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角缸,涉及夹具的技术领域,包括缸体、活塞以及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缸体一端,活塞密封滑移连接在缸体内并将缸体分为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所述活塞沿着导向轴轴向滑移连接在导向轴外,且活塞与导向轴同轴设置;所述导向轴周侧开设有多条导向槽,活塞上设置有与导向槽连接的滚珠。
A kind of angle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角缸
本技术涉及夹具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转角缸。
技术介绍
转角缸是一种用气压或液压驱动的夹具,适用于量产零件之专用机及治具,能大幅提高机加、装配、焊接等工模夹具自动化程度。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105257624B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低转动阻力单动转角缸,包括缸体,安装在缸体内的活塞和回位弹簧,活塞与缸体之间设置密封圈,缸体内具有压力腔,缸体上的进液/气与压力腔相通,还具有转角压板杆,转角压板杆穿过活塞,一端与压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缸体内与转角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转角导向套固定在缸体上,在转角导向杆与转角导向套之间设置转角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由导向销和导向槽构成,导向销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包括螺旋段和螺旋段两端的轴向直槽。当液压或气压进入压力腔时,推动活塞向左运动,而活塞在转角压板杆及转角导向杆的螺旋槽形的作用下使得转角压板杆及转角导向杆相对于缸体产生螺旋运动,从而实现带动压板螺旋向左,转过一定角度后,导向销进入导向槽的直槽部分,从而带动压板直线向左运动实现转角缸的压紧功能。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转角缸在工作时,导向销沿着导向槽滑移运动,但是在导向槽的拐角处,导向销容易发生卡顿现象,导致导向销滑移时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角缸,通过设置滚珠与导向槽配合,活塞滑移时,滚珠在导向槽内滚动时所受阻力较小,使滚珠滚动滑移不易发生卡顿现象,从而使得滚珠不易被破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角缸,包括缸体、活塞以及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在缸体一端,活塞密封滑移连接在缸体内并将缸体分为前腔和后腔,所述前腔和后腔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所述活塞沿着导向轴轴向滑移连接在导向轴外,且活塞与导向轴同轴设置;所述导向轴周侧开设有多条导向槽,活塞上设置有与导向槽滚动连接的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经第二进/出油口流入后腔,前腔液压油经第一进/出油口回流,活塞向远离缸体的方向滑移,导向轴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无法移动,滚珠与导向轴、活塞配合,使得液压油带动活塞沿导向槽向远离安装座的方向滑移时,滚珠与导向槽滑移时为滚动摩擦时所受阻力较小,使得滚珠在导向槽内滚动时不易产生卡顿,且导向轴与活塞分离,减小了液压油对活塞的作用力,降低了能耗;多条导向槽的设置提高了活塞与导向轴滑移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导向槽包括螺旋段和螺旋段两端沿导向轴轴向设置的直线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沿导向槽滑移带动活塞先经过直线段向远离固定座的方向滑移,再经螺旋段继续向远离固定座的方向滑移的同时完成转动,最后经直线段实现工件的锁紧。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所述滚珠一部分设置在通孔内,另一部分设置在导向槽内,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滚珠位置的柱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销将滚珠限位在通孔内,提高了转角缸的可运行性,活塞上开设有通孔,便于将柱销与滚珠取出,便于生产中的安装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远离活塞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导向轴外侧设置有凸块,凸块与容置槽槽底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容置槽槽底抵接,使得活塞向远离安装座的方向滑移时不易带动导向轴,提高了导向轴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上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缸体后腔的液压油不易向流出。进一步的,所述缸体靠近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缸盖,所述导向轴穿出安装座后与缸盖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轴与缸盖抵接,使得活塞向靠近安装座方向移动时,导向轴不易受力脱出缸体。进一步的,所述凸块、导向轴与缸盖上均同轴开设有销孔,所述缸盖上设置有与销孔配合的定位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销与销孔配合,凸块、导向轴与缸盖处于同轴状态,使得活塞转动时,不易带动导向轴转动,提高了活塞转向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缸体远离缸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法兰盘,所述固定法兰盘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进/出油口和第二进/出油口连通的第一进/出油管道和第二进/出油管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从第二进/出油管道进入缸体,前腔的液压油从第一进/出油管道从缸体内流出,实现活塞做远离缸体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与固定法兰盘连接面上均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均设置有第三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缸体前腔的液压油不易流出。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与安装座上均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上第一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缸体前腔与后腔之间的液压油不易连通,提高了活塞运动的稳定性;安装座上第一密封圈的设置使得缸体后腔的液压油不易流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滚珠的设置,使得活塞滑移时,滚珠在导向槽内滚动,阻力较小,使得滚珠沿导向槽滚动滑移时不易卡顿,从而实现滚珠滑移时不易被破坏的目的;2、缸盖的设置,使得导向轴不易脱出缸体,提高了转角缸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100、缸体;101、前腔;102、后腔;103、第一进/出油口;104、第二进/出油口;200、活塞;201、柱销;202、滚珠;203、通孔;300、导向轴;301、导向槽;302、螺旋段;303、直线段;400、安装座;401、第一环槽;402、第一密封圈;500、缸盖;600、容置槽;601、凸块;602、第二密封圈;603、第二环槽;604、定位销;700、固定法兰盘;701、容纳槽;702、第三密封圈;703、第一进/出油管道;704、第二进/出油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照图1,一种转角缸,包括缸体100、活塞200以及安装座400,安装座400焊接在缸体100一端,活塞200密封滑移连接在缸体100内并将缸体100分为前腔101和后腔102,前腔101和后腔102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油口103和第二进/出油口104,安装座400上焊接有导向轴300,活塞200沿着导向轴300轴向滑移连接在导向轴300外,且活塞200与导向轴300同轴设置。导向轴300周侧开设有四条导向槽301,活塞200上设置有与导向槽301连接的滚珠202,且活塞200上开设有四个沿其径向的通孔203,通孔203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滚珠202位置的柱销201。液压油经第二进/出油口104进入后腔102,前腔101的液压油经第一进/出油口103流出,活塞200向远离安装座400的方向滑移。导向轴300与安装座400焊接,滚珠202在柱销201限位作用下与导向槽301配合,使活塞200向远离安装座400的方向滑移,导向槽301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角缸,包括缸体(100)、活塞(200)以及安装座(400),安装座(400)固定连接在缸体(100)一端,活塞(200)密封滑移连接在缸体(100)内并将缸体(100)分为前腔(101)和后腔(102),所述前腔(101)和后腔(102)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油口(103)和第二进/出油口(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0)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300),所述活塞(200)沿着导向轴(300)轴向滑移连接在导向轴(300)外,且活塞(200)与导向轴(300)同轴设置;所述导向轴(300)周侧开设有多条导向槽(301),活塞(200)上设置有与导向槽(301)转动连接的滚珠(2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缸,包括缸体(100)、活塞(200)以及安装座(400),安装座(400)固定连接在缸体(100)一端,活塞(200)密封滑移连接在缸体(100)内并将缸体(100)分为前腔(101)和后腔(102),所述前腔(101)和后腔(102)上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出油口(103)和第二进/出油口(10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0)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300),所述活塞(200)沿着导向轴(300)轴向滑移连接在导向轴(300)外,且活塞(200)与导向轴(300)同轴设置;所述导向轴(300)周侧开设有多条导向槽(301),活塞(200)上设置有与导向槽(301)转动连接的滚珠(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角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01)包括螺旋段(302)和螺旋段(302)两端沿导向轴(300)轴向设置的直线段(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角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0)上开设有多个径向的通孔(203),所述滚珠(202)一部分设置在通孔(203)内,另一部分设置在导向槽(301)内,所述通孔(203)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滚珠(202)位置的柱销(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角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0)远离活塞(200)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600),所述导向轴(300)外侧设置有凸块(601),凸块(601)与容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薛言坤,于云凯,李和东,朱立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铭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