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51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轧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包括机架,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升降装置用于带动张紧辊升降,下限位装置升降设置在机架上,下限位装置的一端用于调节张紧辊下降的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二张紧辊和第四张紧辊不能实现单独升降,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轧制工艺要求的问题。

An independent lifting structure of the tension roll of the cold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
本技术属于冷轧机
,涉及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冷轧机张紧辊用于预展平将要进入轧辊的带材,从而使得带材板型在轧制前得到有效处理,这样有助于提升轧制板型的品质。冷轧机的张紧辊大多采用五辊结构,即第一、三、五为下辊(在轧制时处于带材的下面,为固定辊结构),第二、四辊为上辊(在轧制时处于带材的上面,为可升降结构)。在穿带时或来料厚度不同时,第二、四辊的压入深度需要根据轧制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上所述的第二、四辊,在目前冷轧机张紧辊装置中,采用的都是同步升降结构,即这两只辊安装在同一个辊架上,由同一套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实现升降动作。但由于一些新产品的轧制工艺需求,在轧制过程中会根据带材的板型情况对张紧辊的投入数量可进行在线调整,即可要求第二、四辊可实现单独升降,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在目前的冷轧机张紧辊装置的布置结构中,由于此区域的结构特性,空间小,很难实现这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二张紧辊和第四张紧辊不能实现单独升降,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轧制工艺要求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包括机架,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用于带动张紧辊升降,下限位装置,所述下限位装置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下限位装置的一端用于调节张紧辊下降的位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限位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和顶块,所述丝杆升降机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顶块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传动杆,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下限位装置的输入端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辊架,所述辊架用于设置所述张紧辊,所述辊架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驱动所述辊架升降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辊架上设置有同步结构,所述同步结构包括固定壳、连接轴、同步齿轮和同步齿条,所述固定壳设置在所述辊架上,所述连接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壳内,所述同步齿轮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所述同步齿条固定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同步齿条的方向沿张紧辊的升降方向设置,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同步齿条啮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横梁和侧板,所述侧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横梁的两侧,所述辊架滑动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所述下限位装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横梁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下限位装置的输入端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壳包括均固定在所述辊架上的壳一和壳二,所述壳一与所述壳二沿张紧轮的升降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壳一和所述壳二之间,所述同步齿轮在所述壳一和所述壳二之间与所述同步齿条啮合。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在冷轧机穿带时,第二张紧辊和第四张紧辊上的第一升降装置上升运动,将张紧辊迅速顶起,从而使得第二张紧辊和第四张紧辊处于上极限位置,将带材顺利依次通过张紧辊装置,直至穿带结束。此时,根据带料厚度及轧制工艺的要求,下限位装置进行升降运动,对张紧辊的预落下位置进行调整定位。在冷轧机轧制时,根据轧制工艺的需要,第二张紧辊或第四张紧辊的油缸第一升降装置下降运动,将张紧辊迅速拉下,并压靠到已调整好高度的下限位装置上端,从而使得带材上面的张紧辊处于合理的压入位置,保证良好的板型轧制,直至轧制结束。实现第二张紧辊和第四张紧辊的单独升降,结构合理,能够满足轧制工艺要求,实用性强。2、本技术中下限位装置包括丝杆升降机,丝杆升降机能按一定程序准确地控制调整提升或推进的高度,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动力源广泛、噪音小、安装方便、使用灵活、功能多、配套形式多、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张紧辊的预落下位置进行调整定位的目的。顶块设置在丝杆升降机的输出端,使顶块与张紧辊接触,避免丝杆升降机的输出端直接与张紧辊接触,从而对张紧辊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增加使用寿命。3、本技术中传动组件用于带动下限位装置升降运动,即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传动杆转动,传动杆带动下限位装置的蜗杆转动,蜗杆带动丝杆升降,实现对张紧辊的预落下位置进行调整定位的目的,设计简单,便于控制和操作,实用性强。4、本技术中辊架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升降装置与辊架连接带动辊架升降运动,从而带动张紧辊升降运动,增强张紧辊升降运动的平稳性,设计合理,可靠性强。5、本技术中辊架上设置有同步结构,即辊架在第一升降装置的带动下上升下降时,同步齿轮沿着同步齿条持续啮合运转,使连接轴在固定壳内转动,固定壳用于固定整个同步结构,实现了同步结构与张紧辊同步运动,进一步限定了张紧辊运动的轨迹,增加了平稳度,设计合理,增强可靠性。6、本技术中机架包括固定横梁和侧板,侧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固定横梁的两侧,有利于配合各个张紧辊的设置,节约材料,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好。7、本技术中传动杆与下限位装置的蜗杆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利于实现传动杆和下限位装置的蜗杆之间的连接,更好地使传动杆带动下限位装置的蜗杆转动,实现下限位装置的丝杆的升降运动,构造简单,成本低,可传递较大转矩。8、本技术中固定壳包括均固定在辊架上的壳一和壳二,壳一与壳二沿张紧轮的升降方向依次设置,在实现对整个同步结构固定的同时,又能够合理设置同步齿轮,是同步齿轮与同步齿条完美配合,设计合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固定横梁,12-侧板,2-第一升降装置,3-下限位装置,31-丝杆升降机,32-顶块,4-传动组件,41-电机,42-第一齿轮,43-第二齿轮,44-传动杆,5-辊架,6-同步结构,61-固定壳,611-壳一,612-壳二,62-连接轴,63-同步齿轮,64-同步齿条,7-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包括机架1,第一升降装置2,第一升降装置2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升降装置2用于带动张紧辊8升降,下限位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n第一升降装置(2),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用于带动张紧辊(8)升降,/n下限位装置(3),所述下限位装置(3)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下限位装置(3)的一端用于调节张紧辊(8)下降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
第一升降装置(2),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用于带动张紧辊(8)升降,
下限位装置(3),所述下限位装置(3)升降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下限位装置(3)的一端用于调节张紧辊(8)下降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装置(3)包括丝杆升降机(31)和顶块(32),所述丝杆升降机(31)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顶块(3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电机(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和传动杆(44),所述电机(4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4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42)连接,所述第一齿轮(42)与所述第二齿轮(43)啮合,所述第二齿轮(43)固定套设在所述传动杆(44)上,所述传动杆(44)与所述下限位装置(3)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架(5),所述辊架(5)用于设置所述张紧辊(8),所述辊架(5)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驱动所述辊架(5)升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轧机张紧辊单独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架(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勇吴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涿州北方重工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