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组合构件包括腹板以及所述腹板端部的面板,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垂直,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以及所述面板侧部设置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沿所述组合构件周向包覆所述组合构件。其能够实现防腐、防火一体,实现防腐涂料、防火涂料与结构寿命同龄化,降低了成本。
A fully clad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
技术介绍
随着钢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日益增多,钢结构的防腐、防火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钢材易腐蚀、生锈,导致其有效截面减小,威胁结构安全。另外,钢材不耐高温,其承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据理论计算,全负荷钢结构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是540摄氏度。因此钢材的防腐、防火至关重要。一般钢结构的防腐、防火采用防腐涂料、防火涂料,但是其施工工序多,影响钢结构施工效率;且其材料费、施工成本均较高。防腐涂料、防火涂料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15年,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故防腐涂料、防火涂料后期维护与重新涂装必不可免,是阻碍钢结构发展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能够实现防腐、防火一体,实现防腐涂料、防火涂料与结构寿命同龄化,降低了成本。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组合构件包括腹板以及所述腹板端部的面板,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垂直,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以及所述面板侧部设置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沿所述组合构件周向包覆所述组合构件。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外侧设有箍筋,所述混凝土包覆所述箍筋。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箍筋环绕设置在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外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箍筋靠近所述腹板一侧设有通长筋,所述通长筋与所述箍筋垂直。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板两侧的所述通长筋之间设有拉筋。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板与所述面板组成工字型钢。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板侧部设有栓钉。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腹板垂直连接,所述腹板端部设有所述面板。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整体在工厂预制,现场无需再重复进行防腐、防火保护,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组合构件混凝土层的设置便于内装施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如下:1.腹板,11.栓钉,2.面板,3.混凝土,4.箍筋,5.通长筋,6.拉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中,组合构件包括腹板1以及腹板1端部的面板2,腹板1与面板2垂直,腹板1与面板2之间以及面板2侧部设置有混凝土3,混凝土3沿组合构件延伸方向周向包覆组合构件。面板2板边两侧的混凝土3层厚度C1相同,面板2的板面侧部的混凝土层厚度C2相同,C1、C2的值根据环境类别及试验结果确定。其利用构件外部完全包裹的薄型防腐、防火一体材料,降低施工复杂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结构造价与后续维护成本。对钢结构的处理要求较低,无需考虑存放过程中的腐蚀等问题,且无需在现场重复进行进行防腐、防火保护,减少了现场施工工序。钢结构连接节点外完全包覆混凝土,外露混凝土柱便于内装施工。腹板1与面板2外侧设有箍筋4,混凝土3层包覆箍筋4。箍筋4环绕设置在腹板1与面板2外侧,保证钢材的混凝土保护层在使用阶段不产生裂缝,不发生脱落。箍筋4弯折成组合构件的截面形状,其两自由端向相反方向弯折并勾在一根通长筋5外侧。箍筋4靠近腹板1一侧设有通长筋5,通长筋5与箍筋4垂直。腹板1两侧的通长筋5之间设有拉筋6。如图1所示,腹板1与面板2组成工字型钢,即该组合构件为组合梁结构。如图2所示,腹板1侧部设有栓钉11,即该组合构件为组合柱结构,其腹板1宽度与面板2的比例较组合梁大。栓钉11位于面板2中部并对称设置在面板2两侧。如图3所示,腹板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腹板垂直,一个腹板的长边与另一腹板的板面焊接连接,腹板端部设有面板2,即该组合构件为L型组合柱结构。同样的,该组合构件还可为十字星组合结构,其钢结构可为三个面板2焊接在工字型钢的腹板1两侧和面板2上,或者在方钢管周向焊接四个T型钢,或者四个工字型钢的面板2焊接形成十字型钢结构。先焊接腹板1和面板2,形成H形、L形、T字形或十字形的型钢骨架,在腹板上焊接栓钉,将钢筋弯折成与型钢骨架匹配形状的箍筋4,将箍筋套在型钢骨架外侧,箍筋末端弯折形成供通长筋5穿过的通道,封闭的箍筋内侧以及上述通道内焊接或绑扎通长钢筋5,支模并浇筑混凝土以完成该组合构件。支模板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底板的顶板为平板,其形状和尺寸根据组合构件的截面形状确定,侧板的截面形状与组合构件的截面形状相同,对于矩形组合梁和组合柱,侧板包括截面形状为U形的半封闭槽板,以及与槽板开口配合的盖板,也可选用一系列平板条结构拼接组成侧板,侧板可采用斜撑杆结构进行定位,以便保证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稳定性。先将组合柱框架沿垂向放置在底板上的相应位置处,再安置并调整侧板与面板的板面与板边之间的距离,最后设置顶板后从顶板处浇筑混凝土。侧板上壳设置开槽,以便预设的节点,如承重结构等延伸出。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组合构件包括腹板(1)以及所述腹板(1)端部的面板(2),所述腹板(1)与所述面板(2)垂直,所述腹板(1)与所述面板(2)之间以及所述面板(2)侧部设置有混凝土(3),所述混凝土(3)沿所述组合构件周向包覆所述组合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组合构件包括腹板(1)以及所述腹板(1)端部的面板(2),所述腹板(1)与所述面板(2)垂直,所述腹板(1)与所述面板(2)之间以及所述面板(2)侧部设置有混凝土(3),所述混凝土(3)沿所述组合构件周向包覆所述组合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与所述面板(2)外侧设有箍筋(4),所述混凝土(3)包覆所述箍筋(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4)环绕设置在所述腹板(1)与所述面板(2)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完全包覆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卫军,娄峰,覃祚威,陈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