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47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包括用于承载网片在焊接工位与上下料工位之间位置切换的网片运转机构、用于锥筒上料的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及用于锥筒与装配位上网线之间自动化焊接的焊接机械臂,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振动料盘、及用于将锥筒装载入网片上装配位的拾取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锥筒的自动化供料及与网片的自动化焊接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焊接效果,产品合格率得到较大提升。具备锥筒周向角度精确调整功能,满足焊接后锥筒的位置精确度需求,易于实现网架成品的叠层组装。采用潮汐式切换作业方式,能实现焊接与锥筒装载同步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Automatic production workstation of cone weld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属于自动化焊接的

技术介绍
物料架一般由多层网架结构叠设拼接成型,网架包括网片及设置在网片四角的锥筒,而在网架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锥筒与网架之间的焊接作业。传统工艺采用人工焊接的方式,进行锥筒装载及锥筒与网架之间焊接,生产效率非常低、且对位焊接精度较差,影响到产品后期叠设组装,产品合格率较低。另外,为了网架支架对位匹配,需要在锥筒上设计限位槽,从而易于与叠层的立柱进行相对卡合配接。因此在手动焊接过程中需要进行锥筒的旋转位置度调整,对位非常麻烦,手动焊接位置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人工焊接效率低且产品合格率较低的问题,提出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包括:网片运转机构,用于承载网片在焊接工位与上下料工位之间位置切换;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设置在上下料工位上,包括用于提供锥筒的振动料盘、及用于将锥筒装载入网片上装配位的拾取机构;焊接机械臂,设置在焊接工位上,用于锥筒与装配位上网线之间自动化焊接。优选地,所述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用于锥筒周向位置度调节的调节机构、及用于将所述振动料盘出料端锥筒装载入所述调节机构内的运转机构。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物料基座、及位置度传感器,所述拾取机构的拾取爪具备与所述位置度传感器相通讯连接的旋转驱动源,所述拾取机构在物料基座、位置度传感器及装配位之间周转运行。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外罩及旋转驱动源,所述限位外罩上设有装载孔道,所述装载孔道内设有环状阻尼件,所述旋转驱动源设有延伸至所述装载孔道内的定位转盘,所述定位转盘上设有与锥筒的豁口相配合的定位筋肋,所述环状阻尼件为环状毛刷。优选地,所述上下料工位设有成对设置的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任意所述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两个调节机构,所述运转机构在所述振动料盘的出料端、及两个调节机构之间位置切换。优选地,任意所述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两个与所述调节机构一一对应匹配的拾取机构。优选地,所述网片运转机构包括两组与所述焊接工位及上下料工位相一一对应的网片载位,两个网片载位之间具备180°水平旋转切换位移。优选地,所述网片载位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包括两道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横向滑轨、及桥接在两道所述横向滑轨上的具备相对开合位移的纵向滑轨,所述横向滑轨与所述纵向滑轨的交联部设有网面基台,所述网面基台分别与所述横向滑轨及所述纵向滑轨相滑动配接。优选地,任意所述横向滑轨上设有所述装配位、及用于夹持网片的夹具。优选地,所述焊接工位上设有两组所述焊接机械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1.能实现锥筒的自动化供料及与网片的自动化焊接作业,自动化程度较高,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焊接效果,产品合格率得到较大提升。2.具备锥筒周向角度精确调整功能,满足焊接后锥筒的位置度精确需求,易于实现网架成品的叠层组装。3.采用潮汐式切换作业方式,能实现焊接与锥筒装载同步作业,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4.整体设计巧妙,运行流畅稳定,满足网架的自动化高效生产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如图1所示,包括网片运转机构1、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2及焊接机械臂3。网片运转机构1用于承载网片4在焊接工位5与上下料工位6之间位置切换。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2设置在上下料工位6上,包括用于提供锥筒的振动料盘21、及用于将锥筒装载入网片4上装配位的拾取机构7。焊接机械臂3设置在焊接工位5上,用于锥筒与装配位上网线之间自动化焊接。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通过人工或者自动化上料机构将网片装载入网片运转机构1上,并处于上下料工位6,此时振动料盘21进行锥筒出料,拾取机构7将出料的锥筒拾取并装载至网片4的装配位上,当锥筒装载完毕后,由网片运转机构1进行工位切换,将装载完毕后的网片由上下料工位6切换至焊接工位5,并由焊接机械臂3进行锥筒与装配位上网线之间的焊接作业。制得成品单层网架,若干单层网架叠通过立杆等零部件组装形成置物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2包括用于锥筒周向位置度调节的调节机构8、及用于将振动料盘21出料端锥筒装载入调节机构8内的运转机构。具体地实现说明,锥筒的底端上具备径向设计的限位槽,用于叠装时的配合卡位,本案中的调节机构8能实现对锥筒的旋转调整,满足限位槽的位置度需求。在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中,调节机构8包括物料基座81、及位置度传感器82,拾取机构7的拾取爪具备与位置度传感器82相通讯连接的旋转驱动源,拾取机构7在物料基座、位置度传感器及装配位之间周转运行。具体地实现过程及原理说明:首先运转机构将振动料盘21的出料运转至物料基座81上,然后拾取机构7拾取该物料基座81上的锥筒,并运行至位置度传感器82上,当位置度传感器83的感应端与锥筒的限位槽不对位时,位置度传感器82发出信号至旋转驱动源,旋转驱动源驱动拾取机构7的拾取爪旋转,当感应端与限位槽相对位时,拾取机构7的拾取爪周向限位,此时锥筒的周向调整完毕,拾取机构7将锥筒装载至装配位,该装配位为用于套接锥筒的限位桩。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调节机构8还包括储料载座83,即当拾取机构7上拾取锥筒位置度调整完成后,上道焊接工位5作业还未完成时,可通过储料载座83进行储料。在另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中,调节机构8包括限位外罩及旋转驱动源,限位外罩上设有装载孔道,装载孔道内设有环状阻尼件,旋转驱动源设有延伸至装载孔道内的定位转盘,定位转盘上设有与锥筒的豁口相配合的定位筋肋。环状阻尼件为环状毛刷。附图省略了其图示。即由运转机构将锥筒装入调节机构8的装载孔道内,而锥筒的底部支承在定位转盘上,当旋转驱动源旋转时,由于环状阻尼件的存在锥筒与定位转盘相周向错位运动,当锥筒的限位槽与定位盘上的定位筋肋相配合时,两者同步旋转,此时定位转盘旋转至固定角度即可满足调节需求,此时再通过拾取机构7拾取调节机构8上经过位置度调整后的锥筒,将其平移装载入网片的装配位,实现锥筒的对位位置度装载,确保焊接后的网片叠装可靠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下料工位6设有成对设置的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2,任意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两个调节机构8,运转机构在振动料盘的出料端、及两个调节机构之间位置切换。任意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两个与调节机构8一一对应匹配的拾取机构7。即能满足网片4单侧的两个角端装配位同步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n网片运转机构,用于承载网片在焊接工位与上下料工位之间位置切换;/n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设置在上下料工位上,包括用于提供锥筒的振动料盘、及用于将锥筒装载入网片上装配位的拾取机构;/n焊接机械臂,设置在焊接工位上,用于锥筒与装配位上网线之间自动化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片运转机构,用于承载网片在焊接工位与上下料工位之间位置切换;
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设置在上下料工位上,包括用于提供锥筒的振动料盘、及用于将锥筒装载入网片上装配位的拾取机构;
焊接机械臂,设置在焊接工位上,用于锥筒与装配位上网线之间自动化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筒自动化上料单元包括用于锥筒周向位置度调节的调节机构、及用于将所述振动料盘出料端锥筒装载入所述调节机构内的运转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物料基座、及位置度传感器,所述拾取机构的拾取爪具备与所述位置度传感器相通讯连接的旋转驱动源,
所述拾取机构在物料基座、位置度传感器及装配位之间周转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工作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限位外罩及旋转驱动源,所述限位外罩上设有装载孔道,所述装载孔道内设有环状阻尼件,所述旋转驱动源设有延伸至所述装载孔道内的定位转盘,所述定位转盘上设有与锥筒的豁口相配合的定位筋肋,所述环状阻尼件为环状毛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锥筒焊接机器人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彭必友南振陈启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