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处理剂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289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处理剂,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10%‑40%,碳酸钠10%‑20%,硬脂酸钠1%‑10%,三聚氰胺1%‑10%,硫酸钠20%‑6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金属处理剂无磷、无重金属,环保无污染,无促进剂,对人体无害。

Metal treatment agent and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 of metal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处理剂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处理剂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载带润滑剂的中间体一般都是磷化,但是磷化液里含磷重金属,含硝酸盐促进剂,长期使用容易致癌,且磷化渣淤泥也很难处理,这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此可见,提供一种改进的金属处理剂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处理剂及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无磷、无重金属,环保无污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处理剂,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10%-40%,碳酸钠10%-20%,硬脂酸钠1%-10%,三聚氰胺1%-10%,硫酸钠20%-60%。进一步的,所述硅酸盐30%,碳酸钠10%,硬脂酸钠5%,三聚氰胺10%,硫酸钠4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所述的金属处理剂与水质量比按照1:8~12的比例混合,加热搅拌溶解,然后将金属放入混合溶液中浸泡后取出。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处理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10。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温度为70℃-90℃。进一步的,所述浸泡时间为5~20分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无磷、无重金属,环保无污染;2.无促进剂,对人体无害;3.膜层是水溶性的,对后续的镀锌无影响;4.残余膜层不会堵塞热处理炉的炉孔。【附图说明】r>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金属处理剂,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35%,碳酸钠20%,硬脂酸钠8%,三聚氰胺1%,硫酸钠39%,金属处理剂与水质量比按照1:8的比例混合,加热至90℃,搅拌溶解,然后将金属放入混合溶液中浸泡20分钟取出。实施例2:金属处理剂,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40%,碳酸钠18%,硬脂酸钠10%,三聚氰胺6%,硫酸钠20%,金属处理剂与水质量比按照1:12的比例混合,加热至85℃,搅拌溶解,然后将金属放入混合溶液中浸泡15分钟取出。实施例3:金属处理剂,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19%,碳酸钠10%,硬脂酸钠5%,三聚氰胺10%,硫酸钠60%,金属处理剂与水质量比按照1:9的比例混合,加热至70℃,搅拌溶解,然后将金属放入混合溶液中浸泡18分钟取出。实施例4:金属处理剂,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10%,碳酸钠15%,硬脂酸钠1%,三聚氰胺3%,硫酸钠53%,金属处理剂与水质量比按照1:10的比例混合,加热至76℃,搅拌溶解,然后将金属放入混合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10%-40%,碳酸钠10%-20%,硬脂酸钠1%-10%,三聚氰胺1%-10%,硫酸钠20%-6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及其含量为:硅酸盐10%-40%,碳酸钠10%-20%,硬脂酸钠1%-10%,三聚氰胺1%-10%,硫酸钠2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30%,碳酸钠10%,硬脂酸钠5%,三聚氰胺10%,硫酸钠45%。


3.一种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金属处理剂与水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派诺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