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8434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包括一压下机构、一辅助机构、一连接轴、一位置监测部件以及一控制器,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同步被可控制地连接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位置监测部件包括一第一位置监测器、一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一温度监测器,其中所述位置监测器、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所述温度监测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Hydraulic screwdown device for rolling m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压下装置,尤其涉及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
技术介绍
轧机被广泛地用于金属的轧制。在制造钢带的过程中,一方面钢带的长度和钢带的厚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中轧机能够在钢带的长度达到预定值时,自动地将钢带切断。而对于钢带的厚度,则需要通过一压下装置对连铸坯进行压制。现有技术中,用于对钢坯进行压制的设备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为机械压制设备,另一种是通过液压压制设备如液压油缸。通常情况下,为了节省成本,诸多厂商都采用第一种机械压制的方式对连铸坯进行压制。但是通过液压压制的方式对连铸坯进行压制时,连铸坯被压制后形成的钢带厚度是通过压制设备液压缸的输出于连铸坯上的压力决定。因此,如果需要保证钢带的厚度,则首先要使液压压制设备输出的于连铸坯上的压力保持稳定。液压压制设备相对于第一种机械压制设备来说,能够输出更大的压力以及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液压压制设备所处的环境中温度通常情况下比较高,此时,液压压制设备中的液体的体积会发生改变,进而会导致液压压制设备内的液体的粘稠度发生改变,进而使得液压压制设备输出的压力不稳定,最终使连铸坯被压后形成的钢带的厚度不符合预期的要求。此外,由于在不同的季节,温差相差比较大,对于炎热的夏季,液压压制设备所处的环境中的温度相对于其它季节来说比较高,因此,如果要使液压缸输出的动力较为稳定,则需要对液压压制设备进行调整,但是由于液压压制设备输出的压力与连铸坯被压后形成的钢带的厚度是对应好的,如果调整了液压压制设备,则势必会使得钢带的厚度最终无法准确地与液压压制设备输出的压力对应。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轧机轧制连铸坯形成的钢卷的实际厚度与最终用户需要的钢卷的厚度之间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公差,如果公差较大,则会导致成批的钢卷被报废。尽管,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位置传感器监测压下装置下压的位置来确定形成的钢卷厚度,但是,由于液压缸中液体的粘稠度不同,因此,当压下装置下压到达的位置达到标准位置时,对连铸坯的压力与预先设置的压力不同,从而导致连铸坯被压后形成的钢卷的厚度也会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能够减少最终生成的钢带厚度的误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能够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对连铸坯进行压铸,以形成不同厚度的钢卷。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通过自动地校准因液体的粘稠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从而使得通过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形成的钢卷的良率得以提高。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通过设置一辅助机构和一压下机构,并通过对比所述辅助机构和所述压下机构压下的距离,进而能够确定因液体的粘稠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为达到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包括:一压下机构,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包括一压下主体,其中所述压下主体包括一第一液压缸、一第一活动体以及一第一液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体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管被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连通,其中当液压油从所述液体管被导向所述液压缸时,所述第一活动体被驱动向下运动,其中当液压油从所述液体管被导出所述液压缸时,所述第一活动体被驱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辅助机构,其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一机构主体和一辅助部件,其中所述辅助部件包括一第二液压缸、一第二活动体以及一第二液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活动体与所述第一活动体同步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被与所述第二液压缸连通,其中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一恒温部件,其中所述恒温部件能够形成一恒温室,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恒温部件形成的所述恒温室之后,所述恒温部件与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形成一恒温通道,供恒温液体能够循环地在所述恒温通道中流通;一连接轴,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一位置监测部件,其中所述位置监测部件包括一第一位置监测器、一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一温度监测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压下主体,其中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分别被用于检测所述压下部件的位置和检测所述辅助部件的位置,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管的进口处,供监测所述压下机构的所述第一液体管中的液压油的温度;以及一控制器,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同步被可控制地连接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位置监测器、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所述温度监测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包括一第一电机和一第一联轴器。所述压下主体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被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其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一第二电机和一第二联轴器,其中所述机构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被可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位置监测部件包括一第三位置监测器和一第四位置监测器,所述第三位置监测器和所述第四位置监测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包括一第一制动器,其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一第二制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被可制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制动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和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被实施为一位置编码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三位置监测器和所述第四位置监测器被实施为一测速编码器。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部分结构在一个角度下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部分结构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中一辅助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一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的校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一压下机构,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包括:/n一压下主体,其中所述压下主体包括一第一液压缸、一第一活动体以及一第一液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体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管被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连通,其中当液压油从所述液体管被导向所述液压缸时,所述第一活动体被驱动向下运动,其中当液压油从所述液体管被导出所述液压缸时,所述第一活动体被驱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n一辅助机构,其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一机构主体和一辅助部件,其中所述辅助部件包括一第二液压缸、一第二活动体以及一第二液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活动体与所述第一活动体同步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被与所述第二液压缸连通,其中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一恒温部件,其中所述恒温部件能够形成一恒温室,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恒温部件形成的所述恒温室之后,所述恒温部件与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形成一恒温通道,供恒温液体能够循环地在所述恒温通道中流通;/n一连接轴,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n一位置监测部件,其中所述位置监测部件包括一第一位置监测器、一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一温度监测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压下主体,其中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和所辅助部件述第二位置监测器分别被用于检测所述压下部件的位置和检测所述的位置,其中所述温度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管的进口处,供监测所述压下机构的所述第一液体管中的液压油的温度;以及/n一控制器,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同步被可控制地连接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位置监测器、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所述温度监测器分别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轧机的液压压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压下机构,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包括:
一压下主体,其中所述压下主体包括一第一液压缸、一第一活动体以及一第一液体管,其中所述第一活动体被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管被与所述第一液压缸连通,其中当液压油从所述液体管被导向所述液压缸时,所述第一活动体被驱动向下运动,其中当液压油从所述液体管被导出所述液压缸时,所述第一活动体被驱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一辅助机构,其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一机构主体和一辅助部件,其中所述辅助部件包括一第二液压缸、一第二活动体以及一第二液体管,其中所述第二活动体与所述第一活动体同步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压缸,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被与所述第二液压缸连通,其中所述辅助机构还包括一恒温部件,其中所述恒温部件能够形成一恒温室,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管被同轴地设置于所述恒温部件形成的所述恒温室之后,所述恒温部件与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之间形成一恒温通道,供恒温液体能够循环地在所述恒温通道中流通;
一连接轴,其中所述压下机构和所述辅助机构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
一位置监测部件,其中所述位置监测部件包括一第一位置监测器、一第二位置监测器以及一温度监测器,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压下主体,其中所述第二位置监测器被设置于所述机构主体,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监测器和所辅助部件述第二位置监测器分别被用于检测所述压下部件的位置和检测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功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超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