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79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包、电池包散热器、用电器和用电器散热器,电池包散热器与电池包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电池包进行散热的电池包散热回路,用电器与电池包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的电池包加热回路,用电器散热器与用电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用电器进行散热的用电器散热回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换热循环系统,通过设置电池包加热回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无需设置耗费电池包电量的加热装置对电池包加热,仅令用电器工作时散发的热量即可对电池包加热,节约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Vehicle heat exchange cycle system and vehicles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车辆内设有换热系统,换热系统可以在车辆的环境温度较高时对车辆内的驱动装置、配电盒等用电器以及电池包进行散热降温,并在车辆的环境温度较低时对车辆内的驱动装置、配电盒等用电器以及电池包进行加热升温,保证用电器以及电池包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下工作,保证工作可靠性。但是车辆内的用电器的换热回路与电池包的换热回路互相独立,能量利用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能量利用率的车辆换热循环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换热循环系统,包括电池包、电池包散热器、用电器和用电器散热器,所述电池包散热器与所述电池包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散热的电池包散热回路,所述用电器与所述电池包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的电池包加热回路,所述用电器散热器与所述用电器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用电器进行散热的用电器散热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池包(11);/n电池包散热器(12),所述电池包散热器(12)与所述电池包(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包(11)进行散热的电池包散热回路(110);/n用电器(31),所述用电器(31)与所述电池包(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包(11)进行加热的电池包加热回路(120);以及/n用电器散热器(32),所述用电器散热器(32)与所述用电器(3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用电器(31)进行散热的用电器散热回路(1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包(11);
电池包散热器(12),所述电池包散热器(12)与所述电池包(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包(11)进行散热的电池包散热回路(110);
用电器(31),所述用电器(31)与所述电池包(1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电池包(11)进行加热的电池包加热回路(120);以及
用电器散热器(32),所述用电器散热器(32)与所述用电器(31)之间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用电器(31)进行散热的用电器散热回路(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包括:
第一通路(101),所述第一通路(101)内连接有所述用电器散热器(32);
第二通路(102),所述第二通路(102)内连接有所述用电器(31);
第三通路(103),所述第三通路(103)内连接有所述电池包(11);
第四通路(104),所述第四通路(104)内连接有所述电池包散热器(12);
其中,所述第二通路(102)可选择地与第一通路(101)连通以形成所述用电器散热回路(130),所述第二通路(102)可选择地与第三通路(103)连通以形成所述电池包加热回路(120),所述第三通路(103)可选择地与第四通路(104)连通以形成所述电池包散热回路(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换热循环系统(100)还包括:第一三通(41)、第二三通(42)、第三三通(43)和二位三通阀(51),所述第一三通(41)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路(10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通路(102)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三通路(10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42)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胡康孙明杨丽梁正伟魏文菲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