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724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属于铸造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定铸造工艺参数和浇注参数,CAE模拟,制作模型、砂型,浇注,压箱,打箱,清理,热处理及振动时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通过制定铸造工艺参数和浇注参数,进行CAE模拟,制作模型、砂型,并通过浇注,压箱,打箱,清理,热处理及振动时效后,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降低了废品率,节约了生产制造的成本。

Casting technology for impeller of large dredg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冶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们疏浚行业的发展,如我国南海项目和曹妃甸项目的围海造田,黄河和长江巷道的疏通都离不开挖泥船。挖泥泵是挖泥船的核心设备,而挖泥泵叶轮是挖泥泵的核心部件,挖泥泵受到工况的影响,要求叶轮具备高度耐磨性,因此,挖泥泵一般采用高铬铸铁的材质。为保证工作效率,挖泥泵的口径不断增大,挖泥泵叶轮的直径也在随之不断增大,但由于高铬铸铁材质的特殊性,强度高,韧性差,在制造大型挖泥泵叶轮时,废品率居高不下,大幅提高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旨在解决在制造大型挖泥泵叶轮时,废品率居高不下,大幅提高了制造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叶轮形状和加工面位置,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分型面、浇道、冒口、收缩量及加工量等,选取高铬铸铁为金属浇注材料,确定浇注参数,设计浇注温度及浇注速度等;S2:将叶轮模型尺寸及其相关参数输入到CAE软件进行模拟,并适当调整相关参数,至模拟成型的叶轮质量合格;S3:根据最终参数制作叶轮模型和芯盒,调配树脂砂并制造砂型和砂芯;S4:先从浇道向砂型内浇注金属液,待浇注至金属液超过冒口颈后,再从冒口处补浇金属液,直至金属液达到冒口顶部;S5:自压箱8-10天后,开始打箱,将砂箱连同产品吊运到震砂机上,震落树脂砂后,将叶轮铸坯运转至清理工序;S6:去除飞边,浇道及冒口,冒口颈预留15-20mm的高度,进行整体抛丸处理;S7:进行退火,退火温度630-6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关闭,直至叶轮铸坯降至250℃,将叶轮铸坯转运至炉外,降温到室温;S8:经粗加工后,进行高温淬火处理,淬火温度920-9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开启,采用风冷的方式使叶轮降至250℃;S9:将叶轮做好防护,转运至振动机上,进行振动时效,振动时间持续18-24小时,最终转运至加工工序完成精加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1中,确定铸造工艺参数时,叶轮轴头朝下布置冒口和浇道,横浇道为双层,并通过陶瓷管连通,横浇道分别围设在叶轮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周向,围设范围不小于前盖板或后盖板圆周的1/2,冒口选用陶瓷冒口座加保温冒口圈的形式。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浇注系统采用开放式,陶瓷冒口座的下端预埋陶瓷易割片。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3中,叶轮外部砂型为整体结构,叶轮叶片砂芯为分体结构,叶轮叶片通过芯盒造型后,拼接成整体型芯。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4中,浇注前,在砂箱上方搭设浇注架体,将漏包调整好位置放置于架体上,使包眼正对浇口;浇注时,使用两个摇包先后向漏包内不断注入金属液,并对冒口进行补浇。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5中,自压箱24小时后去除压铁,6天后在上箱钻孔至叶轮毛坯面,使用测温设备检测叶轮温度,叶轮温度降至250℃以下时开始打箱。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7中,升温速度每小时升温40℃,直至升温到630-65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步骤S8中,升温速度每小时升温40℃,直至升温到600℃;之后,升温速度调整为每小时升温30℃,直至升温到800℃;之后,升温速度调整为每小时升温20℃,直至达到预定温度,开始保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通过制定铸造工艺参数和浇注参数,进行CAE模拟出合格产品,制作模型、砂型,并通过浇注、压箱、打箱、清理。热处理及振动时效后,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降低了废品率,节约了生产制造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进行说明。所述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叶轮形状和加工面位置,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分型面、浇道、冒口、收缩量及加工量等,选取高铬铸铁为金属浇注材料,确定浇注参数,设计浇注温度及浇注速度等;本工艺针对叶轮直径超过3m,轴头至出水口轴向高度超过1m,以口径1000以上的挖泥泵叶轮。以叶轮的轴头端向下布置浇注系统,分型面开设在前盖板的中部,即便出现飞边的缺陷,也能使其不出现在改变的边缘,避免修磨飞边时,出现裂纹;浇道采用陶瓷中空砖铺设,冒口采用陶瓷冒口,提高浇道和冒口的耐热性,避免树脂砂由于高温脱落,进入金属液;轴向收缩量1.5%,径向收缩量2,5%;上部加工面的加工量15-18mm,下部加工面的加工量8-10mm,周向加工面的加工量为12mm;选取Cr26为金属浇注材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标准范围为C=2.8-3.0%,Cr=25-27%,Si=0.6-0.8%,Mn=0.6-0.8%,Mo=0.4-0.6%,Ni=0.8-1.0%,Cu=0.8-1.0%,RE=0.6-0.8%,浇注温度1360-1380℃。S2:将叶轮模型尺寸及其相关参数输入到CAE软件进行模拟,并适当调整相关参数,至模拟成型的叶轮质量合格;使用华铸CAE模拟叶轮成型分析叶轮内部组织缺陷,并针对缺陷的部位和内部组织形态,调整相关工艺参数,如在缺陷集中部位增设明冒口或暗冒口,核算预留收缩量,调整浇注温度等。S3:根据最终参数制作叶轮模型和芯盒,调配树脂砂并制造砂型和砂芯;制作玻璃钢模型和芯盒,调配树脂砂,树脂砂中原砂采用石英砂,SiO2含量大于90%,角形系数小于1.2,目数选取40/60;树脂选用低氮呋喃树脂,含氮量小于3%,PH值6-7;固化剂选用磺酸固化剂,冬天采用3#、4#,夏天采用8#、9#;采用地坑造型,地坑深度大于整个所用砂箱的整体高度。S4:先从浇道向砂型内浇注金属液,待浇注至金属液超过冒口颈后,再从冒口处补浇金属液,直至金属液达到冒口顶部;浇口采用陶瓷浇口,浇口直径大于漏包包眼直径,在直浇道底部放置耐火砖,放置大量高温金属液直冲时间过长,导致浇道损毁。S5:自压箱8-10天后,开始打箱,将砂箱连同产品吊运到震砂机上,震落树脂砂后,将叶轮铸坯运转至清理工序;S6:去除飞边,浇道及冒口,冒口颈预留15-20mm的高度,进行整体抛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根据叶轮形状和加工面位置,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分型面、浇道、冒口、收缩量及加工量等,选取高铬铸铁为金属浇注材料,确定浇注参数,设计浇注温度及浇注速度等;/nS2:将叶轮模型尺寸及其相关参数输入到CAE软件进行模拟,并适当调整相关参数,至模拟成型的叶轮质量合格;/nS3:根据最终参数制作叶轮模型和芯盒,调配树脂砂并制造砂型和砂芯;/nS4:先从浇道向砂型内浇注金属液,待浇注至金属液超过冒口颈后,再从冒口处补浇金属液,直至金属液达到冒口顶部;/nS5:自压箱8-10天后,开始打箱,将砂箱连同产品吊运到震砂机上,震落树脂砂后,将叶轮铸坯运转至清理工序;/nS6:去除飞边,浇道及冒口,冒口颈预留15-20mm的高度,进行整体抛丸处理;/nS7:进行退火,退火温度630-6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关闭,直至叶轮铸坯降至250℃,将叶轮铸坯转运至炉外,降温到室温;/nS8:经粗加工后,进行高温淬火处理,淬火温度920-9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开启,采用风冷的方式使叶轮降至250℃;/nS9:将叶轮做好防护,转运至振动机上,进行振动时效,振动时间持续18-24小时,最终转运至加工工序完成精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叶轮形状和加工面位置,确定铸造工艺参数,分型面、浇道、冒口、收缩量及加工量等,选取高铬铸铁为金属浇注材料,确定浇注参数,设计浇注温度及浇注速度等;
S2:将叶轮模型尺寸及其相关参数输入到CAE软件进行模拟,并适当调整相关参数,至模拟成型的叶轮质量合格;
S3:根据最终参数制作叶轮模型和芯盒,调配树脂砂并制造砂型和砂芯;
S4:先从浇道向砂型内浇注金属液,待浇注至金属液超过冒口颈后,再从冒口处补浇金属液,直至金属液达到冒口顶部;
S5:自压箱8-10天后,开始打箱,将砂箱连同产品吊运到震砂机上,震落树脂砂后,将叶轮铸坯运转至清理工序;
S6:去除飞边,浇道及冒口,冒口颈预留15-20mm的高度,进行整体抛丸处理;
S7:进行退火,退火温度630-6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关闭,直至叶轮铸坯降至250℃,将叶轮铸坯转运至炉外,降温到室温;
S8:经粗加工后,进行高温淬火处理,淬火温度920-950℃,保温24小时后,关闭热处理炉电源,炉门开启,采用风冷的方式使叶轮降至250℃;
S9:将叶轮做好防护,转运至振动机上,进行振动时效,振动时间持续18-24小时,最终转运至加工工序完成精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挖泥泵叶轮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铸造工艺参数时,叶轮轴头朝下布置冒口和浇道,横浇道为双层,并通过陶瓷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珍韩宏彦张现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