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及其机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15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及其机台,机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第一工位安装有用于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分别可选择性地安装有第一套管装置或第二套管装置;第四工位可选择性地安装热缩装置;借此,其机台具备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了机台的适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具备加工的多功能性,能满足更多的加工需求,以及,实现了线束的双头压端与穿套管的一体式设计,有效提高了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制作过程高效稳定顺畅,加工精度较高。

The machine and its machine for the double head pressing end of wire harness through c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及其机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材加工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及其机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产品都会涉及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板之间的线束,该线束可直接插接使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为了满足线束的使用需求,通常会对其进行穿套管、打端、浸锡等加工。传统技术中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线束的加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线束质量,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线束质量,用于对线束加工的设备相继出现,由于线束需要经过剥线、切线、穿套管、打端等多个工序,因此打端机、剥线机、穿套管机等针对性设备越来越多,以分别对线束进行不同的加工,但这样的方式需多台设备分步进行加工,仍需较多人力,且工件需辗转不同的设备,影响加工精度,制作流程不够顺畅,影响加工效率;以及,现有的打端机、穿套管机通常只具备对线束的单头进行打端、穿套管的功能;还有,现有技术中的穿套管机只能针对性对线束进行穿护套或热缩管,对于两端需穿不同套管的线束需要设置不同的穿套管机构及机台,例如:线束的两端分别穿护套、热缩管,则需要适应性地设能可同时安装穿护套装置、热缩管装置的机台;线束的两端均穿护套,则需要适应性地设置能安装两组穿护套装置的机台;线束的两端均穿热缩管,则需要适应性地设置能安装两组穿热缩管装置的机台;这样,针对不同的穿套管需求,需要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专用机台,导致机台不具备适应能力和通用性,且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及其机台,其机台具备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了机台的适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具备加工的多功能性,能满足更多的加工需求,以及,实现了线束的双头压端与穿套管的一体式设计,有效提高了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制作过程高效稳定顺畅,加工精度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的机台,该机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该第一工位用于安装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该第四工位用于安装热缩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位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孔组,所述第二安装位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孔组。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包括所述的机台,该机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该第一工位安装有用于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分别可选择性地安装有第一套管装置或第二套管装置;该第四工位可选择性地安装热缩装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对线束两端进行裁剥的裁剥装置、用于输送第一套管的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用于对穿好第一套管的线束的第一端进行打端的第一打端装置、用于输送第二套管的第二套管输送装置、用于对穿好第二套管的线束的第二端进行打端的第二打端装置、用于整理套管使套管与端子紧固的整理装置;所述第一套管装置用于对线束的第一端进行穿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装置用于对线束的第二端进行穿第二套管;该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及驱动送线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该裁剥装置包括用于裁断线束的裁切机构、用于对线束进行剥皮的剥皮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裁切机构、剥皮机构;该第一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及驱动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机构、第一套管单元及第四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该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一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一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一套管单元;该第一套管单元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一端位移;该第二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机构及驱动第二输送机构的第六驱动机构;该第二套管装置包括第二套管机构、第二套管单元及第七驱动机构;该第二套管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单元、第四固定单元;该第七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固定单元、第四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二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二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二套管单元;该第二套管单元连接有第八驱动机构,该第八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二端位移;该第一打端装置、第二打端装置均包括定位座、安装于定位座上的打端机构及驱动打端机构的打端驱动单元;该整理装置包括端子固定机构、套管夹持机构;该端子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及端子固定驱动单元;该端子固定驱动单元驱动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端子的夹持或松开;该套管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梳理单元、第二夹持梳理单元及夹持驱动单元;该套管夹持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夹持梳理单元、第二夹持梳理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裁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线束的第一端拉动以使线束的第二端位移至裁剥装置的拉动装置,该拉动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及拉动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单元及驱动定位单元的定位驱动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定位单元;该定位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定位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线束的夹持或松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机台上的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并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分别可选择性地安装有第一套管装置或第二套管装置,使机台具备通用性,能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提高了机台的适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具备加工的多功能性,能满足更多的加工需求;通过送线装置、裁剥装置、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第一套管装置、第一打端装置、第二套管输送装置、第二套管装置、第二打端装置、整理装置,使其实现了线束的双头压端与穿套管的一体式设计,有效提高了线束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制作过程高效稳定顺畅,加工精度较高,且实现了对线束的套管自动整理紧固;其次,通过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第一套管装置、第二套管输送装置、第二套管装置的结合设计,可使其满足不同线束对穿套管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适用能力,无需针对性地对不同穿套管的线束进行另行设计结构,减少了设备成本;以及,通过依次对线束进行第一次裁剥、穿第一套管、第一次打端、拉线、第二次裁剥、穿第二套管、第二次打端、整理套管的加工方法,使其实现了对线束的两头进行打端、穿套管的自动化加工,尤其是,巧妙合理地对线束的两端分别进行穿套管,使其线束穿套管的加工稳定性佳,适用于推广使用,提高了组装质量。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的机台,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n该第一工位用于安装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n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n该第四工位用于安装热缩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的机台,其特征在于:该机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
该第一工位用于安装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
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
该第四工位用于安装热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的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孔组,所述第二安装位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孔组。


3.一种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机台,该机台上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及第四工位;
该第一工位安装有用于输送线束的送线装置;
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套管装置的第一安装位、用于安装第二套管装置的第二安装位;
该第二工位、第三工位分别可选择性地安装有第一套管装置或第二套管装置;
该第四工位可选择性地安装热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双头压端穿套管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机台上的用于对线束两端进行裁剥的裁剥装置、用于输送第一套管的第一套管输送装置、用于对穿好第一套管的线束的第一端进行打端的第一打端装置、用于输送第二套管的第二套管输送装置、用于对穿好第二套管的线束的第二端进行打端的第二打端装置、用于整理套管使套管与端子紧固的整理装置;
所述第一套管装置用于对线束的第一端进行穿第一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装置用于对线束的第二端进行穿第二套管;
该送线装置包括送线机构及驱动送线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
该裁剥装置包括用于裁断线束的裁切机构、用于对线束进行剥皮的剥皮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裁切机构、剥皮机构;
该第一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及驱动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三驱动机构;
该第一套管装置包括第一套管机构、第一套管单元及第四驱动机构;该第一套管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该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固定单元、第二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一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一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一套管单元;该第一套管单元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一端位移;
该第二套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机构及驱动第二输送机构的第六驱动机构;
该第二套管装置包括第二套管机构、第二套管单元及第七驱动机构;该第二套管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单元、第四固定单元;该第七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固定单元、第四固定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第二套管的夹持或松开;该第二套管机构连接于第二套管单元;该第二套管单元连接有第八驱动机构,该第八驱动机构驱动第二套管单元朝向线束的第二端位移;
该第一打端装置、第二打端装置均包括定位座、安装于定位座上的打端机构及驱动打端机构的打端驱动单元;
该整理装置包括端子固定机构、套管夹持机构;该端子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及端子固定驱动单元;该端子固定驱动单元驱动第一端子固定单元、第二端子固定单元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端子的夹持或松开;该套管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梳理单元、第二夹持梳理单元及夹持驱动单元;该套管夹持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夹持梳理单元、第二夹持梳理单元两者可选择性地张合,以形成对套管的夹持或松开;
该裁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线束的第一端拉动以使线束的第二端位移至裁剥装置的拉动装置,该拉动装置包括定位机构及拉动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单元及驱动定位单元的定位驱动单元,该定位单元包括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定位单元;该定位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定位单元、第二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乾永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锐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