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475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轮胎胎面套装在外轮圈上,内轮毂通过沿周向均布的轮辐板与所述外轮圈连接,该改进型无气轮胎还包括封闭板,封闭板为圆环形片状,设置在轮胎的两侧,封闭板与内轮毂和外轮圈连接,用于对内轮毂和外轮圈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封闭板是聚氨酯片。在轮辐板与轮辐板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能提高无气轮胎的缓冲及减震能力。本申请中在轮胎的两侧设置封闭板,封闭板与内轮毂和外轮圈连接,用于对内轮毂和外轮圈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使得污泥等杂物不能进入到该腔体内,解决了轮辐板上极易沾染污泥、不方便清洗的问题;轮辐板与轮辐板之间填充聚氨酯发泡体,能进一步提高轮胎的缓冲及减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
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尤其适用于普通家用小型客车上。
技术介绍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目前,绝大部分车辆上使用的轮胎为充气轮胎,充气轮胎是通过将压缩空气充入密闭空间内的方式保持轮胎形状、获得缓冲性能,但是,充气轮胎在被尖刺物扎破或撕裂时很难再保持原有轮胎形状,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另外,充气轮胎还存在爆胎的危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辆一旦发生轮胎爆胎,将会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为解决此问题,现在无气轮胎逐步被研发问市,无气轮胎是一种不依靠空气实现支撑力的轮胎,不需要充气,不怕刺扎,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爆胎情况的发生,而且可节省大量橡胶材料。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0091669A的专利申请:一种缓冲减震性能良好的无气轮胎,该无气轮胎中的内外轮圈之间设置有周向均布的轮辐板,此种结构形式的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轮辐板上极易沾染污泥等,不方便清洗。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无气轮胎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缓冲力良好、抗压强度高的无气轮胎。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包括轮胎胎面、内轮毂和外轮圈,所述轮胎胎面套装在外轮圈上,所述内轮毂通过沿周向均布的轮辐板与所述外轮圈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无气轮胎还包括封闭板,所述封闭板为圆环形片状,设置在轮胎的两侧,所述封闭板与内轮毂和外轮圈连接,用于对内轮毂和外轮圈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优选的,所述封闭板是聚氨酯片。优选的,在轮辐板与轮辐板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能提高无气轮胎的缓冲及减震能力。优选的,所述外轮圈是采用铝合金制成,在受到压力或碰撞时,外轮圈不易发生形变,增加了轮胎的承受力。优选的,所述轮辐板是采用弹簧钢片冲压制成的、其横截面为圆弧形,在受到径向压力时能发生弹性形变。但是外轮圈相对较硬不易发生形变,因此内轮毂中心相对于外轮圈的中心会发生偏离,产生不同心效果,随着压力消失,轮辐板逐渐复原,使该无气轮胎具有良好缓冲及减震能力;此外,轮辐板与轮辐板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能进一步提高缓冲及减震能力。优选的,所述轮胎胎面上与地接触的面上设置有花纹,从而增加轮胎的抓地力,且防滑、缩短刹车距离。优选的,所述轮辐板以走向相同的方式设置在内轮毂和外轮圈之间。优选的,每相邻两个轮辐板关于两者之间的径向中心线而对称设置。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轮胎的两侧设置封闭板,封闭板与内轮毂和外轮圈连接,用于对内轮毂和外轮圈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使得污泥等杂物不能进入到该腔体内,解决了轮辐板上极易沾染污泥、不方便清洗的问题;2、轮辐板与轮辐板之间填充聚氨酯发泡体,能进一步提高轮胎的缓冲及减震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拿掉封闭板,轮辐板以走向相同的方式设置)。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拿掉封闭板,每相邻两个轮辐板关于两者之间的径向中心线而对称设置)。附图标记说明:轮胎胎面1、内轮毂2、封闭板3、外轮圈4、轮辐板5、聚氨酯发泡体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为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包括轮胎胎面1、内轮毂2和外轮圈4和封闭板3。轮胎胎面1通过胶合加工套装在外轮圈4上,内轮毂2通过沿周向均布的轮辐板5与外轮圈4连接。本实施例中,封闭板3为圆环形片状,设置在轮胎的两侧,封闭板3与内轮毂2和外轮圈4连接,用于对内轮毂2和外轮圈4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使得污泥等杂物不能进入到该腔体内,解决了轮辐板上极易沾染污泥、不方便清洗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封闭板3是聚氨酯片。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封闭板3的材质也可选用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外轮圈4是采用铝合金制成,在受到压力或碰撞时,外轮圈4不易发生形变,增加了轮胎的承受力。本实施例中,在轮辐板5与轮辐板5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6,轮辐板5是采用弹簧钢片冲压制成的、其横截面为圆弧形,在受到径向压力时能发生弹性形变。但是外轮圈4相对较硬不易发生形变,因此内轮毂2中心相对于外轮圈4的中心会发生偏离,产生不同心效果,随着压力消失,轮辐板5逐渐复原,使该无气轮胎具有良好缓冲及减震能力;此外,轮辐板5与轮辐板5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6,能进一步提高缓冲及减震能力。本实施例中,轮胎胎面1上与地接触的面上设置有花纹,从而增加轮胎的抓地力,且防滑、缩短刹车距离。本实施例中,轮辐板5的设置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轮辐板以走向相同的方式设置,参见图2;另一种是轮辐板每相邻两个轮辐板关于两者之间的径向中心线而对称设置,参见图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包括轮胎胎面(1)、内轮毂(2)和外轮圈(4),所述轮胎胎面(1)套装在外轮圈(4)上,所述内轮毂(2)通过沿周向均布的轮辐板(5)与所述外轮圈(4)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无气轮胎还包括封闭板(3),所述封闭板(3)为圆环形片状,设置在轮胎的两侧,所述封闭板(3)与内轮毂(2)和外轮圈(4)连接,用于对内轮毂(2)和外轮圈(4)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无气轮胎,包括轮胎胎面(1)、内轮毂(2)和外轮圈(4),所述轮胎胎面(1)套装在外轮圈(4)上,所述内轮毂(2)通过沿周向均布的轮辐板(5)与所述外轮圈(4)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无气轮胎还包括封闭板(3),所述封闭板(3)为圆环形片状,设置在轮胎的两侧,所述封闭板(3)与内轮毂(2)和外轮圈(4)连接,用于对内轮毂(2)和外轮圈(4)之间形成的腔体进行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3)是聚氨酯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无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辐板(5)与轮辐板(5)之间填充有聚氨酯发泡体(6)。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文俊余承阳夏阳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竤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