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防污燃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64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炉具,在原有燃气炉具中炉头、炉座、盛水盘、锅架等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圆凸台形防污罩,一个喇叭筒形的聚热筒。防污罩紧贴盛水盘上,套在炉头外边。喇叭筒形的聚热筒放在盛水盘,并套在防污罩外边。这样的结构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CO含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燃烧加热用的燃气炉具。目前市场上的燃气炉换热方式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如图1所示的对流换热情况,另一种是如图2所示的辐射换热情况。这种结构型式对热效率的影响是由于部分热烟气末与锅进行热交换就流走,带走部分热量;部分热辐射末射到锅底就从锅与炉面之间逸出,带走部分热量,而造成热损失,降低了热效率。现有的炉具技术中,没有采用节能防污器,空气从炉头的下部和四周供给,造成二次空气供给过多,降低了燃烧温度,使烟气中CO含量升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燃气热效率,又能降低烟气中有害气体CO含量的节能防污燃气炉。本技术在原有炉座、炉头、盛水盘及锅架等部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聚热筒和一防污罩。圆凸面形的防污罩紧贴盛水盘套在炉头外边,喇叭筒形的聚热筒放在盛水盘上,并套在防污罩外边。采用聚热筒后,原来未与锅进行热交换就流走的热烟气在聚热筒限制下改变了流动方向,流经锅底后才流出,并在流经锅底时将热量传给锅,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图1是对流换热式的燃气炉的传热原理图。图2是辐射换热式的燃气炉的传热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对流换热式的传热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辐射换热式的传热原理图。-->图5是聚热筒的外形结构图。图6是防污罩的外形结构图。图7是防污罩的侧面视图。图8是图6的K向图。图9是炉具装配图。如图3所示,采用聚热筒1后,原来未与锅进行热交换就流走的热烟气在聚热筒1的限制下改变了流动方向,流经锅底后才流出,并在流经锅底时将热量传给锅,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热效率。如图4所示,在聚热筒1的限制下,火焰的热辐射被限制在只能射到锅底的范围内,原来从锅与炉面之间逸出的热辐射被反射到锅底减少了热损失。为了加强聚热筒的反射能力,聚热筒1表面采用白色搪瓷材料,因为射到白色物体上热辐射大部分都被反射掉,而且吸收很少一部分。如图5所示,聚热筒1为喇叭筒形,上下沿有卷边,上卷边是为了清洗安装时便于抓握,下卷边是为了安放牢固。筒壁有长孔2,为进气孔。筒的母线做成圆弧状是为了使反射后的热辐射均分布于锅底。筒由不锈钢板制成,表面为白色搪瓷。如图6所示,防污罩3为圆环形,图7中从侧面看为圆凸面形,图8中圆凸面形上有一小凸起为点火孔4,用不锈钢制成。图9中防污罩3紧贴盛水盘5套在炉头6外边,聚热筒1放在盛水盘5上,套在防污罩1外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热效率得到提高,CO含量下降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防污燃气炉,由炉座、炉头、盛水盘及锅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圆凸面形的防污罩紧贴盛水盘,并套在炉头外边,还有一喇叭筒形聚热筒放在盛水盘上,套在防污罩外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防污燃气炉,由炉座、炉头、盛水盘及锅架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圆凸面形的防污罩紧贴盛水盘,并套在炉头外边;还有一喇叭筒形聚热筒放在盛水盘上,套在防污罩外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雷姚民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火王燃器具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