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气轮胎及模具,无气轮胎包括轮毂、内支撑件和轮胎主体,轮胎主体采用聚氨酯橡胶浇注成型,并且内支撑件置于轮胎主体内;轮胎主体装配在轮毂上,两者的装配结合面上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进行周向方向的定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液压合模盘;上模固定设置,下模安装在液压合模盘上;液压合模盘能上下升降;上模的上方设置有顶杆机构,下模是由至少八块弧形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轮胎主体相匹配的浇注区域。本申请中轮胎主体采用聚氨酯橡胶浇注一体成型,并且内支撑件浇注在轮胎主体内,全封闭包裹的轮胎主体接近现有的有气轮胎形状,但是比有气轮胎安全可靠,强度高,耐磨性好,寿命长,适合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加工。
A kind of airless tire and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气轮胎及模具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无气轮胎及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部分车辆上使用的轮胎为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是通过将压缩空气充入密闭空间内的方式保持轮胎形状、获得缓冲性能,但是,充气轮胎在被尖刺物扎破或撕裂时很难再保持原有轮胎形状,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另外,充气轮胎还存在爆胎的危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一旦发生轮胎爆胎,将会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为解决此问题,现在无气轮胎逐步被研发问市,无气轮胎是一种不依靠空气实现支撑力的轮胎,不需要充气,不怕刺扎,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爆胎情况的发生,而且可节省大量橡胶材料。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541785B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6541784B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6515313B的专利和授权公告号为CN106739817B的专利,这四个专利中均公开了一种无气轮胎,此种无气轮胎包括橡胶胎面和轮辐,所述橡胶胎面套装在所述轮辐上,所述轮辐包括轮辐外圈、轮辐中圈和轮辐内圈,所述轮辐外圈通过外辐条与所述轮辐中圈固定连接,所述轮辐中圈通过内辐条与所述轮辐内圈固定连接,四个专利中不同点在于外辐条和内辐条的布置方式不同,此种无气轮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能够同时保证制动和加速不滞后,但是轮辐外圈通过外辐条与轮辐中圈固定连接,轮辐中圈通过内辐条与轮辐内圈固定连接,这种无气轮胎存在缓冲力不足的缺点。另外,授权公告号为CN106696605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无气轮胎,包括橡胶胎面和轮辐,所述橡胶胎面套装在所述轮辐上,所述轮辐包括轮辐外圈、轮辐内圈和径向辐条,所述轮辐外圈通过所述径向辐条与所述轮辐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任意相邻两根径向辐条之间还设有X形辅助辐条,同样存在轮胎缓冲力不足的缺点,另外,结构复杂,加工工艺繁琐。授权公告号为CN106515312B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无气轮胎,连接在轮辐外圈和轮辐内圈之间的辐条为网格状结构,同样存在轮胎缓冲力不足、结构复杂,加工工艺繁琐的缺点,当网格状辐条中有一条辐条发生断裂,会导致整个网格状辐条承受力受到较大影响,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无气轮胎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缓冲力良好、便于加工、拆装更换方便的无气轮胎,并给出加工该轮胎的模具。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气轮胎,包括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撑件和轮胎主体,所述轮胎主体采用聚氨酯橡胶浇注成型,并且内支撑件置于轮胎主体内;所述轮胎主体装配在轮毂上,两者的装配结合面上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进行周向方向的定位。优选的,所述内支撑件采用高强度网格帘子布和由带孔钢带制成的支撑圈中的一种或两种。一方面高强度网格帘子布具有强度高、不怕扭曲等优点,选用高强度网格帘子布作为内支撑件能大大提升轮胎主体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采用由带孔钢带制成的支撑圈作为内支撑件时,钢带上的孔洞在轮胎主体浇注时使浇注材料能在支撑圈的两侧相互流通,增加轮胎主体的强度,而且带孔钢带制成的支撑圈在行车过程中承受压力的平衡性比较好,增加其耐用性和安全性。优选的,所述轮胎主体为非完全实体结构。非完全实体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增加轮胎的缓冲性能。优选的,所述轮胎主体与地接触的面上设置有花纹。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网格帘子布是采用强力粘胶纤维、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先加捻成帘子线,然后编织成网格帘子布,网格的尺寸为10*10mm至20*20mm之间。优选的,所述轮毂采用铝合金轮毂,轮毂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汽车车轴的车轴孔,轮毂的一侧为凸边缘挡边结构,该凸边缘挡边结构用于对轮胎主体的一侧进行轴向定位,轮毂的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将轮胎主体压紧在轮毂上,防止轮胎主体轴向移位。本技术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加工上述无气轮胎的轮胎主体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液压合模盘;所述上模固定设置,所述下模安装在液压合模盘上;液压合模盘能上下升降,其上面中心处安装有模芯;所述上模的上方设置有顶杆机构,下模是由至少八块弧形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轮胎主体相匹配的浇注区域,弧形板能水平移动地安装在液压合模盘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轮胎主体采用聚氨酯橡胶浇注一体成型,并且内支撑件浇注在轮胎主体内,全封闭包裹的轮胎主体接近现有的有气轮胎形状,但是比有气轮胎安全可靠,强度高,耐磨性好,寿命长,适合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加工;2、轮胎主体非完全实体结构的设计能增加轮胎的缓冲性能;3、轮胎主体以套装式的方式装配在轮毂上,两者的周向装配结合面上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进行周向方向的定位,轴向方向的定位是通过轮毂一侧设置的凸缘配合盖板组成法兰夹紧式的轴向固定方式;周向方向采用类似于花键结构凹凸结构进行定位,轴向方向采用法兰夹紧式进行定位,这种安装方法牢固,更换拆装方便,具有通用性,实用性,而国外生产商发布的轮胎主体与轮毂通常为一体设计,存在更换成本高的缺点;4、轮胎主体加工工艺步骤设计合理,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5、最终安装完成,轮毂凸缘是在靠车辆外边的,轮胎主体在中间,盖板是在车辆的内侧,视觉效果好,美观,不易产生轮胎松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气轮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气轮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轮胎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无气轮胎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辅助支撑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液压合模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无气轮胎的另一种结构形式。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轮胎主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轮胎主体1、轮毂2、小辅助支撑圈3、大辅助支撑圈4、盖板5、高强度网格帘子布6、上模7、下模8、液压合模盘9、顶杆机构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为一种无气轮胎,包括轮毂2、内支撑件以及通过浇注一体成型的轮胎主体1。轮胎主体1进行浇注时,将内支撑件一同浇注在轮胎主体1内;轮胎主体1是采用聚氨酯材料浇注成型,轮胎主体1装配在轮毂2上,两者的装配结合面上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进行周向方向的定位。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气轮胎,包括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撑件和轮胎主体,所述轮胎主体采用聚氨酯橡胶浇注成型,并且内支撑件置于轮胎主体内;所述轮胎主体装配在轮毂上,两者的装配结合面上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进行周向方向的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气轮胎,包括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撑件和轮胎主体,所述轮胎主体采用聚氨酯橡胶浇注成型,并且内支撑件置于轮胎主体内;所述轮胎主体装配在轮毂上,两者的装配结合面上通过设置凹凸结构进行周向方向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件采用高强度网格帘子布和由带孔钢带制成的支撑圈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为非完全实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主体与地接触的面上设置有花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网格帘子布是采用强力粘胶纤维、聚酯纤维或聚酰胺纤维中的一种先加捻成帘子线,然后编织成网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俊,余承阳,夏阳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竤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