部件(3),所述耐磨部件(3)包括若干个耐磨棒(31)和与所述耐磨棒(31)适配的耐磨套(32),所述耐磨棒(31)和所述耐磨套(32)的配合面均为光滑面,所述耐磨棒(31)的长度方向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耐磨棒(31)间隔设于所述托梁(1)顶部并相对所述托梁(1)顶面凸出,所述承载板(4)底部对应设置所述耐磨套(32),且所述耐磨套(32)相对所述承载板(4)底面内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包括托梁(1)和设于其上的承载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1)和所述承载板(4)之间设有耐磨部件(3),所述耐磨部件(3)包括若干个耐磨棒(31)和与所述耐磨棒(31)适配的耐磨套(32),所述耐磨棒(31)和所述耐磨套(32)的配合面均为光滑面,所述耐磨棒(31)的长度方向沿线路方向设置,所述耐磨棒(31)间隔设于所述托梁(1)顶部并相对所述托梁(1)顶面凸出,所述承载板(4)底部对应设置所述耐磨套(32),且所述耐磨套(32)相对所述承载板(4)底面内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棒(31)和所述耐磨套(32)均为耐磨金属构件或者耐磨聚合物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棒(31)和所述耐磨套(32)均为不锈钢构件或者聚四氟乙烯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棒(31)的直径为150mm-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桩板结构端头伸缩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春谢毅陈伟志肖朝乾吴绍海周波袁报胡会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