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穿护套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015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束穿护套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第一套管装置;该第一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三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机构、第一套管单元及第四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该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一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一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一套管单元;该第一套管单元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一端位移;借此,其实现了线束的自动穿护套,且穿套过程高效稳定顺畅,由护套朝向线束位移进行穿套的方式,提高了穿护套的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Wire harness through sheath device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穿护套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加工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线束穿护套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都会涉及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线束,该线束可直接插接使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为了满足线束的使用需求,通常会对其进行剥皮、穿套管、打端、浸锡等加工;套管通常包括护套、热缩管等。传统技术中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线束的穿护套加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线束质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线束质量,用于对线束穿护套加工的设备相继出现,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线束穿护套设备,穿护套效率仍然较低,通常由线束朝向护套进行穿套,穿套过程不够稳定顺畅,且影响穿护套的精度,无法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穿护套装置及其方法,其实现了线束的自动穿护套,且穿套过程高效稳定顺畅,由护套朝向线束位移进行穿套的方式,提高了穿护套的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穿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第一套管的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用于对线束的第一端进行穿第一套管的第一套管装置;/n该第一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及驱动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n该第一套管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机构、第一套管单元及第四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该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一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一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一套管单元;该第一套管单元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一端位移;/n还包括用于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该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及驱动送线机构的第一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穿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第一套管的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用于对线束的第一端进行穿第一套管的第一套管装置;
该第一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及驱动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
该第一套管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机构、第一套管单元及第四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该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一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一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一套管单元;该第一套管单元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一端位移;
还包括用于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该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及驱动送线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该送线装置往复运动于第一套管装置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穿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分别定义为第一套管上固定单元、第一套管下固定单元;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套管上固定单元、第一套管下固定单元两者在上下方向上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一套管的夹持或松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穿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上固定单元的下端向上凹设有上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套管下固定单元的上端向下凹设置有下定位凹槽,所述上定位凹槽、下定位凹槽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穿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单元包括推动块,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推动块朝向线束的第一端位移;所述第一套管机构连接于推动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穿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单元还包括有推动导轨及推动滑块;所述推动导轨设置于第五驱动机构的上方,并沿第五驱动机构的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乾永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锐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