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3093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通过在发动机启动时,同时启动单体泵一和单体泵二根据第一泵油指令进行工作,解决了共轨燃油系统在同步后,单体泵才开始泵油的问题,缩短了共轨燃油系统建立轨压的时间。

A driving method, device, vehicle and storage medium of common rail fue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启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传统车辆的柴油发动机以其热效率高、单位功率重量低、故障少保养容易、不易出现动力衰竭、安全性、可靠性高等特点,一直深受市场认可,尤其是在商用车重型车、船只、大型工程装置等领域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柴油发动机的启动时间是评价整车启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商用车用户对整车评价的一个参数依据。为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一般采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而柴油发动机的启动时间取决于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中轨压的建立时间。高压泵以油量计量单元控制进油的共轨燃油系统,在发动机控制器上电时,油量计量单元就开始工作。随着启动机启动转速的增加,共轨燃油系统中的高压油轨开始蓄压。当高压油轨达到150bar至200bar(不同工作环境,如高寒、高原,压力值不同)时,柴油发动机压燃做功。当发动机开始给电瓶充电时,判断发动机启动成功。以电控单体泵作为高压泵的共轨燃油系统,在发动机控制器上电后,并不会直接驱动电控单体泵,而是当系统同步后,电控单体泵才进行高压端泵油。由于不同共轨燃油系统的控制方式,导致了电控单体泵作为高压泵的共轨燃油系统相比于油量计量单元的共轨燃油系统建立轨压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以实现车辆启动时单体泵快速泵油。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所述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包括: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装置,该共轨燃油系统驱动装置包括:单体泵共启模块,用于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单体泵交替模块,用于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曲轴靶盘和凸轮轴靶盘;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通过在发动机启动时,同时启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根据第一泵油指令进行工作,解决了共轨燃油系统在同步后,单体泵才开始泵油的问题,缩短了共轨燃油系统建立轨压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结构的示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单体泵驱动凸轮的升程的示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的单体泵工作原理的示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中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装置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中的一种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2提供了一种共轨燃油系统结构的示例图,油箱储存的油经过滤清器过滤后,由单体泵进行泵油,将低压油路中的油压入高压油轨中,高压油轨供给喷油器进行喷油。单体泵在泵油时,需要开启单体泵才可以进行泵油,当单体泵没有开启时,进行排油,排油过程中的油通过单体泵回油口回油,流回至油箱中。泄压阀用于油轨中燃油压力过高时,保护油轨不受损坏。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驱动共轨燃油系统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共轨燃油系统驱动装置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10、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其中,第一泵油指令具体可以理解为控制单体泵开启进行泵油工作的指令,用于控制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具体的,第一泵油指令生成方式可以是根据发动机控制器发出的电信号确定;通过第一泵油指令控制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将油压到高压油轨,完成泵油。通过在发动机启动时,同时启动单体泵一和单体泵二根据第一泵油指令进行工作,解决了共轨燃油系统在同步后,单体泵才开始泵油的问题,缩短了共轨燃油系统建立轨压的时间。步骤120、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其中,第二泵油指令具体可以理解为控制单体泵开启进行泵油工作的指令,用于控制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进行泵油工作。具体的,第二泵油指令生成方式可以是根据发动机控制器发出的电信号确定;在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后通过第二泵油指令控制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进行泵油工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通过在发动机启动时,同时启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根据第一泵油指令进行工作,解决了共轨燃油系统在同步后,单体泵才开始泵油的问题,缩短了共轨燃油系统建立轨压的时间。实施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10、确定泵油工作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单体泵和/或第二单体泵按照所述泵油工作参数进行泵油工作。其中,泵油工作参数具体可以理解为单体泵工作的参数,至少包括:电控单体泵开启峰值电流、电控单体泵开启维持电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n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轨燃油系统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启动且监测到生成第一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一泵油指令驱动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同时开启泵油工作;
监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曲轴靶盘信号和凸轮轴靶盘信号同步且生成第二泵油指令时,按照所述第二油泵指令驱动所述第一单体泵和第二单体泵交替开启泵油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泵油工作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单体泵和/或第二单体泵按照所述泵油工作参数进行泵油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油指令的生成条件为:发动机凸轮轴的旋转度数处于第一预设度数阈值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发动机转速和喷油量,并查找预设的轨压控制器输出表,确定在所述发动机转速和喷油量下对应的轨压控制器输出值;
根据所述轨压控制器输出值确定所述第二泵油指令的生成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轨压控制器输出值确定所述第二泵油指令的生成时刻,包括:
确定第二预设度数阈值范围中上限度数阈值与下限度数阈值的差值;
将所述轨压控制器输出值与所述差值的乘积确定为第一度数,并将所述下限度数阈值与所述第一度数的和作为第二度数;
将发动机凸轮轴的旋转度数达到所述第二度数的时刻作为所述第二泵油指令的生成时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张鹏王明卿撒占才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