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47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壳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其中,该连接端铁壳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包括输送装置、上料装置、组装焊接装置和下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定位载具和载具输送机构;组装焊接装置包括铁壳夹持组装装置、第一焊接装置和第二焊接装置,铁壳夹持组装装置两侧连接有振动上料盘,铁壳夹持组装装置用于将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夹持组装至第一焊接工位的待组装产品上;第一焊接装置用于将铁壳本体上端面焊接于夹板公头,第二焊接装置用于将铁壳本体的下端面焊接于板公头。该铁壳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的铁壳组装工艺简单且可保持铁壳组装后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减少组装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成本。

A connecting end iron shell and its automatic assembling and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壳组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端铁壳及其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与电子设备内的电路板均设有用于电源传输和\或信号传输的连接口,相对应,用于电源传输和\或信息传输的线束类电子配件亦需要与之相适配的连接端,目前市场上的连接端主要包括MiniUSB、MicroUSB和Type-C等。其中,由于Type-C接口使用的便捷性,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或电子设备使用Type-C接口,因而,用于与Type-C相适配的Type-C数据线和Type-C耳机等线束类电子配件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于市场。在线束类产品连接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产品的多根线束与夹板公头上对应引脚相焊接,而后在夹板公头上组装起保护作用的铁壳,并在线束与夹板公头的连接处组装绝缘套,以完成连接端的组装。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发展,连接端的组装也逐渐实现了自动组装,其中,连接端的铁壳组装也是自动组装。现有技术中,铁壳的自动组装过程主要通过铆压工艺来完成,公告号为CN1081614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线铁壳自动组装机,包括控制面板、机座和设置在机座上的主轨道机构。其中,主轨道机构包括主轨道和设置在主轨道内的铁壳输送杆,铁壳输送杆的一端设有驱动铁壳输送板沿主轨道机构左右移动的输送气缸,主轨道上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机构、铁壳撑开机构、装线机构、铆压机构和自动取线机构;装线机构外侧设有排线机构,装线机构的上端设有预压机构。同时,进料机构、铁壳撑开机构、排线机构、装线机构、预压机构、铆压机构和自动取线机构均与控制面板连接。上述铁壳自动组装机中,铁壳受输送气缸驱动沿铁壳输送杆输送至铁壳撑开机构进行铁壳前端部分的撑开作业,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将待组装产品放置于排线机构的上料工位,并由装线机构将待组装产品装入铁壳中;而后,预压机构对铁壳的前端进行复原与预铆压,接着,主轨道机构再将与铁壳预组装的产品输送至铆压机构处,通过铆压机构对铁壳进行铆压包圆,最终实现铁壳的自动组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铁壳与待组装产品实现组装的铆压工艺主要包括铁壳撑开、装线、铁壳复原、预铆压和铆压包圆五个工序,整个铆压工艺繁琐而使得相应的自动化机构复杂,从而增加组装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成本;同时,组装工序多也容易增加铁壳组装过程中不良产品的出现;此外,通过铆压工艺实现铁壳与待组装产品之间组装,本质上是依靠铁壳自身受力形变而与待组装产品形成的卡接结构进行组装,从而使得组装后的产品可能因铁壳与待组装产品的卡接处受到外力而出现降低组装稳固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端铁壳,该连接端铁壳具有便于组装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接端铁壳,包括铁壳本体,所述铁壳本体包括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的截面均呈U形状,所述第一半壳的U形开口端与第二半壳的U形开口端抵接配合、且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用于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外壁相抵;所述第一半壳朝向第二半壳的端面上还设有定位凸块,所述第二半壳朝向第一半壳的端面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端铁壳的组装过程中,将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的开口相对,并分别自待组装产品夹板公头的两侧相互靠近,以使得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相对的两个端面相互抵接,并利用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实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之间的定位,而后,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配合形成的铁壳本体包覆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外壁,且铁壳本体内部的安装腔与夹板公头外壁相抵,并利用焊接的方式实现铁壳本体与夹板公头之间的固定连接,即可便捷的实现连接端铁壳的组装,并且利用焊接的方式可使得组装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固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端铁壳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该铁壳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的铁壳组装工艺简单且可保持铁壳组装后的连接稳固性,从而减少组装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成本,并起到降低铁壳组装不良率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上述的连接端铁壳的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包括输送装置、上料装置、组装焊接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定位载具和载具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架一端设为上料端、另一端设为下料端,且所述输送装置上沿输送方向间隔设有第一焊接工位与第二焊接工位;所述定位载具沿上料端朝向下料端的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定位载具用于对待组装产品进行定位承托,所述定位载具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有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载具输送机构设于输送架上,且所述载具输送机构用于沿上料端朝向下料端的方向输送定位载具;所述上料装置设于输送架的上料端一侧,且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待组装产品输送至定位载具上;所述组装焊接装置包括铁壳夹持组装装置、第一焊接装置和第二焊接装置,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设于第一焊接工位的一侧,且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振动上料盘,两个所述振动上料盘分别用于对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进行上料,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用于将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夹持组装至第一焊接工位的待组装产品上;当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组装于待组装产品上时,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拼合为铁壳本体;所述第一焊接装置设于第一焊接工位处,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用于将铁壳本体的上端面焊接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上;所述第二焊接装置设于第二焊接工位处,所述第二焊接装置用于将铁壳本体的下端面焊接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上;所述下料装置设于输送架的下料端一侧,且所述下料装置用于将定位载具上完成组装焊接的产品进行夹持下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装置将待组装产品输送至输送架上料端的定位载具上,载具输送机构将定位载具沿上料端朝下料端的方向进行输送,从而使得承载有待组装产品的定位载具可受驱动依次移动至第一焊接工位和第二焊接工位;在定位载具运动到第一焊接工位的同时,组装焊接装置中的铁壳夹持组装装置将两个振动上料盘输送来的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夹持组装至定位载具上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上,同时,利用第一焊接装置将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所组成的铁壳本体的上端面焊接于夹板公头上;而后,载具输送机构继续驱动定位载具移动,以使定位载具从第一焊接工位移动至第二焊接工位,并利用第二焊接工位处设置的第二焊接装置将铁壳本体在第一焊接工位未焊接的下端面焊接于夹板公头上;接着,定位载具将组装焊接完成的产品输送至下料端,并由下料装置对产品进行夹持下料,即实现了连接端铁壳的自动组装焊接;并且在连接端铁壳实际组装过程中,组装工序主要包括将铁壳本体拼合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将铁壳本体的一侧焊接于夹板公头以及将将铁壳本体的另一侧焊接于夹板公头,组装工序相对减少,从而可降低自动化机构的复杂程度,能够起到降低组装设备管理与维护成本的效果;同时,组装工序的减少也便于对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管控,从而降低铁壳组装生产过程不良产品的出现;此外,相比铆压的组装方式,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端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壳本体(16),所述铁壳本体(16)包括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所述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的截面均呈U形状,所述第一半壳(161)的U形开口端与第二半壳(162)的U形开口端抵接配合、且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用于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17)外壁相抵;所述第一半壳(161)朝向第二半壳(162)的端面上还设有定位凸块(161),所述第二半壳(162)朝向第一半壳(161)的端面设有定位凹槽(162a),所述定位凸块(161)与定位凹槽(162a)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铁壳,其特征在于:包括铁壳本体(16),所述铁壳本体(16)包括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所述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的截面均呈U形状,所述第一半壳(161)的U形开口端与第二半壳(162)的U形开口端抵接配合、且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用于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17)外壁相抵;所述第一半壳(161)朝向第二半壳(162)的端面上还设有定位凸块(161),所述第二半壳(162)朝向第一半壳(161)的端面设有定位凹槽(162a),所述定位凸块(161)与定位凹槽(162a)插接配合。


2.一种用于组装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端铁壳的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上料装置、组装焊接装置和下料装置(15),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1)、定位载具(2)和载具输送机构(3);所述输送架(1)一端设为上料端(1a)、另一端设为下料端(1b),且所述输送装置上沿输送方向间隔设有第一焊接工位与第二焊接工位;所述定位载具(2)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滑移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定位载具(2)用于对待组装产品进行定位承托,所述定位载具(2)设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设有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17)插接配合的限位槽;所述载具输送机构(3)设于输送架(1)上,且所述载具输送机构(3)用于沿上料端(1a)朝向下料端(1b)的方向输送定位载具(2);所述上料装置设于输送架(1)的上料端(1a)一侧,且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待组装产品输送至定位载具(2)上;所述组装焊接装置包括铁壳夹持组装装置(12)、第一焊接装置和第二焊接装置(14),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12)设于第一焊接工位的一侧,且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12)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振动上料盘(12a),两个所述振动上料盘(12a)分别用于对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进行上料,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12)用于将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夹持组装至第一焊接工位的待组装产品上;当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组装于待组装产品上时,所述第一半壳(161)与第二半壳(162)拼合为铁壳本体(16);所述第一焊接装置设于第一焊接工位处,所述第一焊接装置用于将铁壳本体(16)的上端面焊接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17)上;所述第二焊接装置(14)设于第二焊接工位处,所述第二焊接装置(14)用于将铁壳本体(16)的下端面焊接于待组装产品的夹板公头(17)上;所述下料装置(15)设于输送架(1)的下料端(1b)一侧,且所述下料装置(15)用于将定位载具(2)上完成组装焊接的产品进行夹持下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端铁壳自动组装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壳夹持组装装置(12)包括机座(121)、第一移动块(122)、第二移动块(123)、旋转块(124)、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旋转驱动件和夹持组件(128),所述机座(121)设于第一焊接工位的一侧,所述第一移动块(122)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焊接工位的方向滑移设于机座(121)上;所述第二移动块(123)的数量有两块,两块所述第二移动块(123)沿输送方向间隔设于第一移动块(122)的侧壁,且两块所述第二移动块(123)均与第一移动块(122)滑移连接;所述旋转块(124)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旋转块(124)分别转动设于两块第二连接块(112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机座(121)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移动块(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军董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都威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