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23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包括具有流体空腔的本体和至少一个流体泵组件,以及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流体空腔内,所述流体泵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使从流体泵组件流入的流体穿过所述散热部进行冷却,其中: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之间,所述流体泵组件包括设置有磁体的叶轮以及线圈,所述叶轮通过定位结构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流体空腔内,位于可与所述磁体产生电磁感应处设置所述线圈,本申请通过本体使流体泵组件和散热部实现了一体化设计,使零件布局更加紧凑,解决了现有技术散热器零件布局不合理导致空间占用大的技术问题。

A car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的设计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车用散热器。
技术介绍
车用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车辆冷却设备,其主要是由泵、风扇、散热器之间通过管路进行对接最终达到冷却流体介质目的系统设备,但是由于该系统是通过独立的几个装置或者设备进行的外部管路连接,所以占据的空间比较大。在一些应用场景中,比如车辆中的散热系统经常由于设计中对于重量或者空间的设计要求无法设计出布局合理,占用空间小的散热系统。基于上述需求,如何提供一种车用散热器,用于解决散热系统占用空间大的问题,以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所述车用散热器包括具有流体空腔的本体和至少一个流体泵组件,以及散热部,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流体空腔内,所述流体泵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使从流体泵组件流入的流体穿过所述散热部进行冷却,其中: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流体空腔连通,且所述散热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之间;所述流体泵组件包括设置有磁体的叶轮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散热器包括具有流体空腔(11)的本体(1)和至少一个流体泵组件(2),以及散热部(3),所述散热部(3)设置在所述流体空腔(11)内,所述流体泵组件(2)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以使从流体泵组件(2)流入的流体穿过所述散热部(3)进行冷却,其中:/n所述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4)和第二接口(5),且所述第一接口(4)与所述第二接口(5)分别与所述流体空腔(11)连通,且所述散热部(3)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4)与所述第二接口(5)之间;/n所述流体泵组件(2)包括设置有磁体(211)的叶轮(21)以及线圈(22);/n所述叶轮(21)通过定位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散热器包括具有流体空腔(11)的本体(1)和至少一个流体泵组件(2),以及散热部(3),所述散热部(3)设置在所述流体空腔(11)内,所述流体泵组件(2)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以使从流体泵组件(2)流入的流体穿过所述散热部(3)进行冷却,其中:
所述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接口(4)和第二接口(5),且所述第一接口(4)与所述第二接口(5)分别与所述流体空腔(11)连通,且所述散热部(3)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4)与所述第二接口(5)之间;
所述流体泵组件(2)包括设置有磁体(211)的叶轮(21)以及线圈(22);
所述叶轮(21)通过定位结构(6)设置于所述本体(1)的所述流体空腔(11)内,以使所述叶轮(21)通过自转引导流体流动;
位于可与所述磁体(211)产生电磁感应处设置所述线圈(22),以使所述线圈(22)通电后通过与所述磁体(211)产生的电磁感应驱动所述叶轮(21)自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流体泵组件(2)为两个,两个所述流体泵组件(2)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4)和第二接口(5)镜像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3)为具有多层折叠水道的散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泵组件(2)还包括叶轮舱(23)和线圈缠绕部(24);
所述叶轮舱(23)具有第一空腔(231),所述叶轮舱(23)上设置有流体接口(20),所述流体接口(20)与所述第一空腔(231)连通,所述叶轮舱(2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接口(4)与所述本体(1)连接,且所述第一空腔(231)通过所述叶轮舱(23)上设置的第三开口(232)与所述流体空腔(11)连通,所述叶轮舱(23)的另一端为第一敞口(233),所述第一敞口(233)与所述第一空腔(231)连通,所述叶轮(21)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231)内;
所述线圈缠绕部(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敞口(233)连接并密封所述第一敞口(233),所述线圈缠绕部(24)上缠绕有所述线圈(22)。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王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