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54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包括基座、散热模块、管道以及连接部。冷却液通过进水管进入,流过散热模块,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连接部靠近进水口一侧补给未使用过的冷却液,同时所有连接部混合进入散热模块的冷却液,使得进入散热模块的冷却液所携带的热量均匀,同时连接部的单通道、多通道设置保证了冷却液可以流经所有散热模块,最终冷却液携带热量从出水管流出,可以适应电池使用过程中持续散热需要,且散热效果好。

A liquid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时这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子产品和机械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个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若一直累积会对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造成影响,人们对快速散热的研究从未停止,小到超算cpu,大到汽车飞机,都需要散热设备。中国技术申请号为CN201621202354.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液冷散热片,其包括外形一致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第一铝板上冲压有凹槽,第二铝板的一面与第一铝板紧密贴合并与第一铝板上的凹槽形成供冷却液流动的水道,另一面设有两个水管接头,两个水管接头分别设置于水道的两端位置并与水道连通,冷却液可通过一水管接头流入水道中并从另一水管接头流出。通过流动的水带走电池组所产生的热量,散热效果明显。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该技术中水流通道覆盖面积小,冷却液流过面积越大,散热效果越好,该水流通道采用波浪形设计,水流通道拐角处易产生死角,造成局部过热,从而引发一系列危害;2、该技术中水流管道通过铝板之间凹槽的配合形成,铝板外围无缝焊接,导致水流通道不稳定,单个管道出现渗漏现象,导致散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通过散热模块中采用单通道和多通道连接部,增大了冷却液覆盖面积,解决了散热效果不好,局部过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包括:r>基座,所述基座水平设置;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平铺于所述基座上;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散热模块相连,且所述管道设置方向与所述散热模块所在平面垂直;以及,连接部,若干所述散热模块通过若干所述连接部相连。作为改进,所述散热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矩形设置,若干所述壳体沿所述基座宽度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长度方向平行;第一空心管,若干所述第一空心管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并排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作为改进,所述管道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一侧;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同侧安装。作为改进,所述出水管安装设置于所述基座宽度方向一侧,所述进水管安装设置于所述基座宽度方向另一侧。作为改进,所述连接部包括:单通道连接部,所述单通道连接部呈矩形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一侧,其内部设置第二空心管道;多通道连接部,所述多通道连接部呈矩形设置,安装设置于相对所述单通道连接部的另一侧,其内部设置第三空心管道。作为改进,所述第二空心管道和第三空心管道均与所述第一空心管道相连通。作为改进,沿所述基座宽度方向,所述单通道连接部与多通道连接部交错设置。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连接部采用单通道多通道设置,在保证了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的同时,能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单向流动可能造成局部的散热不均匀,影响整体的散热效果;(2)本技术中散热模块内部若干空心管道均独立设置,冷却液从进水口进入,出水口流出,不会在散热模块的壳体中出现渗漏导致使用过的冷却液和未使用的冷却液在散热模块中紊乱,提高散热率;(3)本技术中散热模块和连接部均布整个散热装置,同时空心管道均布其中,散热系统的覆盖面积大大增加,同时拐角处不会出现死角,使受热更加均匀。(4)本技术中散热模块通过连接部连接,增加冷却液在散热模块中的停留时间,让冷却液管道内壁充分接触,吸收热量,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提高冷却液的利用率,减少冷却液的使用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冷却液利用率高和散热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散热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A-A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冷却液流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水平设置;散热模块2,所述散热模块2平铺于所述基座1上;管道3,所述管道3与所述散热模块2相连,且所述管道3设置方向与所述散热模块2所在平面垂直;以及,连接部4,若干所述散热模块2通过若干所述连接部4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块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矩形设置,若干所述壳体21沿所述基座1宽度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壳体1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长度方向平行;第一空心管道22,若干所述第一空心管道22沿所述壳体21长度方向并排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部。需要说明的是,若干所述第一空心管道22在所述壳体21中各管道均独立,水流互不干扰。进一步的,所述管道3包括: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21长度方向一侧;进水管32,所述进水管32与所述出水管31同侧安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出水管31安装设置于所述基座1宽度方向一侧,所述进水管32安装设置于所述基座1宽度方向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4包括:单通道连接部41,所述单通道连接部41呈矩形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21长度方向一侧,其内部设置第二空心管道411;多通道连接部42,所述多通道连接部42呈矩形设置,安装设置于相对所述单通道连接部41的另一侧,其内部设置第三空心管道42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通道连接部41和所述多通道连接部42设置控制了冷却液主流动方向,因多管道连接部42设置多个管道,所述冷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所述基座(1)水平设置;/n散热模块(2),所述散热模块(2)平铺于所述基座(1)上;/n管道(3),所述管道(3)与所述散热模块(2)相连,且所述管道(3)设置方向与所述散热模块(2)所在平面垂直;以及,/n连接部(4),若干所述散热模块(2)通过若干所述连接部(4)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所述基座(1)水平设置;
散热模块(2),所述散热模块(2)平铺于所述基座(1)上;
管道(3),所述管道(3)与所述散热模块(2)相连,且所述管道(3)设置方向与所述散热模块(2)所在平面垂直;以及,
连接部(4),若干所述散热模块(2)通过若干所述连接部(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2)包括:
壳体(21),所述壳体(21)矩形设置,若干所述壳体(21)沿所述基座(1)宽度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壳体(21)长度方向与所述基座(1)长度方向平行;
第一空心管道(22),若干所述第一空心管道(22)沿所述壳体(21)长度方向并排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3)包括:
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安装设置于所述壳体(21)长度方向一侧;
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波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祥博散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